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眼看水浒》
第1节

作者: 王张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5-6 1:22:00
  《水浒》中的女人们
  一、梁山四雄
  我们就先从《水浒》中的女人们简单的说起。
  要提起《水浒》中的女人,我们不得不先说说梁山上的女人,要说起梁山的女人,就不能不说梁山四“雄”—— 扈三娘、顾大嫂、琼英、孙二娘。我之所以把琼英也归到梁山上,是因为我始终觉得琼英应该算得上梁上第一百一十个好汉(还有一个晁盖)。她要是早些时候结识张清,那排座次的时候她至少能在地煞中靠前。而且在平田虎后也名正言顺的与梁山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所以,把他称为梁山第四女将是毫不过分的。

  梁山上的四个女将,顾大嫂和孙二娘可以归为一类,她们都是成熟妇人,而且是强悍型的成熟妇人,开着酒店的强悍型的成熟妇人。扈三娘和琼英可以归为一类,她们都是美娇娘,而且武艺高强的美娇娘,大家闺秀式武艺高强的美娇娘。
  但顾大嫂和孙二娘又有所不同,孙二娘属于打扮妖艳风骚型的酒店老板娘,顾大嫂属于直性豪爽机警型的酒店老板娘。孙二娘的十字坡是个不折不扣的黑店,以屠宰过往客人做人肉包子为营生,是不法的勾当,令人发指!顾大嫂却是实实在在的合法经营,这应该与他们所处的地界、人际关系有关。顾大嫂的登州和孟州的十字坡可不一样,而且孙新的哥哥是登州军马提辖,朝廷命官,而张青和孙二娘,无牵无挂,处于朝廷难以管辖的地界儿。所以,张青敢做不法勾当而孙新不能违法。扈三娘和琼英也是不同的,扈三娘与王英的婚姻像是旧式“父母之命”的强行许配;而琼英与张清却像极了《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颇具现代罗曼意味。

  金圣叹称顾大嫂为“母李逵”,确实,以顾大嫂的性格她算得上实实在在的壮汉。她在“登州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他逼着孙立入伙,或者说是她把孙立“逼上梁山”的。所以,一个字评价她,壮!
  可以说,孙二娘“再造”了武松,当武松对“嫂嫂”两个字开始绝望时,是孙二娘及时的出现,给了武松亲情般的温暖。但是,孙二娘在武松面前的亮相却是妖艳野蛮,同时,从孙二娘的性格也可以看出,她是张青的“野蛮女友”。 所以,一个词评价她,蛮乎!
  扈三娘虽然和孙二娘都有“娘”的头衔,在嫁给王英之前,确实是黄花大闺女。出生于地主之家的大小姐,有良好教养、漂亮、懂事、武艺高超,最后还为老公而死。这样的女人,是绝大多数男人梦寐以求的。所以,一个词评价她,君子好逑!
  琼英,一个小姑娘,艺高人靓,忍辱负重终报得大仇,实在不简单。而且她和张清的幸福生活真是羡煞旁人。所以,一句话评价她,只羡鸳鸯不羡仙!
  可以这么说,梁山这四个女性的婚姻生活是基本美满的,不管之后他们随丈夫死去或者守寡或者很幸运的活了下来,至少,她们的男人是爱她们的。我倒是觉得这四对夫妻的相处之道是四个不同的模式,值得新婚男人学习。这就是梁山四“雄”,屹立于男人的世界中仍然放光!(这里只是大概说说,在以后的章节还会分开详细讨论。)

  日期:2012-05-06 01:31:01
  二、《水浒》中的四大淫妇
  淫妇群体是《水浒》中绝对的女主角。不用说,《水浒》中的“四大淫妇”的称号就自然落在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的头上。为什么他们成了千古“淫妇”?不是因为她们躺在火车轨道上,大喊着:“我要出轨”!而是她们破坏了一直以来男人们给她们竖起的牌坊——妇道。
  《孟子?滕文公下》有:“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的说辞。其后,演化成为“三从四德”。“出嫁从夫”,不管长相如何、贫穷富贵、龌龊高尚!“不从”,那作为男人,是很没面子的事儿,加上“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般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污染,很可能酿成悲剧。好比,男人可以像韩信那样钻别人的裤裆,却不允许自己媳妇的裤裆出错。裤裆是个容易产生联想的地方,也是个很尴尬的地方。若是管不住自己裤裆,男人就要被扣上“色鬼”的帽子,女人将被贴上“荡妇”的商标。

  曾好事者总结出好多类容易发生外遇的女性,其中有几条是:
  (1)“性”情高昂的女性;
  (2)对夫妻感情不满,得不到丈夫关心和理解的女性;
  (3)夫妻聚少离多的女性;
  (4)社会角色地位或居住工作环境发生变化的女性;

  (5)追求浪漫、寻求新奇刺激的女性。
  分析这四个女人的婚姻生活,第一条没办法分析;二三四五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贾氏都基本符合;潘金莲特别符合第五条,潘巧云特别符合第三条,阎婆惜特别符合第四条,贾氏特别符合第二条。这样看来,她们的出轨,原因也倒具有普遍性。我们接下来“逐个击破”。
  1、一根叉竿惹起的风流
  和许多人的闲谈中发现中国男人一个可笑的悖论:既渴望女性淫邪,以便自己成为西门庆;又渴望女性忠贞,以免自己沦为武大郎。不管怎么可笑,然而很多人对于潘金莲这个“淫妇”觉得“让人恨不起来”,因为她不像阎婆惜、潘巧云、贾氏那样嫁了个有本事的男人。甚至,她的出轨,是相当值得同情的。
  我们在以后武松章节中对潘金莲还要说,在此就大概的提及她的身世:在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做使女的潘金莲颇有姿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她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陪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直到一根叉竿改变了潘金莲的命运。
  这个由叉竿引起的出轨中不得不提起一个人,王婆。在王婆一步一步引诱、暗示、挑唆下,潘金莲内心深处的需求才被激发了出来。王婆对女人心思的了解,完全可以做青少年心理学的博导。她一步步的把潘金莲带出“迷雾”,带入死亡。其实,王婆也只是诱因,潘金莲的出轨,还是有深刻原因的。相比阎婆惜、潘巧云、贾氏,潘金莲的出轨似乎理由更为充分,那就是他的丈夫实在拿不出手:传说中的“三寸丁枯树皮”。

  个人觉得潘金莲的出轨可能有四个原因。
  其一,对武大的埋怨。这个很容易理解,武大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一般女子怎会看上他?更不用说像潘金莲这样颇有姿色、在大户人家做过使女的人。在大户人家做过使女这段工作经验直接影响了潘金莲对人的认识,大户人家好比中石油这样的五百强企业,而武大就像地沟油企业一样,所以大户人家见过世面的潘金莲,自然看不上这个“伽西莫多”:

  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他倒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