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志盗传》
第5节

作者: 金陵小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是姓徐,请问师傅有什么事啊?”
  “请问施主来自何处?”他没理会我一脸的疑惑继续问道。

  “我?我来自南京。”我心想你不会再问我去往何处吧?这是在考我的慧根吗?
  “阿弥陀佛。那就对了!”他仍就平静的说道,“徐施主是为了梁皇而来的吧?”
  我一听心中咯噔一声,立即提到了嗓子眼。在佛家经典中有一部叫做《梁皇宝忏》,而那梁皇就是现在人们说的梁武帝。想必他一定知道我是为了梁武帝的陵寝而来。但我转念一想,江瑶她们早前就来这里勘探过地宫,现在我又和她一起来,他知道我来此的目的也不奇怪。而且刚才他也许听到他们叫我的名字才知道我姓氏,想到这里我的心也放下了许多。但是我不明白他一个出家人为何要这样故作神秘。

  “我是考古队的,这次来丹阳确实是为了发掘梁武帝陵。”我想既然你想知道我干脆就开门见山。“请问师傅有何指教?”
  谁知他从怀中取出一张信封,交给了我。“这是本寺住持让弟子转交于您的。”
  这到让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位虽未谋面的住持竟然有东西交给我。“不知,贵寺住持现在何处?”我连忙问道。
  “住持说了,机缘到时你再来找他。他让您拿到这信便速速离去。施主保重。阿弥陀佛。”说完他便转身回去了。
  我拿着信封回到了车上,他们都好奇的看着我。我让老高发动了车子,边走便把刚刚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那赶快看看里面是什么?”他们催促着我打开信封。
  我拿起那信封仔细的端详起来。
  那是一张老式的信封,看样子应该是民国时期的。打开陈旧的信封里面是一张精致宣纸,年代看上去更为久远。应该是明清时代的砑花纸,上面用楷书有一首诗。看上去有点更像是出家人喜欢写的‘偈’。

  寺非寺陵非陵
  昨日帝君青山留
  你非你我非我
  明镜塔中把真求
  看完这诗,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看来这住持真的知道有关塔陵的事情,可是这诗又是什么意思呢?

  “里面到底说了什么啊?”江瑶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催促着让她看。
  “是啊!要不你念给我们听听也行啊。”老高似乎也有些安奈不住心中的好奇。
  于是我把诗读了一遍给他们听。江瑶听完后开始先入了沉思,公子哥则是一脸茫然的看着江瑶,显然此刻他无法和她搭上话。我再一看老高,他是和我一样一头冷汗。
  半响之后江瑶终于说出了她的推测。“第一句,明显是说皇业寺不是陵墓所在,寺非寺说的是皇业寺被人传为梁武帝的陵寝所在,陵非陵就是说其实它不是陵墓。第二句更是指向陵墓就在这青山绿水中。第三句是佛教最喜欢说的什么你啊我的,字面的意思是不要分你我,也就是不要去想陵墓和寺庙的事情。最后一句嘛,就是说真相只在我们心里。佛教说明心见性,明镜塔或许就是映射我们的心。”

  听完她的推测,老高长长的舒了口气。显然他只是因为担心别人知道塔陵的事情才冒了一头的汗。
  “恩!有道理。”我点头符合着江瑶。但我心里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看来这首诗隐藏了更多的玄机。
  日期:2011-5-31 18:19:00
  第五章 梁武帝陵
  听完江瑶的分析,前面几句我倒是没什么多大的异议,因为的确可以解释的通。只是这最后一句“明镜塔中真相求”很显然说的就是‘明镜塔陵’。但是到明镜塔陵里能知道什么真相呢?难道隐射的修陵里葬的并非梁武帝?

  我收回了思绪,只觉得头想的都有点疼了。原以为到了这里可以理出一些头绪来,没想到越理越乱。
  就在这时我发现信封里还有个硬硬的小东西。于是我把它轻轻的抖到了手心里,原来是一块银元大小的原型玉佩。上面刻着一副远古时代的图腾,整副图腾分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是一只头顶太阳的鸟,右边是一个立于天齐和三层高台之间的石柱。这副图腾大多数人或许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太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正是我们徐姓始祖的图腾,也是徐字的原型。

  “咦?这是什么啊?”江瑶看到我摆弄着玉佩,瞅上来问道。
  “没什么。老方丈送我的一个玉佩而已。”说着我递给了她。
  她拿着手上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便还给我了。又经过一段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的目的地,梁武帝的修陵。陵墓在路边的农田深处,看来剩下的路我们只能考自己的双脚走进去了。
  路边停了一只长长的车队,老高顶着尾车在路边停稳。我们各自带着行李便顺着田埂向修陵走去。昔日威武的神道石刻,只剩下一只天禄孤零零的立在农田之中。经历千年的风雨,身体已经是伤痕累累,甚至看到因为怕它崩塌,下生用一块水泥块支撑着。在忽隐忽现的神道尽头,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看上去比我在那青花瓷瓶上看到的那个土丘小了很多。完全没有帝王陵墓的宏伟感觉了。而在它的前方立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绿色军用帐篷,看来那里就是我的营地所在。

  我们到达营地时已经是中午11点了,营地里的人还在自顾自的忙碌着。跟着江瑶,我们来到一个比较大些的帐篷。这是顶4.5系列的标准帐篷,大概有足23平米。帐篷一侧排了五张办公桌,一侧放了几只装忙资料和整理盒的架子。
  “江教授我把人接回来了。”江瑶对坐在办公桌上正在看资料的一个中年男人说道。
  那人听到江瑶的声音,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摘下眼镜笑着走了过来,“哎呀!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张老等不及了,带了队人已经下到墓里面去了。”他上下打量了我们一下。
  这人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如果不说听江瑶刚刚叫他江教授,这种场合还以为他是哪个包工队的头儿呢。

  “路上耽误了点时间,是在不好意思。”老高向他点点头。
  “我来介绍一下,”江瑶走到那男子身边,“这位是江敏——江教授。是这次考古行动的副领队。”
  “这几位就是江老调过来的帮忙的。”她又走到我们身边道。
  “那个穿的跟牛郎似得公子哥叫袁超,“她指了指一旁的公子哥介绍道,我心想着形容的还是贴切。只见他憋着个脸尴尬的笑着,看着他那表情我则是强忍没笑出声来。
  “这个短发的呆瓜叫就是张教授说的徐博——徐小爷。”听她这么一说公子哥幸灾乐祸的小了起来。

  “这位老师傅是他们包车司机高师傅。”
  日期:2011-5-31 18:25:00
  彼此认识了之后,我们相互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让江瑶带我们去我们的帐篷稍做休息。正当我们准备出去时,一个人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
  用带着浓郁地方音的普通话说道:“不好了!里面可能出事了。”
  我们几个对望了眼,立即抢步走出帐外。只见考古队雇佣来的那些农民工,开始向斜坡墓道内聚集。
  我们赶忙跑了过去,只见大该四米高的封石已经被工人们拖到了挖成喇叭状的斜坡墓道里,左右两面都有足够一人通过的空间。封石前围了八九个民工,还有十来个民工蹲在墓道两侧向下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