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14 16:22:52
二,中国古代的军阵
在《孙膑兵法》中将军阵分为10种: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疏阵、数阵、火阵、水阵。需要提出的是,后两种是特殊阵法,前8种才是基本的。我们不用去管这些名词,我们的老祖宗就是喜欢给事物起个华丽好听的名字,到了后来更是这样,什么六花阵啊鸳鸯阵啊一字长蛇阵啊等等。
实质上和西方军阵没有区别,都是以人的密集队形来形成更强的战斗力。在这我们不必探讨中国强还是西方强。因为各自都有自己领先的时候。非要去争个中国先出现什么的只是个虚荣。本来我也想写下马其顿和秦的较量,但想了想确实是关公战秦琼,理论上讲秦军在训练和战法上已经强于马其顿方阵,但亚历山大有支可能是当时世界唯一的重骑兵部队,使得这种比较很难进行,因为我们谁也无法复原出秦弩对重骑兵有多大杀伤力,只能说要看是白起还是赵括来统帅秦军了。
三,重要的还是现在
从世界军事几千年的发展和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队列和兵器的关系是这样的,队列的发展随着兵器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来说当双方兵器相差无几时,队列的灵活多样性就成了战争的一个决定因素。因为我们知道队列其实是战术的基础。那么这句话可以这么说,当兵器相差无几时,战术的灵活多样就是取胜的关键。这对我们中国意义尤为巨大。其实我一直说朝鲜战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要重点研究的。这场战争志愿军在军事科技、武器装备远落后于美军的前提下,和美国人打了个平手,靠的就是战术的灵活多样。在网上经常有人说中国军队人多,这是胡说,但也会让我们很多人有个误区,中国兵力多。在这要讲个概念,到了现代战争,研究时不应在出现兵力这个词,这是研究古代战争用的。现在通常的说法是兵力火力,但也不完全好,何不以战力来描述呢?可以把一个单位的士兵所发挥出的火力称之为战力。这样我们就可清楚地看出朝鲜战争时,中美陆军战力,海空军战力的比例关系。仅以人多来描述是很不严肃或别有用心的。
现在,世界军事因为美国的原因,普遍都有武器制胜的思想,在军事上总是想在武器装备上取胜的思想在西方是有历史渊源的。西方人向来崇尚力量,自古以来正面对决基本就是他们的战斗模式,凭借强有力的力量突破取胜。这就使得西方“砖家”很多,无数能正确按照军事教材来指挥军队的人,真正的名将很少,也就是拿破仑、凯撒、汉尼拔、亚历山大那么几个。自西方人开始殖民战争起,这种情况更变本加厉了,老是火枪大炮对弓箭长矛,更让他们很是尝到了武器领先的甜头。二次世界大战与其说是盟军战胜了德军还不如说是盟国拼国力、拼经济、拼人数、拼装备数量,硬是拼赢了德国人。我们都得知道军队的战斗力和两方面因素是结合在一起的,一是军事科技和装备水平,二是部队的战术素养和指挥官的战术水平。美军的军事科技和装备水平好不好?好。美军的战术素养高不高?高。美军指挥官的战术水平强不强?不强。从朝鲜战争我们就可看出,如果志愿军的战术和美军一样僵硬教条,和美军一个套路来打,两个礼拜就会全线奔溃。
现在的中国发展军事科技没有错,这是生存之道,但一味的向美军的套路上靠完全丢掉了传统是肯定行不通的。中国是个山寨大国啊,什么都模仿人家,军队以前学前苏联,现在学西方,这样一味的模仿能模仿出人家的战力吗?其实就是学人家没学好,又把自己的传统丢光。
本节是讲队列的,前面就讲队列对军队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部队的军容,士气,凝聚力;二是士兵在战斗中的站位、跑位;三是指挥官的指挥能力。现在的中国军队已经不再重视队列训练了,练队列只剩下拿个军容出来给老百姓给台上的大官们看下,其他全丢了。这样的军队怎么能让人放心。这个西方军事中国军事的话题就此打住,要说起来那就太多太多了,本文就不谈了。
枯燥地讲了很多,挺累的,还是请出亚历山大兄弟来娱乐下观众吧。下节预告吉达斯浦河会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