《苟眼看水浒》
第4节

作者: 王张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什么说阎婆惜这辈子最不幸的事情也是遇见宋江:
  阎婆惜拿到这封信,她要求宋江答应三个条件才把信交还,此谓之“阎婆惜的三件事”。阎婆惜道:

  “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
  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
  第三件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
  宋江道:“那两件倒都依得。这一百两金子,果然送来与我,我不肯受他的,依前教他把了回去。若端的有时,双手便送与你。”“你也须知我是老实的人,不会说谎。你若不信,限我三日,我将家私变卖一百两金子与你。你还了我招文袋。”
  宋江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阎婆惜还不知足,一步步的逼着宋江。阎婆惜太稚嫩了,不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的话,更不知道,宋江是何等人。致命的错误不在那三点要求,而在宋江抢到招文袋后她大喊出:“黑三郎杀人也!”的狠话。
  只这一声,提起宋江这个念头来。宋江一肚子气,就消在刀上,还是手起刀落,鲜血飞出,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最终那句“终不成飞剑来取了我头”成了真实的寓言!
  可以说毫不夸张的说,阎婆惜的死,是自找的。她不该偷情,她偷了;她不该怠慢自己的“老板”,她怠慢了;她不该要挟宋江,她要挟了;她在争抢中不该刺激宋江,她刺激了,这一步步,真是“步步惊心”啊!
  阎婆惜和宋江,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官员包二奶:每个官员都有死穴,每个二奶都会悲剧。阎婆惜的悲剧在于太年轻,不懂事:为色所诱,为贪所毁。《水浒》作者说:
  原来这色最是怕人。若是他有心恋你时,身上便有刀剑水火,也拦他不住,他也不怕;若是他无心恋你时,你便身坐在金银堆里,他也不睬你。
  阎婆惜这个花季少女和宋江这个冷冰冰的躯体,注定走不到一起。固然,阎婆惜的死是宋江造成的,但作为受害者的阎婆惜是不是也应该反省反省呢?孟子说:“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阎婆惜,是自毁长城啊!看来二奶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高风险职业。奉劝各位有志于进入这个行业的妙龄少女:二奶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日期:2012-05-07 19:54:33

  在更新第四节在前,我要说说关于目录的相关问题。《苟眼看水浒》分为四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 《水浒》中的女人们
  第二部分 梁山天罡星
  第三部分 梁山地煞星
  第四部分 梁山之外

  而不用怀疑,核心当然在二三部分,而且我原来把第一部分是放在最后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经过考虑,还是决定把《水浒》中的女人们放在开头,Lady first!
  所以在最开始的章节,我将《水浒》中的四大英雄、四大淫妇、四大名妓、娇弱女子、恶婆娘,不按姓氏笔画排名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当然不排除个别话“口味比较重”,也特地加了些流行因素。在此,希望一直耐心阅读的朋友,在此,把前段时间的另一篇关于宋江的文章《宋江和他的仁义之雁》贴在此,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宋江和他的仁义之雁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必定有永垂不朽的东西。不说别的,就只说《水浒传》的细节,我所读过的著作中,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
  如果你不读到,晁盖在宋江后背生疮前托梦送法,而只看到晁天王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说把老大位子传给报仇之人,那你绝对理解不了晁盖与宋江的复杂的感情;如果你忽略了林冲的那句“不怕官,只怕管”,而以为他只是个懦弱之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只专注血洗鸳鸯楼后那句“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而不去注意他杀人前:“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一死!”的思想斗争,那绝对会以为武二是个变态……诸多细节,反复回味时,我们才能体会出这些背负这“梁山好汉”名声的这些凡人,是多么的贴近你我的生活。

  同样,我们今天说的,也是故事的细节。
  话说宋江平王庆之后,于路行了数日,到一个去处,地名秋林渡。那秋林渡在宛州属下内乡县秋林山之南。那山泉石佳丽,宋江在马上遥看山景,仰观天上,见空中数行雁,不依次序,高低乱飞,都有惊鸣之意。宋江见了,心疑作怪;又听的前军喝采,使人去问缘由,飞马回报,原来是“浪子”燕青,初学弓箭,向空中射,箭箭不空。却须臾之间,射下十数只鸿,因此诸将惊讶不已。

  日期:2012-05-07 19:55:10
  接上部分(宋江和他的仁义之雁)宋江教唤燕青来。只见燕青弯弓插箭,即飞马而来,背后马上捎带死数只,来见宋江,下马离鞍,立在一边。宋公明问道:“恰你射来?”燕青答道:“小弟初学弓箭,见空中一群雁过,偶然射之,不想箭箭中。”
  宋江道:“为军的人,学射弓箭,是本事的事。射的亲是你能处。我想宾鸿避寒,离了天山,衔芦过关,趁江南地,求食稻梁,初春方回。此宾鸿仁义之禽,或数十,或三五十只,递相谦让,尊者在前,卑者在后,次序而飞,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当更之报。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孙,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天上一群鸿相呼而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兄弟今后不可害此礼义之禽。”燕青默默无语,悔罪不及。

  《水浒》故事中对射雁有两次描写,一次是花容初上梁山时,一个是宋江平王庆后。应该说,这两次射雁,都有象征性。花容初上梁山时射雁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战斗力,而后立定梁山这块土壤。果然,花容之后,再也无人质疑其战斗力!其实,花容射雁有着更深刻的背景:梁山元老派对新代表的考察,而花容与宋江的特殊关系,也决定了花容上山时所带的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等人的地位。很显然,花容带的这些人在感情上近于宋江,也是日后宋江得到拥护的重要保证。更是梁山走上兴盛的保障!

  而后面燕青的射雁事件,更是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宋江在数落了燕青之后更有两首诗作传世:
  山岭崎岖水渺茫(前方道路),
  横空雁阵两三行(仁义之雁)。
  忽然失却双飞伴(悲从中来),
  月冷风清也断肠(不可断绝)。
  宋江吟诗罢,不觉自己心中凄惨,睹物伤情。当晚屯兵于双林渡口。宋江在帐中,因复感欢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
  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的想思一点。
  暮日空濠,晓烟古堑,

  诉不尽许多哀怨。
  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
  嘹呖忧愁鸣咽,恨江渚难留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