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花影:七个故事连缀起一部日本版女人宫斗大戏》
第40节作者:
无翼的天际 日期:2012-06-18 13:27:21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4.阑夜(2)
围城的一角露出半盘辉月。多好的月色!如银浆,从她的额顶灌至足心,心里顷刻里静了。彰子想起住在家里的时候,也是常常能有这般好月色可以欣赏,她们几个姊妹和父亲一起在临水的轩台上铺开宴席,朗月清风一股脑涌来,半池碧荷盈着香,幽幽荡漾于池苑之上。那样的辉夜之中,不饮酒也可醉了。
她恨父亲,恨他把她送进这精巧的笼囿来。
城门西侧是淑景舍的附殿。淑景舍已然是后宫中最清冷的地方了,何况又是淑景舍的附殿,连后宫负责洒扫的采女,对这一带亦漫不经心。淑景舍又称“桐壶”,庭院内外满是桐树。此时花期刚过,大朵的桐花散落遍地,淡紫织锦般重重堆积于在宫苑外的地上,显然已是多日无人洒扫了。
彰子信步走着,忽见淑景舍附殿的檐廊下有一个人影,约莫是个女子。彰子心中一阵狂跳,早就听说后苑中有前朝死去后妃的魂灵,每每在夜间现身,不是被她遇到了吧!
月色溶华,那被月光勾勒出的曼妙身影一动不动。彰子移步想逃,却又有一股好奇心让她想探个究竟。踌躇之间,却被那影子察觉了,掉转过脸庞来瞧着她。片刻,大约是认出她来了,不急不缓地迎上来了。
“中宫殿下……”影子施了礼,听起来十分熟悉的女声。
彰子定了定神,张大眼睛瞧去,原来是一位女房装扮的人,披着一袭薄紫色的袿衣。倒是熟悉的一张面孔,只是一时记不起。
日期:2012-06-18 13:28:22
(接上文)
“你……是宫里的人?”
“我是飞香舍的女房,服侍中宫殿下的。”
“原来是服侍我的?”彰子心中思量着,又仔细看了看,却还是想不起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位女房。
但是她假装认出她来了,“是你。你在这儿做什么?”她故意端出高傲架子,扬手掠一掠耳鬓垂散的头发,生怕被她看出自己悲戚的神色。
“回殿下的话,并没有做什么。不过来这里随便走走!不是有这样的诗句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入宫后常觉寂寞,到这月下来站站,好歹有个影儿作伴。”
彰子显然没有料到这样的答案:“有这样的诗?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回殿下,那是西陆大唐的诗人李白写下的句子……”那女房柔声道。
面如莲瓣的少女忽然露出嫌恶之色,浓秀的双眉顿时蹙起了:“不用这样卖弄,我厌烦这些!”她侧了身子,毫不遮掩地说,“你们每天盯着我读习文章、写诗作歌,全都是为了讨好我父亲!你们都比我聪明,比我学问好,表面上说是教导我,可你们心里都在嘲笑我!”
话才出口,彰子也觉得说得重了。这位女房不过是回答自己的问话,并没有冒犯之意,如此一来倒是显得自己气量甚狭,让人看不起了。
彰子懊恼地顿了顿足,恨自己沉不住气。
那女房面上倒并无怨恚之色,只是自语似地轻喟了一声:“我又何曾不厌烦这样的自己……”
(待续)
日期:2012-06-22 14:57:22
第四篇 平安双璧 之 光华物语
5.锦囚(1)
一双纤巧的手从薄紫色回菱纹的广袖中伸出来,于襟裳上无声地绞紧。
“若是愿意到宫里去辅佐中宫殿下,你私下写作物语,有损我名声这事情,倒可以不再计较。”藤原道长不急不缓的说完了,也不要她作答似的,只把眼光调转到轩台外的池水上去,任她百般无措。
这一主一客坐在土御门宅邸内的临水轩台上,池中水流潺湲,如孩童般轻声细语。凉风带着夏木的荫气浮动而来,摆在二人之间的几本书册被风扇动,四下里静谧,只听见书页扑簌簌地作响。
藤原宅邸内的姬妾都藏在北面殿舍的帘笼后,远远地看着他们的主人和那位女客,猜测着其身份来由。那女客约莫27、8岁的年纪,应该是一位少丨妇丨了,衣装上算不得富丽,连手中执的折扇也不过是市井上的平常货色。只是那女子脸庞颀长清瘦,眉眼间很有些不群的神色。
日期:2012-06-22 14:58:02
“大人,那物语不过是我无聊时候的闲笔,绝不敢有损大人的英名。”清瘦的女子抬起头来,一字一顿说得分明,“我方才说过了,那时候我丈夫亡故,我在家中无事可做,随便写了这无趣的东西……”
“无趣的东西?”道长偏过头来看她,“我可不觉是无趣的东西呢!你不知道,清凉殿中那些殿上人天天凑在一处,总要谈论这书中的故事,一个个眉飞色舞、有模有样的。他们都说,故事里面那位男子的便是我。”
“大人……”女子惶惑不安地垂下头。
藤原道长嘴角浮出怜惜似的一丝笑意,却怕被人瞧见,瞬息之间收回了。“你能写出这样好的东西,可见才学了得。我费了那么大辛苦找到你,就是要你进宫去辅佐中宫殿下,教她诗词文章,让她独占天皇的专宠。”“独占”二字,他说的极重。
停了停,他凑近了又低声道:“你不要像那个清少纳言,满腹才华,却是一副死脑筋。”
日期:2012-06-22 14:58:40
他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即使内心已经焦灼得近乎空洞,也不肯在脸上露出任何破绽。人都说,这平安王朝已经全数在他藤原道长的指掌中,一条天皇不过是任其摆布的偶人,只要他下手重一点,随时都能扼去他的性命。
不过藤原道长并不想如此。平安王朝已久无兵戈乱事,即使各地豪族暗中豢养兵马,万一他做出莽然之举,那些豪族未必不会借机挑起战事。倒不如就将这辉夜明珠一般的王朝握在手中,看着其光辉耀世,竟是比占领天下让人快意许多。
想要达到此等境界,凭他道长一人之力自然是不行的。可惜,他从小疼惜异常的彰子,如今却成了最让他手足无措的人。一条天皇比彰子年长7、8岁,却始终把彰子当个孩子一般对待——即使时有宣召侍寝或是赏赐,不过是恩泽均施的样子。
那还是彰子晋封中宫前的事情。那日,一条天皇在清凉殿设宴,后宫嫔妃与殿上公卿皆在座,道长自然在侧。天皇兴起,亲自吹了一段笛曲,席间众人无一不是屏息瞩目,唯独彰子不看。天皇问起,彰子不冷不热地答说:“欣赏笛子只需要听声音就好了,何必要看呢!”天皇一时无言,倒是身旁的公卿们忙着圆场,夸赞中宫明敏聪慧,旁人不及。道长面上不见情绪起伏,手心早出了一层薄汗。
日期:2012-06-22 14:59:19
在道长看来,无论相貌品行,彰子绝不输她的堂姐定子一分一毫,只是身边少了一个得力的辅佐之人。为了给彰子寻一个合适的女房,他费了多少工夫心力,却总不得满意的人选。原本属意的那位清少纳言已经是不知去向了,不过以他的本事,想把她找出来并非难事。只不过这位清少纳言十分固执,已是一心系在定子身上,大约不肯再在彰子身上用心的。
京畿内外的公卿之女,道长也命人一一寻访过了,那些女子的父兄为了讨好他,争相将女儿送去彰子的宫廷。只不过那些女子大多平平,不过是自小读了些诗书便以才女自居,到了彰子身边也不过是教些死板的诗歌学文,益发无用。
直到数月前,道长在殿上间候宣的时候,听说有一本物语十分有趣,有人甚至时时揣在怀里,在等待宣召的空隙拿出来看。道长让人找了来一读,果然风流婉转。听说物语的作者是名噪一时的儒学家藤原为时的女儿,且如今就住在京中,忙不迭地命人找了她来。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