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32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凌统一跃跳进了逍遥津,曹军的弓箭手马上向水中射箭,凌统自幼在江南水乡长大,颇识水性,马上钻进水底潜游。
  等他换了三次气,终于脱离了曹军弓箭的射程,抬头猛然看见不远处有几艘吴军的战船,这时战船上的人也看见了他,纷纷大叫:“快看!是凌将军!是凌将军!”孙权本以为凌统已经壮烈殉国,正在暗自神伤,听到此言马上到船头观看,一看果然是凌统穿着一身铠甲在水中吃力地游水。
  孙权马上命令左右:“快拉公绩上船,快!”凌统被众人七手八脚拉到了大船上,此时的他,全身湿透,伤口流出的血水和河水混在一起,染遍了战袍,他坐在地上,看见孙权在身边,挣扎着要起来给孙权行礼,孙权连忙按住他的肩膀道:“公绩,不要多礼了!”

  凌统头发披散着,一张原本年轻英俊的脸,被血污、尘土、河水、冷汗夹杂在一起遮挡了大半,身上的多次伤口被水浸泡后向外翻着,孙权看到爱将伤成这样,心疼不已,马上让左右给凌统换上干净的衣服,并让军医来给他治伤。这看病的医生据《吴书》说是位姓卓的名医,多亏了他的良药,凌统才得以活下来。
  此时年已二十六的凌统突然像个孩子似的痛哭起来,他哽咽着说道:“至尊,我……我的弟兄们……全都……”说到这再也说不下去,泪如决堤之水。
  凌统本是一个爱兵的人,对待手下如亲兄弟一般,何况这些人都是他的宗族和同乡,很多人从他十六岁从军就一直跟着他出生入死,那感情比亲兄弟还要亲!
  孙权的眼睛也湿润了,他轻拍凌统的肩膀说道:“公绩,公绩,死者已矣,别哭了,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部队吗?”回到建业后,孙权因凌统护卫自己立了大功,任命他为偏将军,分给他的士兵也是从前的两倍。
  再说北岸的战场,吕蒙、甘宁、蒋钦、潘璋率部和六倍于己的曹军苦战,眼看要撑不住了。此时,救星来了,原来大将贺齐贺公苗带三千解烦营精锐接应了孙权后,又渡过南肥河支援吕蒙等人,曹军连续厮杀,伤亡也在不断扩大,见孙权的精兵来援,张辽知道不能再战,马上鸣金收兵。
  吕蒙等人率部下从容退上战船,贺齐令手下士兵不要追赶曹军,开始打扫战场,搜寻幸存者,掩埋死者尸首。

  一员小校捡到一杆做工精良的长枪,贺齐拿在手里一看,枪杆上有一个“徐”字,原来是徐盛负伤后丢下的兵器。
  吴军全部退出战船后,孙权在大船上宴请众将,为大家压惊,正待举杯痛饮,只见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到孙权面前哭着说起话来。
  孙权感到有些惊讶,此人是贺齐!正是大家高兴的时候,贺齐为什么出来扫兴呢?原来贺齐为人带兵打仗十分谨慎,每次作战总是会精心谋划,多年来逢战必胜。这次看到大军遭到如此惨败,连至尊都差点身陷敌手,憋在心里的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他哭着说道:“至尊身为人主,应当谨慎自重,今天的事,差点导致全盘溃败,部队上下震惊恐惧,好像没有了天和地一样,愿至尊以此作为终身的警戒!”
  孙权听了沉默了片刻,是的,这一次自己真的是太轻敌了!贺齐说的确实是金玉良言,想至此,他站起来走到贺齐面前,用自己的袖子给贺齐擦去了脸上的泪水,对他说:“公苗,这次的惨痛教训我不光写在衣服的带子上,更会铭记在心上!”

  这次惨败,孙权的大军其实并没什么大损失,挫折感更多是来自于内心。
  几位参战的将军,除了凌统被提升为偏将军外,潘璋也因功被任命为偏将军,蒋钦因功升为荡寇将军,接替他的老朋友周泰担任濡须要塞都督。陈武的尸体运回建业下葬,孙权非常悲痛,亲自到场哭吊,还下令陈武的两名爱妾殉葬!
  硝烟散去,尘埃落定,死者已矣!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孙仲谋却不能停下来,当他从大哥孙策手中接过印绶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只能像大哥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日期:2012-06-11 08:59:57
  10凌统的“不辞而别”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对孙权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爱将凌统病死了;正月里曹操又率大军来攻打濡须要塞;冬天,孙权的股肱之臣,“东吴四英杰”之一的鲁肃又去世了。
  从逍遥津回来后,凌统向孙权建议说山里的土著民(山越)民风彪悍,如果能够征服他们,可以为国家提供一支精兵。孙权同意凌统的看法,就派他去招抚山越,下令各郡县凡是凌统提出的需求,必须先满足他然后再上报朝廷。
  凌统素来有爱兵之名,山民们也愿意跟随他,这样凌统先后从山越里招募到了一万多精兵,他带着这支部队路过自己家乡的时候,乡亲们和他的老朋友们都来看望,凌统对他们恭恭敬敬,丝毫没有将军的官架子。看到凌统富贵了却不忘情义,乡亲们非常感动。凌统带领军队和家乡父老开掘了一条塘河来灌溉庄稼,后来乡亲们就把这条塘河叫做“凌公塘”。

  凌统虽然是一名军人,却十分爱和士人们交往,虚心向他们学习,而且他轻财仗义,敬重贤人,年纪轻轻就成了东吴士人们公认的国士。
  曾经有人向孙权推荐了一名凌统的同乡,叫做盛暹(xian),并说盛暹人品高尚,比凌统还有节操,孙权听了不以为然地说:“爱卿言过其实了吧,我看能和凌公绩一样就已经很难得了。”后来凌统邀请盛暹做客,等盛暹到了已经是半夜了,凌统正在睡觉,听到手下的报告赶忙披上衣服出来迎接他,并且拉着盛暹的手请他进屋,和他饮酒畅谈。

  凌统是这么的心胸宽广、亲贤爱士,可是上天却对他很不公平,就在这一年,病魔夺走了他的生命。他死时年仅二十九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洒家推测凌公绩的死因和都督周公瑾一样,是重伤留下的后遗症。)
  孙权听到凌统的死讯,顿时呆住了,等他明白凌统确确实实是死了,而不是自己的幻觉,悲伤得无法自已的他捶床痛哭,泪如泉涌,这么多年,亲人和部属死去了很多人,然而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过过,凌统不仅仅是立过很多战功并在逍遥津救过他的命,在孙权的心里,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和自己有着相同身世的年轻人,更像是另一个自己。

  孙权一连几日吃不下饭,脑海里都是凌统活着时候的音容笑貌,他不能接受凌统已经死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每次和别人提起凌统都会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
  凌统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凌烈,次子凌丰,都还很小,孙权把他们接到自己的宫里抚养,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对小哥俩的宠爱与自己的儿子们一样。每当有客人来拜访,孙权总是把小哥俩领出来,并骄傲地指着他们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两个虎子啊!”
  等老大凌烈到了八九岁,孙权让学者葛光教他读书,每十天让他学一次骑马,后来又追录凌统的功劳,封凌烈为亭侯,把凌统的部队也交给凌烈带领。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曹操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又率大军几十万从合肥出发来攻击孙权。这次孙权却做了一件让曹操意想不到的事。
  日期:2012-06-11 13:11:22

  10凌统的“不辞而别”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对孙权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爱将凌统病死了;正月里曹操又率大军来攻打濡须要塞;冬天,孙权的股肱之臣,“东吴四英杰”之一的鲁肃又去世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