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
第6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章邯却迟疑不决。不是他有什么道德障碍,非得效忠秦王朝不可——事实上秦王朝已经抛弃了这支一直以来为它效命的队伍;也不是项羽给的利不诱人——共分天下,那也算是半个皇帝或者南北朝了。章邯只是不相信会有这等好事等着自己。项羽的性格他很清楚。一个残暴的人,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真得了天下后,这个人会让他章邯和他共分天下吗?章邯实在是不敢相信。

  这边章邯还在长考,那边项羽却迫不及待地开战了。思考家章邯只得领着几十万茫茫然不知所之的士兵们边打边退,终于退无可退,在一次大败后章邯率领全军投降了项羽。
  项羽看上去很守信用。他任命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命令他们统领秦军反攻咸阳。章邯突然有了一丝不舒服的感觉,他这是为项羽火中取栗啊。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败军之将何以言耻,事情走得到这一步,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事实上不光是章邯,他所率领的整支秦军都有不舒服的感觉——窝囊,太窝囊了。
  这支降军走得很沉默。这是重压之下的沉默。但尽管如此,毕竟还在往前走,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将很快到达咸阳,亲手推翻那个他们曾经为之效命的王朝。可谁也没想到的是,一根稻草出现了。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时出现。
  几天之后,二十万降军被项羽活埋,原因是他们想发动军变。
  为什么要在投降之后又发动军变,项羽不清楚,章邯却很明白;同行的楚军一路上轻视侮辱这支可怜的降军,到最后,心理底线被突破,激变突起。在最关键的时刻,项羽以非常手段处置了这支想造反的降军。二十万生灵瞬间一命呜呼。
  项羽的残暴震惊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不管是胡亥还是赵高都明白,江山很快就要易手了,因为残暴之后,项羽正率着他的楚军日夜兼程地直扑咸阳。胡、赵都以为,项羽将是这个国家日后真正的统治者,事实上,项羽也是打心眼里这么认为。但是项羽却不知道,历史老人在这里却打了个伏笔,那个叫刘邦的沛县亭长此时带着另一支西征楚军先他一步到达咸阳,正和他展开江山争夺战呢……

  日期:2012-05-28 11:11:50
  不争是争,不杀是杀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格言。但刘邦只相信一条:人心都是肉长的。
  因此对于世事,甚至对于对手,他常怀悲悯之心。
  所以,他与其说是军事家,不如说是个慈善家。
  刘邦带兵打仗以来,恪守“不争是争,不杀是杀”的原则,尽量避免和秦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是一路收编那些有心来降的秦军——刘邦的队伍就这么逐步壮大了起来。

  刚开始,有心来降的秦军不多。但是,当项羽以非常手段处置了二十万降军之后,刘邦惊讶地发现,他的队伍在迅速膨胀。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刘邦心软,不杀降军。
  刘邦在坐享其成。
  但刘邦也有急的时候。当项羽的部队攻到函谷关之时,刘邦为了早日抵达咸阳,准备放弃进攻军事要塞宛城直扑咸阳。好在张良拦住了他。张良可以说是刘邦生命中的福星,就像范增是项羽生命中的福星一样,张良总会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明辨是非、看情方向,从而助刘邦一臂之力。张良说收服人心的工作要善始善终,如果不下宛城直接入关,弄得不好我们就会陷入秦军的前后包抄之中。刘邦醒悟,再一次对宛城的地方长官——南阳太守施展慈悲大法,迫使南阳太守在刘式悲悯面前败下阵来,同意和刘邦相约进攻武关。

  武关在此时几乎成了一座孤城,因为咸阳附近的秦军纷纷弃暗投明,胡亥竟派不出像样的部队去增援武关。正在胡亥一筹莫展之际,一场针对他的政变迫不及待地发生。政变的发起者是赵高。赵高因为害怕胡亥看到国势这样一副烂摊子,迁怒于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杀了他再说。赵高联合他做咸阳令的女婿阎乐(赵高不愧是个阴谋家,早安排他女婿做咸阳令,从而为政变埋好伏笔)以及他的弟弟赵成,一下子就把胡亥给做了。胡亥命丧黄泉,赵高本来想即位,但考虑了一下当前的形势,觉得还是先救火再说。他拥立扶苏的公子子婴为帝,试图借助扶苏在民间崇高的声望,救大秦于水火之中。

  但是赵高很快就失望了。因为他发现老百姓对扶苏不再感冒,更别说扶苏的公子了。而子婴这人也怪,放着皇帝不当,偏偏要去做秦王。子婴认为,天下重新回到七国时代,其它六国均已叛秦,自己不能光顶着皇帝的空帽子招摇过市,还是脚踏实地领导秦国人民共同抗敌要紧。
  可惜局面已经失控了。人民不听秦王的,一切的努力都是泥牛入海。赵高隐隐感到自己失策了。早知如此还不如自己当皇帝呢!赵高真是懊恼无比。就在此时,一个流言开始在咸阳到处传播,说赵高将和楚军讲和,“灭秦宗室而王关中”。这个流言在最后一刻要了赵高的命——子婴相信了流言,他和他的儿子在齐宫赐死了赵高,并灭了他的三族。这时候正是子婴当上秦王的第四十六天,刘邦和他的队伍已经宿命地攻破武关,直达灞上。他,即将和大秦王朝最后一任名义上的统治者子婴短兵相接了。

  不过刘邦愉快地发现,他并没有和子婴短兵相接。
  因为没有必要。
  这个王朝现在是如此的虚弱,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进行抵抗了。
  子婴将自己捆绑好,手上还托着象征权力的天子印玺,跪在咸阳道旁。他的身边,是白马素车,他的身后,是一个王朝最后的遗老遗少。刘邦走到心如死灰的子婴跟前,真是不胜感慨:这才过了多久啊,一个王朝就这么稀里哗啦地倒下来了。万里长城雄伟壮观,阿房宫、骊山陵气派庄严,但它们都托不起一个王朝下坠的重量。刘邦上前扶起子婴,就像扶起一个王朝的前世今生。

  刘邦最后没有接受那象征权力的天子印玺,他甚至没有选择住在咸阳,而是在封了咸阳的宫室府库之后,还军灞上,一心等着项羽及其他各路诸侯军抵达咸阳。不错,刘邦就是这样的人,有悲悯心,还有足够的耐心。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他可以比任何人都执着,这一点看上去很像得天下之前的秦始皇。
  只是,这天下真的会是他的吗?他身上的阳光品质是否可以转化成足够的能量击溃项羽身上的霸气呢?没有人看好这一点。在世人眼里,看上去有些懦弱的刘邦最多只能成为项羽身边的配角,大秦江山迟早是项羽的,因为他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男人,才是未来王朝的主宰!
  日期:2012-05-28 16:54:00
  一个多月之后,项羽率领着他的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了咸阳。
  此时的项羽真是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感觉。他甚至没有正眼看一下猫在灞上的刘邦,就直接闯进了咸阳。也许,刘邦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个看大门的——先进来看一下咸阳,然后就猫在灞上守着这座京城等着他项羽来。仅此而已。

  项羽进得咸阳来,发出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处死子婴和他身边的遗老遗少。项羽是以战地司令长官的名义来分布命令的,他甚至没有知会那个遥远的楚怀王。在项羽心中,楚怀王这个名词已经结束了。永远地结束了。
  项羽发出的第二道命令是火烧咸阳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凡是大秦王朝的一切,从现在开始都要推倒重来。阿房宫、骊山陵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大秦王朝的奇珍异宝都统统换了主人。这场改天换日的举动持续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咸阳城面目全非;三个月后,天下人的心寒了;三个月后,刘邦的心中踏实了不少:传说中威风凛凛的项羽,不过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