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鬼谷子』--内修,管理,权谋,辞说》
第54节

作者: 鬼谷幽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29 21:27:36

  第二十五讲--《本经阴符七术》—智与慧的修炼
  我们来讲《鬼谷子》的核心内容,我定义他为“内功心法”,这是有理由的。《鬼谷子》以“阴阳”和“无为”作为全书的理论基石,以“捭阖之道”统领全书,从管理(用人,用物),权谋(驭势,驭事),辞说(攻心,制人)等方面来阐述“道之术”。也就是说,鬼谷先生写书的目的是告诉后人:如何“以道驭术,以术治世”。显然,一个人光有“道”是不行的,他最多也只能是逍遥自身,而无法造福百姓;要造福百姓,是要去做实事的,这需要有你有实际工作能力,也就是有“术”;当然,圣人追求的“术”是依归于大道的,是无穷无尽的。如何把“道”转化为“术”以及如何运用“道术”造福人世,这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真正实力。这种实力,要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才能得到。可以说,一个人没有这种修为,那么,一切的权谋就是空谈(最多也是小技巧),也就不可能获得人才的追随。史书上介绍苏秦的时候总少不了“悬梁刺股”苦研《阴符经》这个故事,我想,无非就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本篇内容。老实说,这部分我写起来更加没有底气,对于《鬼谷子》全书的理解,我知道的太皮毛了,对这部分内容更是迷糊的很。实际上,很多心细的朋友早看出来了,我确实是多次想过要终止本帖的;之所以一直坚持写下来,只是不想半途而废。本篇集中介绍“养精蓄锐”之道,正是这种精神力,能让人看透纷扰复杂的表象而直达事物本质,并能从容地以最优化的方式去处理事物。前三篇主要讲如何涵养精神意志,后四篇主要讨论如何运用“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这两方面的内容,我都归纳为“内修”,更广义的讲,第十二篇《符言》关于领导人的素养,也可以算是“内修”;当然,最精粹的“内修”还是本讲内容的前三部分—心性的修炼。

  我们先看标题:盛神法五龙,养志法灵龟,实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圆法猛兽,损悦法灵蓍。大家不妨好好品味品味这几个标题,然后,去看看动物世界,就会有不少的体会了。接下来,我会慢慢地更新本帖,也多多东拉西扯一些内容进来,以求比较丰富一些。不过,本人比较懒,而且,最近好多天涯好友都有精彩的讲课,更新速度势必会更加拖拉。各位不必经常进来看,在闲极无聊的时候进来浏览一下也就够了,不会拉下太多内容的。本帖必定会更新完毕,然后,再也不会来这里发帖了,发帖对我来说实在太累人了。呵呵。。。

日期:2012-08-03 23:44:04

  一 盛神法五龙:
  (一)什么叫做“神”:
  我们先查一下字典:神。会意兼形声。从示从申,申亦声。“申”本义为“交媾”、“生殖”。“示”指“先人序列”。“示”与“申”联合起来表示“繁育众庶的先人”。本义:繁育众庶的先人、人民的祖先。引申义:繁育万物的天灵。超自然创造者和宇宙监督者。
  由此可见,这个“神”的渊源跟“祖先崇拜”关系密切。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先祖之灵会在天上保佑子孙后代,而且,子孙后代也秉承了先祖的某些“基因”并代代相传。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不断认识,这个“神”也用来表示天地万物运动的总规律(及现一些象),也就是“道”,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崇拜”。我们的祖先,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特别是部落里作出突出贡献的先祖代表人物)的敬仰和感恩,这些在祖先眼里掌握着自然规律的先祖就成了自然大道的代言人,被奉为“神”。换句话说,这个“神”既包含了“祖先之灵”也包含了“道”。再后来,就慢慢神秘化和人格化,演变为了“神仙”一类的宗教概念了。

  我们再来看中医里“神”的概念:
  “神” 指生命活动的总规律,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须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的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它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凡神气充旺,则身强,脏腑器官机能旺盛而协调。《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说的神、魂、魄、意、志等只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中枢神经活动现象以及对内脏某些病理上的影响,实际都是由心所主的。神又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内脏功能的反映,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固有规律及其由此引发的一切生命现象的总称。《养老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这就是说,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这“人之神”和“自然之神”概念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之一。“人之神”是人体这个小宇宙中的主宰,既受自然外界的影响,也受人体躯壳的“约束”。
  说到“神”就离不开讲“精”,我们也来看字典:精 jīng 形声。字从米从青,青亦声。“青”本义为“金色年华”,转义为“黄金般的”。“米”与“青”联合起来表示“细选的上等好米”。本义:上等好米。广义之精为人体一切有形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2)狭义之精专指男女生殖之精。
  “神”是要有物质基础的,这物质基础中的“上等好米”就是“精”了,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本篇所讲的“神”实际是我们常说的“精气神”。一个人要有“神”就要有“精”,而且这个“神”还要与“道”合一;然后,你就自然地拥有了某种“气”,这种“气”我们可以称为“气场”,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或者说魅力。这就是本篇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了。
  所以,盛神就要从养身和修道这两方面来做。
  (二)什么是五龙:

  五龙,五行之龙。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
  结合正文的内容,可很明显地看出,五龙就是五行的变称;这是提示我们盛神要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平衡原理。正文中的“五气”就是“五运之气”(金、木、水、火、土)在人体内对应的“五脏之气”( 神、魂、魄、意、志)。从这个角度讲,本篇的“神”包含了这五气之内,也就是说,盛神要做到神、魂、魄、意、志的相生和谐,不可偏盛偏废。
  (三)关于盛和法
  盛。简单地,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使旺盛,使充沛。
  然而,这似乎欠缺一点什么。于是我查了一下字典:盛。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这样一来,我们发现,盛和神都和崇拜和祭祀有关。“神”渊源于对先祖和自然的崇拜,而“盛”是祭祀仪式中盛在祭器中的黍稷。因此,这个“盛”有一种敬畏和虔诚的含义在里面了。换句话说,我们对待自己的“神”要有一种敬畏和虔诚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神”和祖先之灵及自然大道是相通的。以这样一种庄重虔诚的态度使“神”旺盛才是正确的。另外,这个“盛”是把黍稷盛在祭器中,也有使集中和精选的意思。也就是说,不但要让“神”旺盛,还要让“神”精一不紊乱。

  法。效法。这和“道法自然”中的“法”一个意思。是从内心领悟和合一以后的效法,绝不是形式上的模仿和依样画葫芦的行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