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怎样生活的》
第31节

作者: 招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子逃到河南灵宝县这个地方,投奔自己从前的属下。这属下家境贫寒,衣食不继,但是对旧主人忠心耿耿,全家编草鞋换钱供养刘据父子。——在逆境中更能检验一个人的情操。这位部下既如此穷困,可见当初并非善于搞上下级关系换好处的人,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他却比那些拿宣誓效忠仪式当饭吃的家伙付出更多的忠诚。
  然而追捕已经天罗地网,八月辛亥日,走投无路的太子刘据悬梁自尽,两个儿子和忠心的部下也被追捕他们的新安县长李寿杀死。
  最重要的当事人:皇后和太子都死了,于是死无对证,更坐实了关于他们是“畏罪自尽”理由——所有与他们有关的人都被抓捕,大规的屠戳开始了。
  所有曾与太子来往的幕僚、宾客都被诛杀,数以十万计的人都成了冤死鬼。糊里糊涂加入太子这方的小吏和士兵则被全族流放敦煌。

  在这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杀戳中,被杀死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难以计数。
  长平侯卫伉灭族(卫氏家族由卫子夫封后开始,三十八年至高富贵荣耀,卫青创造的旷世战功,为卫家带来了二十五年侯爵史,至此宣告完全结束,此后虽然卫子夫孙儿刘询成为汉帝,却再没有卫家重振的记载,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彻底断绝了血脉传承)、符离侯路博德灭族;丞相公孙贺灭族;合骑侯公孙敖灭族;放刘据逃出长安城的副丞相田仁、暴胜之灭族;当初刘据发出调兵讯息的将领任安,虽然没有派兵支援刘据,也被刘彻以“投机观望”之罪处死——任安与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私交甚笃,从这年以后,再没有关于司马迁的历史记载,很有可能他也被牵连进去,死于非命…………

  在血流成河中,平阳公主之孙、曹襄和卫长公主之子平阳侯曹宗也未能幸免,他死后,曹氏平阳侯的历史就此宣告结束。
  在所有遭屠戳、流放、被处理的贵族名单中,我们没有看到平阳公主的名字。——这年她的弟弟刘彻已经66岁,做为姐姐她的年龄肯定更大,或者已经逝世了。
  平阳公主能死在仪和二年之前,实在是恰到好处。至少她不必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曹、卫两家遭到如此灭顶之灾。
  日期:2004-5-27 7:29:58
  ——但是,假如平阳公主没有先死的话,也许“巫蛊之祸”就不会演变到这种程度。历史不能重演,谁知道呢?
  所有的人都被杀尽、自己的子孙儿女也被屠杀之后,刘彻的怒火终于渐渐平息。这个性格冲动的专制帝王毕竟还不是笨得到底,渐渐地感觉到了“巫蛊之祸”一案背后的诸多隐情:两军刚刚开始对抗,儿子就输得一蹋糊涂,显而易见,他没有做好任何准备,所以连后援都没有,世上哪有这样造反的人呢?——性格决定命运啊!这位冲动型的刘彻,他性格中冲动的缺陷,不但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专制制度下,这样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却算得上最惨烈的一次。

  仪和三年,刚上任不久的丞相刘屈牦与李夫人的长兄李广利合谋扶立昌邑王为太子。当时李广利作为汉朝最高将领,率大军出征匈奴。这个角色可是当年卫青的,李广利眼望旌旗猎猎、将悍兵勇,不禁心旷神怡、志得意满。他向前来送行的丞相刘屈牦面授机宜:“你可千万要加紧步伐,让我们的外甥昌邑王登上太子宝座啊。”——李广利和刘屈牦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结成了儿女亲家矣。

  丞相和大将军合谋扶立储君,本来应该是最高机密,即使扶立不成,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这样的机密,却居然走漏了,还被一个宦官郭穰探听到了底细,并将消息报告到了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年纪已老,又刚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更何况他心里早已暗暗定下了接班人。于是闻讯大怒,下令追查。结果发现刘家和李家合谋咒诅皇帝早死。
  又是一场巫蛊之祸。四月,怒火中烧的刘彻将丞相刘屈牦腰斩于市,灭族。李广利正统兵在外,听说消息后知道大事不妙,于是投降匈奴。
  (一年后,匈奴卫律王忌惮李广利的权势,与巫师合谋,向匈奴单于进谗,说是用李广利祭祀可保单于母亲身体安康,于是李广利成了祭品,死在了茫茫戈壁草原。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最后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李家既已一败涂地,敢说实话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看守刘家祖坟高祖刘邦陵寝的主管田千秋,更宣称自己是受到了高祖刘邦的托梦前来的,使得刘彻越发地震动。于是决定重新调查太子刘据谋反的事件。

  日期:2004-5-27 23:38:02
  结果令刘彻目瞪口呆:一年前那场逼死皇后和太子的政变,背后就有李广利和刘屈牦操纵的影子,是他们利用种种人事和手段,通过暴燥的老皇帝之手,为他们扶立昌邑王扫清了障碍——有些史书上说,整件事其实只是江充与太子有仇,唯恐太子继位才捣的鬼。但是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江充不过一介普通官员,哪有这样通天的本事搞到皇帝的后宫里去?更何况事情开始不久他就教刘据杀了,其后却又发生了一系列诬告、假调查、以至更改军令的事件,难道说,江充这个死人还有这等本事?死了都能这样捣腾,又怎会活着教人砍了脑袋?

  刘彻终于恍然大悟,于是封田千秋为大鸿胪。
  后知后觉的武帝,终于明白自己那三十八岁的长子死得冤枉。他自怨自艾无处发泄,恼怒中将当时参与陷害太子的宦官苏文活活烧死在渭桥之上;当初挑头诬陷太子的江充虽然已经被太子杀死也仍旧不可饶恕,江氏灭族——这可是史上最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事件;当初在河南灵宝县捉拿太子有功被封为北地太守的李寿,也没逃脱灭族的命运。

  日期:2004-5-27 23:43:40
  不过总算武帝这回吸取了教训,没有诛连自己和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就连同样窥伺储君之位的另一个儿子他也没有痛下杀手。他晓得自己的子孙本来剩的就不多,实在经不起再杀了。
  汉武帝随后在长安建起了思子宫、太子刘据丧命的河南灵宝县也建了一座“归来望思”高台,希望儿子的灵魂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不用说,卫子夫和刘据的灵魂是不愿再回来的了。
  ——其实杀来杀去,最该死的是刘彻自己,杀儿子的命令也是他自己下的。更何况被诛的人多半跟他有亲戚关系,按血缘和“族诛”的规矩来说,他自己也该算在诛杀的范围内。只是他似乎没有一查到底处理自己的勇气。他也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因此他虽然思念妻儿,却没有勇气将自己的曾孙、刘据年仅三个月的孙子刘询从监狱里放出来——拜自己那一场疯癫杀戳所赐,原本可爱的曾孙儿现在倒真要把他这个曾祖父当杀父仇人来看了。直到五年后,武帝寿终正寝之时,刘询才逃脱牢狱之灾。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不满百日就迭遭不幸的小小人儿,却在十七年后成为西汉皇家的天子。刘据虽然惨死,总算本该属于他的皇位还是由他的孙子接受了下来。)
  日期:2004-5-27 23:49:32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刘彻总算明白了事理,征和四年开始,他追悔自己晚年的过失,赶走了身边的方士媚臣, 颁下轮台诏书,按照死去儿子刘据的生前愿望,废止兵戈,鼓励农稼。并封田千秋为丞相、富民侯——顾名思义,是想要做点关乎百姓生计的正经事了。
  当臣下为刘彻痛改前非的行为歌功颂德的时候,老皇帝终于说了实话:“联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毒士大夫,至今余巫颇脱不止,联甚愧之。”
  虽然是愧,但是也已愧之晚矣。
  据说晚年的武帝终日郁郁不欢,难见笑颜。身边的人都觉得提心吊胆。他有一名很受宠的美人名丽娟,曾经问他:“钱能买来欢笑吗?”
  武帝回答:“可以的。”

  于是丽娟拿出千金给武帝,说:“这是买笑的钱,希望皇上能有一点笑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