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散记(南明那些事)》
第58节

作者: 心有方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朱常淓决定走卖国路线,那谁也没办法,既然卖国政策制定了,那就要实施,这项卖国“工程”的总策划是马士英,总指挥是朱常淓,具体负责的是大间谍陈洪范,是不是觉得这个陈洪范很脸熟,对了,他就是在弘光政权北使过程中被清方策反,清方安插在南明的“钉子”。这个陈洪范自从回到南明后长期执行“潜伏”任务,在清军南下时许多南明将领不战而降,就和这个陈洪范脱不了干系。这个陈洪范在民间被称为“秦桧转世”或“活秦桧”。

  陈洪范最不要脸的地方就是回到南明居然出书立传说自已是南明的忠臣,我想连这种人都成了忠臣,那世界上就没奸臣了,如果真那样,就连秦桧——秦大臭也得闹着要“平反”。
  朱常淓是六月初八当的监国,六月初九朱常淓就派大间陈洪范去和清方商量卖国事宜,办事效率够高的,如果在中兴南明的时候有这样的效率,那什么事干不成,南明就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操性样。
  本来朱常淓对陈洪范的指示是“以土地换和平”,具体一点就是仿效南宋,长江以北全部割让给清方,南明每年向清方进贡,清军就不要向南打了。陈洪范见了多铎根本就没谈朱常淓的卖国政策,而是直接向多铎汇报了朱常淓政权的情况,多铎以为朱由崧这个软柿子是最软的,没想到朱常淓更是个软柿子,又来一个软柿子正好接着捏。

  多绎听了陈洪范的汇报决定兵发杭州,把朱常淓政权一块收拾了。
  多绎又给了陈洪范一项“光荣”的使命,那就是找准时机策反朱常淓这条大鱼。
  陈洪范前脚刚走,多铎就命令阿山进兵杭州。
  六月十一日清军就到了塘西,马士英不愧为老狐狸,这时他想的就是像逃出南京那样逃出杭州。上一次他还带着朱由崧一块逃,这次他可没那么好心了,连朱常淓都没告诉,就逃路了。这次马士英决定从海上逃,这一次他可没上一次那样幸运,当马士英刚一上船,还没坐下,当地的地方兵丁就来索要军饷,在古代当兵有二个原因,一个是服兵役,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拿饷。在古代如果不打仗的话当兵这个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在古代如果不给当兵的发饷,那就是天大的事,闹不好军队还会闹事。这不军队闹事了,这些大兵冲进马士英坐的船,把马士英从船上拖了下来,逼着马士英给发军饷,当时那种情况马士英从那弄钱给他们发饷。可是当兵的才不管你有钱没钱呢,有钱我们就给你干事,没钱我们就闹事,没想到这些兵要军饷的时候还动起了手,他们不是动手打马士英,而是推马士英,这个兵推一下马士英,那个兵又推一下,结果推来推去把马士英推到了水里。

  马士英喝了几口钱塘江的水后,被人们救上了船,变成落汤鸡的马士英还不忘逃命,被救上来后马上命令开船,比偷渡客还着急。虽然马士英在逃路的时候有个小意外,但是马士英还是从海路顺利地逃出了杭州,虽然很狼狈但命算是暂时保住了。
  不久后清军围住杭州城,大间谍陈洪范就开始策反朱常淓,做朱常淓的思想和政治工作,为什么陈洪范偏偏在清军围住杭州的时候公开自已的身份,这是有原因的,如果清军还没到把自已的身份给亮出去,那就完了,要知道间谍罪在战争期间那可是死罪,有可以立马就会被砍头。在古代战争期间可没有最高法院死刑核准制度,如果捉住一个间谍,那直接就是执行死刑,那才是真正的死刑立既执行。

  清军来了就不一样了,陈洪范可以像三国里魏延那样高喊:“谁敢杀我。”现在整个杭州没人敢动陈洪范了,原因很简单,杭州早晚要丢,你现在杀了陈洪范,到时候清军进了杭州不杀你一家才怪呢。
  朱常淓不但是个大脓胞,而且还是个怕死鬼,陈洪范没费多大劲就成功策反了朱常淓,朱常淓决定当一个卖国的监国。
  就在清军围住杭州城的时候,又来了一只军队,这只军队是从芜湖赶来的,请不要误会,这不是阿济格的军队,这是在南明方国安的军队。
  方国安本来护送朱由崧去芜湖,可是在芜湖还没安生几天,清军就赶到了,结果黄得功战死,朱由崧被俘,黄得功的大部分兵将都归降了清军。方国安带着黄得功的残部来到杭州,虽然说是残部,但方国安的军事实力也相当可观,有一万多人。
  方国安赶到杭州的时候正是朱常淓打算投降的时候,本来方国安打算用这一万人的家底在杭州和清军死磕到底,一到杭州方国安就杀入清军大营,方国安冲破清军的防线后和清军在杭州湧金门下大战,当清军在杭州城门下的时候,朱常淓竞然从城上扔下了酒肉给清军,当方国安好不容易从外围打到了城门下的时候,迎接方国安的不是酒肉,而是板砖和滚木,朱常淓太过分了,他居然在帮清军打自已人。这下方国安伤心了,方国安失望了,方国安对朱常淓不再报任何幻想和希望了。

  人分二种,一种是有骨气的人,一种是没骨气的人。
  有骨气的人,你让他滚,他会滚得很远,但是你让他回来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再回来。
  没骨气的人,你让他滚,他同样会滚得很远,如果你想让他回来的时候,不管他滚多远,他还会滚回来。
  方国安属于有骨气的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清军的军事打击和朱常淓的心理打击下,方国安又从杭州城边上拼死冲破清军的外围防线,撤离了杭州,渡过钱塘江,然后南下浙江中部继续抗清。朱常淓在杭州可把方国安折腾坏了,冲进去又冲出来,还是在清军大军合围的情况下,真不容易。
  既然朱常淓决定了投降,清军就很轻易就拿下了杭州,1645年六月十四日,杭州“和平解放”,驻杭州的南明军接受清军的改编,从这一天起,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就算玩完了。

  后弘光时代
  杭州被清军占领后,多铎给浙江附近的明朝朱氏后代们,发出了“邀请函”,多铎邀请这些藩王一块去游北京,如果不接受邀请,多绎会亲自带兵去“请”的,多铎在信中说:“当兵的都出手粗俗,到时候请你的时候出个小差错,比如不小心弄断了你的胳膊和腿,或者弄没了你的脑袋,可不能怪多铎。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你们还是主动来吧。”

  多铎这就是老黄鼠狼给小鸡拜年——绝对没安好心。
  朱由崧都被多铎给“请”去了,别的藩王还敢有意见吗,结果南京、杭州附近的朱氏后代,都被多铎给“请”去了,但是其中封地在临海的鲁王朱以海发扬了老狐狸精神,以现在住的地离南京太远为借口(这是胡扯,当时他就在浙江),拒绝了邀请,唐王朱聿键在清军围困杭州前就离开了杭州,自然也不在“邀请”之列。
  多铎打了个大胜仗,还收编了二十多万军队,还俘虏了朱由崧和许多朱氏宗室,多铎的心里很高兴,他绝对不会在乎放逃走的那二条小鱼。多铎认为朱以海和朱聿键就是二条小鱼,根据海洋生物竞争学原则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吓米原则,清军可以说是大虎鲨,朱以海和朱聿键只能算二条小鱼。朱以海和朱聿键是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跑了就跑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据说南美的一只蝴蝶摇动一下翅膀,北美也许就会形成一场风暴,这叫蝴蝶效应。以后朱以海和朱聿键这二条小鱼还会掀起一场小鱼效应,千万不要小看小人物,小人物也可以改变历史。
  1645年七月多尔衮收到南方大捷的消息,多尔衮认为南明的大部分官员和大多数的朱氏宗室都已经被清军俘获,南明成了死蚂蚱再也蹦跶不起来了;再加上李自成在阴沟里翻了船,在九宫山给挂了,南方基本上平定了,所以命令多铎率领大军搬师回朝。
  一同陪多铎回北京的还有朱由崧、朱常淓和其它的朱氏宗室以及南明的许多大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