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章节《利润,及其困局》中已经提及,由于社会各方对利润的追求超过了正常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必然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全体为了生存而放弃正常的道德伦理,做出越来越多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相反,位于强势地位的人群也会由于欲望越来越强,所谓的经济财富越来越多,而享受这种道德伦理突破而带来的欲望上的满足。
比如像卖淫嫖娼盛行、坑蒙拐骗偷屡禁不止、商人毫无诚信、为了利润物价暴涨、亲情因为金钱淡化冷漠、贪污腐败盛行、辛勤劳动的越来越少,投机取巧的越来越多,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越来越少,破坏地球破坏资源环境的情况越来越多,食品、药品让人放心的越来越少等等各种违背正常人类道德伦理的现象。
表面上看,都是由于一方或者多方没钱或者太有钱,总之是为了钱,不管是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利润也好,好吃懒做也罢,总之,突破了正常的道德伦理,而且是大规模的人群突破了道德伦理。
日期:2011-03-26 20:10:07
按照我们前一节的分析,这种突破了正常道德伦理的行为其实是的这部分人对其他社会群体的侵犯,应该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不是对这部分人破坏正常道德伦理的人做出惩罚,就会是大自然或者其他现象对整个社会群体的惩罚,乃至人类的整体毁灭。表现形式就会是各种紧缺资源环境对人类的惩罚,人类自己的内乱,疾病瘟疫等等。当然,我们在《利润,及其困局》中已经分析过,人口是一个很主要的方面,但是归根到底,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还是我们违背了我们的社会正常的道德伦理——节约,节欲,我们是为了利润,为了金钱,在整体的纵欲。
我们可以去分析目前整个一个社会的粮食产量,医疗药品数量,科技人员数量,教育机构的数量,住宅数量等等,结合我们地球上60亿人口的基本需求(我们按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者按照康乾盛世时期个人的消费水平进行统计,主要还是物资为主,不要牵涉到钱,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我们的社会财富供给能力是完全能够满足地球上这些人口的基本需求的。
这种情况的出路无非几条,回归道德传统,改变现代经济中的这种以欲望,纵欲为动机的社会推进方式,鼓励以爱等高尚情操作为社会动力机制,厉行节约,抛除个体之间的分别、对立、浪费等重复建设情况,爱护共同的资源环境,适度的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等。
日期:2011-03-27 12:33:06
第三节 未来动力机制中的爱与贪婪何去何从
人性中的爱和贪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矛盾的对立方,对一部分或自己的爱,必然会有对另外群体的贪婪或自私相对应,不然何以表现为爱,如果有人对大众与你的方式一样,我们也就不能从中得出有人对你是爱。当然,反过来如果你对大众是一样的标准,我们可以认为你的行为是无私,同样也可以称作为大爱。这种大爱或者无私,也可以说成为觉悟,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没有这一前提,也就不可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同样在各种宗教中提到的天堂,也是以这个大爱或无私为前提。
因此说要克服人性中的贪婪,同样也就需要克服人性中的爱的范围,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的处理社会事物中最高明的方式也就是类似无为的——遵循大道,也就是遵循宇宙中事物本来的规律,其次才是遵循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让我们这些有爱有贪婪的人去看,会得到的结论就会是老子的思想太过消极,有些明明可以改变的事物却不去阻滞、干涉或者改变。当然,像人类中的尊老爱幼等优良道德品行,其实也是符合大道的一种方式,只是实践中的履行与大道要求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像动物中母亲对幼体的抚养,等到幼体能够独立之后,母亲就不一定会再给其提供帮助,幼体必须自立自强,包括自生自灭,而我们人类却未必能够做得到,无形之中我们对幼体超额的关爱,就导致了我们在别处超过了道的标准额度的贪婪发生。
日期:2011-03-27 15:17:57
人类要想过上共产主义社会或者说宗教里描述的天堂式的生活,必须先具有大爱与无私的品德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动力机制必须是抛弃了贪婪与爱等动力机制,而是以大爱和无私,或者说崇高的觉悟为动力机制。
退而求其次,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就是在遵循人类目前高尚道德的基础之上进行社会经济运作,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存在适度的爱与贪婪,但是必须在一定的额度之内,我们的这个未来经济之路,就是讲的是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类似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步入真正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尤其是各方面的操作细节如何调整,西方有句名言:魔鬼就藏在细节里。细节处理的不好就会导致大的方向产生偏移,乃至错误,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宏观的构思,但是缺少的是细节的构思。
细节的调整将是一个非常复杂,同时也是非常专业,牵涉的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的文化制度和方式方法,同时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指导,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工作,也许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类似于文化制度方面推倒重建,需要大辩论,重新取舍,部分参考现在的一些文化制度。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将会对自己比较了解的一些方面进行重新的构思和调整,主要就是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一些经济制度,而遵循这些经济制度,本身就是在允许适度的贪婪,但是希望能够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入到操作的细节之中去。
日期:2011-03-27 18:16:20
第二章 遵循美好愿景的人类构思
第一节广覆盖、低标准的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遵循美好的人类道德传统,来为未来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构思,我们需要在各种社会制度中体现像尊老爱幼、公平公正等社会优良传统道德。其中具体体体现在经济学中的两大最基本任务,促进生产和搞好分配中,促进生产,目前的社会制度总体运行的非常的好,而且还有些过,我们可以借鉴现有的以贪婪为动机的现代经济制度,包括除银行系统意外的财务会计制度;而分配制度是需要大力修改的地方,原则就是用广覆盖、低标准的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保证社会最基本的分配权利,另外的财富分配以体现创造和劳动为主,具体就是多劳多得,贡献越大,财富分配越多。
广覆盖、低标准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主要是在社会失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福利住房保障制度、教育保障制度这三个领域,这些制度对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提供,只要你一出生就享有这方面的福利待遇。当然,其中的教育保障制度,对于未成年人,应该是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的,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最高标准。
日期:2011-03-28 18:44:37
比如中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当然具体的数额必须更加当时的社会购买力来确定,我提供的数据为2008年时的标准)
提供一个思路:养老保险补贴农民基本的肉、鱼、衣所需资金,结合农村的特点形成中国的农村养老解决方法。因为农村自己有地,自己有房,按照目前的农村特点,老人在蔬菜方面应该自己能够解决,而粮食可以考虑补贴一点、子女解决一点、自有土地租赁会有一部分,人均肉食5公斤/月,目前的市价20块,需要100块,鱼25块,衣服30块,其他45块,应该说200块/月,
当然也可以分档次60岁-65岁,66岁-70岁,71-75岁,75岁以上适当提高点差距。当然,随着国家能力的强大,可以逐步的提高标准。各种社会福利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程,慢慢提高觉悟,减少对货币分配的依赖,最终达到无需货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政府为每个老人建立帐户,直接拨到老人自己的帐户上。以上属于国家最基本的标准,个人如果退休以前有每年交养老金,还可以在这个标准之上享受自己缴纳那部分带来的投资回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