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名流叫商鞅》
第29节

作者: 王者世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7-13 23:00:30

  (续上)
  和贵族子弟相比,平民子弟当官,可是难多了,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你朝里都没有人,还想做个官,舒服舒服,能会容易吗?
  你说我有本事,我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
  这顶什么用!
  你再有才,再有本事,没有人赏识你,推荐你,任用你,一切都白搭;还不如那些没有本事,没有理想,天天一饱三倒的家伙。

  起码,人家不会感到委屈。
  当时,不是一个国家,许多国家都这样搞,没有人认为不正常。越是落后的国家越是如此。秦国的官员里面,公子哥们比别的国家都要多。
  当然,这都是以前的情况。
  自从公孙鞅变法后,形势急转直下。
  贵族官员子弟再想像以前那样轻轻松松当上官,门也没有,公孙鞅把所有的道路都给堵死了。
  请客送礼,不行。
  游说忽悠,不行。
  大棒施压,不行。
  一句话,要想当官,可以,立军功来。没有军功,哪怕你是天王老子,也当不上官。但是,话又说过来,只要你立有军功,即使不是贵族子弟,也能当官。
  也就是说,根本不讲究你的身份。管你是公子王孙,还是农民,一样对待,有军功,就有官做,没有军功,就没有官。
  这样一来,公子哥们傻眼了。
日期:2012-07-16 22:55:11

  (续上)
  从前谁好好训练过刀枪啊!虽说周礼规定,诗书礼御骑射都应当精通,可是,实际上根本没有人把那当回事。练也练了,可是,练的并不能上阵杀敌。
  后来,他们想,我们这么些人,你公孙鞅总不能真的一刀切,一个都不让做官,所有的官都从下层人里挑?
  于是,他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拧上劲了。
  公孙鞅一看,好,咱们瞧瞧,到底谁硬过谁!我就不信,别人当了官,你们不眼红,你们能够晚上照样睡的像死猪一样。
  正巧,这时传来了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消息。

  秦孝公征求公孙鞅的意见,是不是趁着魏国在东面作战的机会,我们在西边干他一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公孙鞅说,还是领导高瞻远瞩,眼光比当兵的强多了。我也认为,这是个机会,应该打一仗,看看我们和魏国到底差多远;另外,我们变法有一段时间了,打一仗也瞧瞧我们的变法效果怎么样。
  就这样,君臣二人想到一块地里。不用赵国求援,秦国主动卷入了战斗。
  秦国进攻的地点是元里。
日期:2012-07-18 23:06:35

  第七章围魏救赵
  1、赵国不经打
  赵国迎来了最大利好:齐国、楚国大军答应救赵,先头部队开始向赵国进发;秦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也在西线同魏国展开了战斗。

  魏国的形势却不太好。
  宋国虽然明着和魏国站在一起,实质上也就是充个数,并不真的希望赵国怎么样,赵国灭亡对宋国并没有好处。它的新国君是子罕,以前干建设部长工作。前一阶段刚通过政变,杀死宋桓侯,篡位登上宝座。目前国内局势不稳,旧贵族不甘心失败,正在伺机夺权。这个节骨眼上,子罕不希望和诸侯们闹僵。他的意思很清楚,只当是一场国际联欢会,凑凑热闹。
  卫国也出了问题。
日期:2012-07-20 22:54:05

  (续上)
  本来是因为赵国侵略卫国,战争才爆发的。按说卫国应当非常愤慨,意志非常坚定地站在解放者魏国这边,毕竟人家是因为你才打的这个仗。你是保护家园,魏国是抗赵救你。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你卫国都应当和魏国站在一起,肩并肩作战。

  现实相反,卫国和齐国站到了一起。
  对此,卫国有苦难言。国家太小,实力太弱,打又打不过人家,赖也没有人家赖;靠外交,糊弄糊弄老百姓可以,蒙住大国太难。
  齐国已经发话,你卫国遭受赵国侵略,我们很同情;但是,你们和魏国联合,攻打人家赵国的都城也不对。做人要讲道理,不能得理不饶人,该让步时要让步,赵国占领你的地方你们不是都要回来了吗?那就见好就收,哪能还不依不饶呢?马上归队,和我们一起打魏国,不然,我们先灭了你。
  胳膊拗不过大腿,卫国无奈,只得脱离魏、卫联盟,加入齐国军团,对自己的解放者魏国发动攻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