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江东----老孙家的那些事》
第6节

作者: 朝阳沟往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静虽然一生不做官,但是他的儿孙们很多都担任了文武官职,为孙家政权做出了贡献。东吴两个有名的权臣孙峻、孙綝,都是孙静的曾孙。
  江东三郡平定后,孙策任命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仍旧让虞翻当会稽功曹。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自不量力的袁术称帝了。孙策反对袁术称帝,两人决裂,孙策正式脱离袁术。
  孙策划江东自治,大大削弱了袁术的实力。袁术听说周瑜是一员难得的将才,正好此时周瑜和他叔父周尚在寿春,就想任命周瑜为将。
  周瑜内心冷笑,因为在他心中,只有义兄孙策才是当世真英雄,袁术算什么东西。他推辞不过,就说自己才疏学浅,只能做个县令之类的小官,并请求袁术让自己作居巢县令。居巢离孙策的领地非常近,自己可以乘机脱离袁术,投奔义兄。
  然后袁术想不到这点。他答应了周瑜的请求。
  袁术对孙策的背叛非常恼怒,此时他忙于和北方的曹操、吕布作战,无法顾及孙策,就拉拢孙策的仇人祖郎来对付他。

  祖郎组织起江东等地的山越骚扰孙策的领地。曾经解救过孔融的英雄太史慈,后来跟随刘繇,刘繇被孙策打败后两人逃到豫章郡,此时太史慈占据了泾县,自封丹阳太守,阻挡孙策西进之路。
  孙策要向西吞并豫章,征讨黄祖,就必须除掉这两个障碍。于是他带兵进攻陵阳,活捉了祖郎。祖郎被士兵捆绑押到孙策面前,孙策亲自为他解开绳索,看到祖郎惶恐不安,孙策微笑着安慰他说:“当年你带兵偷袭我,差点让我丧命,当时刀都砍在我的马鞍上了。现在我要经营江东,只要帮助我的,一律重用,我怎么会为那点小事记仇呢?你放心好了。”

  祖郎磕头谢恩,成为孙策部下一员将领。
  孙策又挥军进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猛将太史慈兵败被围,被孙策手下生擒。孙策和太史慈并不陌生,当年攻打刘繇时,两人曾经在神亭岭狭路相逢,当时孙策手下只带了韩当黄盖等十三人。
  太史慈当时也只带了几个士兵。孙策告诉手下不准上前帮忙,自己单枪匹马战太史慈。太史慈毫不畏惧,两个人你来我往,马上交手一百回合未分胜负。
  孙策瞅准一个机会,一枪刺死太史慈坐骑,乘势轻舒猿臂,夺过太史慈背后所系两柄手戟。手戟,长短如人胳膊,可以直刺,也可以横刺。能用于短兵相搏,也可以投掷杀敌,是古代将领常带的一种短兵器。太史慈也顺手摘下了了孙策的兜鍪(头盔)。两人正要继续缠斗,双方援兵杀到,两人各回本军去了。
  想到此事,孙策拉着太史慈手笑问:“如果当初在神亭岭是你生擒了我,你会怎么处置我?”太史慈实事求是地说:“我不知道。”孙策大笑,说:“今后的道路,我会与你共同去闯!”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都督,回到吴地后又让太史慈执掌兵权,并任命他为折冲中郎将。

  孙策得胜班师,祖郎和太史慈在大军前面担任导引官,两人都以此为荣。
  这一年,孙策二十三岁。
  日期:2012-05-08 09:54:51
  4 猘(zhi)儿难与争锋也!(1)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夏天,曹操看到孙策日渐养成羽翼,开始拉拢他。他派议郎王浦带着汉献帝的诏书,任命孙策为骑都尉,继承孙坚的爵位乌程侯,并兼任会稽太守。让他和吕布,陈瑀(yu)一起讨伐袁术。
  孙策听完诏书心下不悦,因为这个骑都尉的职位对自己来说简直是太低了。这不是小看人吗?

  他派一个心腹去招待王浦,向王浦暗示这个官职太小,自己不满意。王浦也是官场老油条了,听后立即明白,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为明汉将军。
  从这件小事上,也能看出二十三岁的孙策在当时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地位。
  当时,陈瑀军队驻扎在海西(今江苏东海)。陈瑀本是袁术任命的扬州刺史,袁术战败逃回寿春,陈瑀把守寿春城不让袁术进入。袁术集结好军队准备进攻陈瑀,陈瑀狼狈逃窜到下邳。
  孙策按照朝廷诏书的要求,带兵去和吕布、陈瑀会师。当大军行进到钱塘时,有细作来报告,说陈瑀想要乘机袭占孙策的地盘。他已经派人秘密渡江,把三十多个印绶发给江东各地的山贼和地方武装力量,如严白虎等人。让他们作内应,只要孙策军一开拔,马上就夺取江东各郡。
  孙策听了细作的报告拍案而起,连声道:“这奸贼竟然敢打我的主意,此番我决不轻饶他。”马上唤来吕范、徐逸二将,让他俩带兵直扑海西。

  吕范、徐逸猛然发起进攻,陈瑀军措手不及,大败,陈瑀属下大将陈牧被吕范杀死,擒获官吏士兵以及他们的妻儿老小一共四千多人。陈瑀单骑逃出重围,投奔袁绍而去。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派谋士张纮到许昌去向朝廷贡献地方特产,曹操为了拉拢孙策,留下张纮在朝廷为官,上表奏准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周瑜在赴居巢任职的路上开了小差,东渡回到了吴地,孙策闻讯亲自带兵去迎接,两人相见,孙策握着周瑜手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分别后这三年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一时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末了,孙策说了一句:“兄弟,这次回来,就永远不要再走了!”周瑜笑道:“兄长,弟在寿春这几年,每次听到兄长的消息都为之振奋不已,早就盼着能来兄长麾下效力,以助兄长一臂之力!”

  两人到大帐中,孙策又叫来张昭,吕范、程普、韩当、黄盖等人,美酒牛肉,一起开怀痛饮。
  席间周瑜说道:“小弟有一好友,姓鲁名肃,字子敬,才学为人都远在小弟之上,容小弟修书一封招他来一起为兄长效力。”孙策闻言大喜。
  鲁肃幼年丧父,跟随祖母长大。体格魁梧,爱读书,精于骑射。他出身士族,家境本来很富裕。鲁肃乐善好施,又不善于治家,家境渐渐衰落。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很多地方的百姓只能挖草根、割树皮来吃,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鲁肃家有两仓米,每仓有三千斛。这在当时可是无价之宝。
  周瑜带数百人去投奔孙策,路过鲁肃家,顺道看望并请求资助一些军粮,鲁肃二话不说,把一仓米送给了周瑜,周瑜十分感动,知道鲁肃是可以共谋大事的人,不是一般的土财主。于是两人烧黄纸结为兄弟。
  袁术缺少军粮,这时也听说了鲁肃有粮,他任命鲁肃为东城长,提出要征用鲁肃一些粮食。鲁肃打心底看不起袁术这种人,于是他带自己家族所有人和一些愿意追随自己的家乡子弟,共有一二百人,拉着所有粮食,去投奔周瑜,路上遇到了袁术的追兵,鲁肃展示自己高超的箭术震慑住了袁术部下,又对他们晓以大义,最终追兵没敢动手,鲁肃率众从容离开。到居巢后,他收到了周瑜的信,于是欣然来到孙策军中效力。孙策很赏识鲁肃的才干。

  此时刘繇在豫章病死,刘繇的旧部想要推举豫章刺史华歆(xin)为主,华歆不愿失去人臣之义,拒绝了。
  刘繇在江北还留有部众一万多人,太史慈毛遂自荐,愿意去招抚这些人来为孙策效力,孙策大喜,命太史慈前往。
  送别太史慈的酒席上,孙策问太史慈大概何时能返回,太史慈回答说最多半年时间,孙策为太史慈斟满酒,两人一饮而尽,孙策说:“我祝子义此去一路顺风!”。等他走后,很多人都认为太史慈一定一去不复返了。孙策听了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大家不了解太史慈这个人,当年他单枪匹马搬取救兵,解救了北海孔融。说明他是一个秉持道义,讲究诚信的人,我相信他绝对不会做背叛我的事,大家放心好了。”然而孙策很多部属依然将信将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