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军得到曹操同意的回答,大乐,这韩遂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许是得意忘形,以为大局已定,又想和曹操套套交情,朝中有人好办事啊,别看我们西凉诸将现在抱成团和曹操斗,但平时互相之间的冤仇可不少,玩政治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韩遂和曹操是有交情的,现在再重新拉拉,将来和马超翻脸也有个外援。要说这人哪,没有最傻,只有更傻。韩遂自己送上门来让曹操玩,曹操能不笑纳么,而且马超这人心思特重,疑心病比我曹操还强,是用离间计的不二选择。
离间计使完,曹操突然翻脸了,当然得翻脸,不翻脸这离间计浪费了,马超诸将都怀疑上韩遂了,我曹操突然翻脸,主动要约日子开打,本来畏关西军如虎的曹操突然腰杆子硬了,其他人首先想到的曹操韩遂暗中联手了。打就打,难道还怕你曹操不成,等这天等的好辛苦。
(六)突击,虎豹骑
呵呵,这段小标题看着好威风,实际内容就一句话。虎豹骑再立新功,大破西凉军团。具体经过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日期:2012-06-06 19:41:42
第三章战术运用的基本原理--分割
第一节分割敌军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包围
战役经过就不说了,看图大概可知。这里仅说下这阶段隆美尔为什么获胜?前面说过,分割可分为虚分和实分,这样描述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隆美尔将德军分成4路对英军实行破袭,违反了德军集中使用装甲力量的原则,数千德军却一路长驱直入,数万英军仓皇逃窜。
隆美尔在进攻中灵活使用了分割这一战术手段,总是摆出大举进攻、分割包抄英军的态势。隆美尔这一手是专门针对同行设计的,打仗做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各国都有高材生,就算没有,指挥军队的人也都是深通军事原则的,在第一章就讲过,军事斗争嘛,第一忌后路被断,第二忌侧翼暴露。隆美尔分兵进攻,总是一副威胁英军侧翼,试图切断英军后路的架势。西方军队打仗几乎都有这个通病,一旦侧翼暴露就撤退。隆美尔需要的就是英军指挥官是这样懂原则的“砖家”,这种“砖家”古板而死记书本。要不是“砖家”,是个门外汉指挥,命令部队拼死抵抗,隆美尔还不好办。他只有一个装甲团,再加两师意大利人,战斗力忽略不计,碰上死拼的,就算已经包围了,也未必有打赢的本钱,其实甚至连作战的弹药和汽油都未必够。但碰上同行“砖家”就好办了,他们会在感觉不安全后撤退,而不去深入分析:德军到底有多少兵力火力,德军进攻的战役目的到底是什么,和他们打一仗能不能打赢。于是隆美尔就可在英军撤退中一小块一小块的吃掉,就算没吃到也可顺便缴获大量他急需的物资。隆美尔就是用这手,一次又一次欺骗英军,不停做出大规模进攻的态势,使英军后撤数百英里之多。所以隆美尔的外号叫“沙漠之狐”,狐、耍诈的高手。
这种作战手段就是虚分,是的,部队实际是在进行分割的战术动作,可是其目的并不一定要包围敌军,而是迫使敌军后退。这就是兵法说的:“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反过来说就是:“勇生于怯,强生于弱。”
日期:2012-06-06 19:49:16
第二节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人,举天下之精英和他一个人相抗衡,最后还是玩阴谋诡计才打败了他。这种情节不应该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应该只存在在童话故事和魔幻小说里。大魔王复活了,全世界的英雄集结在一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倒了大魔王,拯救了世界。可在中国历史上他实实在在出现了。当然仅此一人,世界历史上倒还出过另一个。毫无疑问,只有他才配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军事天才的称号。
这个人的名字叫项籍。我们一般喊他的字,叫他项羽。大名人嘛,不用太多介绍,简单说说就行。他当然是天才,我说的天才是对事物有惊人理解力的人。司马迁是他的铁粉,可:“惟亮读观大略。”
项羽和汉尼拔有个相同之处,一辈子败了一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同的是汉尼拔是被罗马人大西堂堂正正的击败的,虽然客观因素很多,但败就是败了。项羽是被当时全国的英雄们聚在一起群殴殴的。更何况导致这场群殴的根本原因是撕毁条约背信弃义的偷袭。只有他有资格喊出:"天忘我,非战之罪"。那当然啦,一个超人一个怪物一个短笛大魔王,老天爷容不下他。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灭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呵呵。
我们还是结束为项羽唱赞歌的行为。本身谁是历史第一这个话题并不是那么很有聊,和其他人差距太明显了,实在没有可比性,反而谁是历史第二倒是个难题,人选太多了。还是回到贴子的主旨吧。项羽的战事是有点难写的,他的军队对我来说是个迷,怎么会有战斗力这么吓人的军队,拥有能够横扫一切的实力。难道项羽有魔兽里加周围部队攻击力的光环?呵呵,我对魔兽不熟,说不出光环的名字。神秘的部队。要解密这支部队惊人的战力,还是要回到巨鹿之战找答案。巨鹿之战前项羽还只是魔教光明左使东方不败,之后就是修炼大成天下无敌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
日期:2012-06-07 15:49:57
第二节巨鹿之战上--破釜沉舟
下面我们就看看巨鹿之战,项羽生平七十余战的分界线。我们不妨假设你我就是项羽,这战是你我所指挥的。时间从杀了卿子冠军起,地点无盐(现山东东平县)。那么我们先分析下当前的局势吧。
(一)战局分析
1,局势
赵国原都城信都已被秦将王离攻破,赵王歇和张耳逃至巨鹿。现王离将赵王歇和张耳包围在巨鹿城中;秦军章邯部从定陶北上,攻破赵邯郸城,现在沿漳水修筑了甬道给王离军提供军粮。巨鹿城北有齐、燕的援军和赵将陈余的赵军约10余万。
2,秦情
A,秦军分为两个军事集团,章邯集团和王离集团。章邯集团约三十万人,由骊山囚犯戍卒及后调拨章邯指挥的司马欣,董翳军团组成。王离集团约十万,由长城戍卒组成。后世通常以为王离集团是秦正规军,战力应高于章邯集团;其实不然,因为秦实行的是普遍兵役制,几乎每个壮年男子都当过兵,受过训练,戍过边。所以两支部队的单兵战力是基本差不多的。各地起义的诸侯军也是这种情况,他们的兵员构成都是原秦朝的预备役士兵。实际上章邯所部已征战近年,打了无数胜仗,有着丰富的和造反军作战的经验,实际战力应强于王离集团。
B,王离集团和章邯集团互相之间并无统属。王离所持虎符只能指挥自己的部队,章邯所持虎符亦是同理。这从两军所执行战略也能看出,章邯负责扑灭各地造反军,其主要与陈、魏、齐、楚作战;在章邯对河南地造反军进行镇压时;秦朝廷又调动王离南下,主要攻击河北赵、燕之地的造反军。这次巨鹿战役是章邯战胜项梁部楚军后移师北上的一次协同作战。因为赵王歇已被围在巨鹿,赵地战役即将结束,所以章邯并没有直接参与围攻巨鹿,而是主要为远来缺粮的王离集团修筑甬道提供后勤保障,并负责保护侧后翼。眼看着王离集团拿下灭赵首功,这对于章邯来说肯定是很不甘心的。(《史记.项羽本纪》称:”章邯令王离”,汉书《陈胜项籍传》拿掉了这个“章邯令”三字。本人认为《史记》为非,《汉书》为是。)
C,秦军弱点,正因为秦军两军事集团互不统属,甬道就成了两军事集团之间的薄弱环节。这正是两军结合部。
3,楚情
楚军原从彭城出发约5万人,项羽杀了宋义后英布和蒲将军所部2万人也归项羽指挥,所以楚军大约为7万人。
另有各诸侯援军及赵军余部共10余人在巨鹿周围。
楚军5万主力基本是项梁旧部,是标标准准的项家军。(插言,故我认为,“项家军”这三个字才是宋义被项羽宰了的真正原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