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那些事儿》
第13节

作者: 沧海一粟11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嘉定、青浦陷落后,触及到了忠王的底线,他也终于认清了“洋兄弟”的真面目,于是,亲率大军,予以回击。5月,太仓之战爆发了。结果太平军歼灭了清军五千多人,击毙了外国干涉军数百人,攻陷了清军的营垒130多座,并且缴获了大批的洋枪、洋炮。接着,太平军乘胜追击,在奉贤桥大败敌军。英法联军遭受重创后变得老实起来了,他们一下子龟缩进上海城区,再也不敢轻易露头了。太仓之战把中外会防军打得落花流水,由于李鸿章拒绝参战,淮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6月,忠王李秀成率领大军进逼上海近郊,上海城再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此时,上海发生的一场大瘟疫止住了太平军进攻的步伐。这场瘟疫给交战的双方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太平军由于缺医少药,部队减员不少。在天灾面前,李秀成回天无力,不得不考虑撤军。他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准备先从虹桥打开一个缺口。
  虹桥距上海城仅20公里,上海形势一度处于危急之中,李鸿章决定趁太平军立足未稳之际,给对方以痛击。
  都说淮军是叫花子部队,只配做缩头乌龟,其实,李鸿章之所以选择不动,是因为时机未到。如今时机来了,他自然会牢牢抓住。
  淮军也不是吃素的,是骡子是马该拉出去遛一遛了。
  日期:2012-06-11 14:56:15

  54.
  虹桥之战是淮军援沪之后的第一战,从某种意义商来说,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如果这第一枪打不响的话,淮军就只有回老家的份儿了,如果再谈援沪就是扯淡。所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淮军都憋了一股子劲儿,希望通过这第一战让淮军立威扬名。
  李鸿章调集了六千淮军中的五千兵力,亲自挂帅上阵,志在必得。战斗在大雨中持续了数小时之久,双方打得异常激烈。
  由于淮军是新军,装备上差一些,所以拥有洋枪大炮的并不是淮军,而是对手李秀成所部,数千部洋枪开火,密如雨点,打得淮军几乎抬不起头来。
  为了稳定和鼓舞军心,李鸿章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虹桥的桥头亲自督战。虽然淮军半数是根本没上过正规战场的新兵蛋子。但看到领导与大伙同在,便都信心十足,个个以一当十。
  再看太平军,怎么也没想到会遇到如此顽强地抵抗,便加强了攻势。
  在战斗中,张遇春的“春”字营败退下来,张遇春是巢县人,在李鸿章最早拉团练时,他就是李鸿章最忠实的部下。

  对于张遇春的败退,李鸿章非常恼火。
  新兵蛋子都在前线嗷嗷叫,你一个老兵却败下阵来。这没什么好说的,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日期:2012-06-12 10:25:53
  55.
  李鸿章面无表情地说:“拿把刀来把他的头砍了。”

  张遇春被李鸿章的话吓得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又跑到了前线。
  李鸿章不仅要求部下视死如归,要流尽最后一滴血,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当军情危急时,李鸿章毫不犹豫地跃马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他这么做不仅要让部下将士知道自己和他们在一起,更要给近在咫尺的洋人看看,淮军上下没有一个孬种。
  结果,虹桥之战在没有洋人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捕杀太平军 3000 多人。淮军首战告捷,军威大震。
  当你失败时,除了奚落和鄙视的目光,什么也没有了。等你有朝一日胜利了,鲜花和掌声自然少不了,当然还有那被踩踏后的尊严也自然回来了。

  这场难得的胜利让李鸿章和淮军赚尽了眼球。一时间,各种神奇的传说不胫而走,有人说淮军五千战胜了“长毛”十万,而李鸿章跃马定乾坤更成为了美谈,在军中被称呼为武翰林。
  随后,李鸿章又率兵进占泗径,李秀成部太平军不战而退,并放弃广富林等处,松江解围。
  对太平军来说,淮军的崛起是一场恶梦。本来,英法干涉军、常胜军已经是他们进攻上海的绊脚石了,现在又冒出个淮军,这下,他们夺取上海的通道被彻底堵死了。
  日期:2012-06-13 09:25:32
  56.
  上海的势力比较复杂,就军队来说,有淮军、常胜军、英法干涉军,如何协调这些军队的关系,就是一件让人很头疼的事情。虽然李鸿章想把洋人拒之于千里之外,但中国的现状又离不开洋人的参与。

  在“借师助剿”的过程中,李鸿章格外倚重常胜军,极力笼络他们。因为华尔常胜军形式上虽属私营性质,但其背后却站着英、法等列强。华尔的态度和英、法各国都有关系。
  事实证明,李鸿章笼络华尔的决策没有落空。华尔不仅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战功卓著,而且以独特身份密切英、法列强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这是淮军能够得到英、法各国在政治上、军事上、财政上的大力支持的重要因素。
  处理好了各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把矛头一致对准太平军了。
  此时,天京被曾国藩的湘军围困,李秀成不得不亲率大军回援天京,并派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等率劲旅留守苏杭,伺机攻取上海。
  10月底,当李秀成督军与曾国荃湘军在天京会战进入紧急阶段时,淮军勾结英法干涉军、常胜军侵占嘉定,威胁昆山、太仓。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要提一下,李鸿章虽然接受了海军中将何伯关于英、法军队参加进攻嘉定的建议,但他坚持这些军队必须留在上海租界周围半径30英里以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决意要防止欧洲人扩大他们在军事上的直接作用,以免尾大不掉。
  自己家里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好,之所以要把英法干涉军摆在那里,不过是想对太平军起一个震慑作用。
  日期:2012-06-13 10:18:07
  57.
  面对淮军的进攻,太平军也没闲着。留守苏杭的谭绍光、陈炳文等部太平军,采取积极防御方针,以攻为守,分别从昆太和青浦出发,会攻嘉定、南翔,进围四江口。

  谭绍光等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李鸿章赶到前线调集常胜军和淮军各路兵将,亲自督战,终于挫败谭绍光等的攻势,杀死太平军将士2300多人。
  虽然李鸿章一直觉得说谎是一件很无耻的事情,但在官场混久了,他也沾染了这种风气。于是,为了邀功请赏,他竟然谎报战绩,本来斩杀太平军将士只是两三千人,却上报了一万数千人。结果,就变成了一次军事大捷。后来江苏巡抚恩寿甚至把四江口之役吹嘘成“东征第一大捷,亦为中兴第一转机”。
  谎报战绩无疑能换得朝廷更多的赏赐,进而扩大淮军的规模,出于这种私心,李鸿章干了这种难以启齿的事情。
  虽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能化解尴尬,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说谎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原谅的,这件事情让李鸿章一度非常汗颜。
  不过,通过这次战役,淮军进一步巩固了在上海周围的统治地位,太平军被迫从西线分兵保卫苏昆腹地,对松沪再也不敢想入非非了,这确实给太平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苏南战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个即将属于李鸿章和淮军的时代悄然拉开了帷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