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未来之路》
第1节

作者: rodbin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3-11 10:43:00
  序
  接触经济,了解经济各个方面的理论,最初只是为了弄清楚一个事实,为什么有些人非常的勤奋,但是却一直非常的贫穷?这一违背了人类正常的道德伦理的现象为何会存在,在祖辈的传统教育中,辛勤劳动那是致富的必由之路,而辛勤劳动在与世隔绝的小农经济中那依然还是颠扑不破真理!这一现象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带着这份迷惑和对辛勤劳动者的感恩,以及年幼时得到的那些长辈辛勤劳动者无私的帮助,攀上了经济这艘大船一看究竟。

  我们现有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缤纷复杂,就算是大多数自称是经济学家的人都未能真正了解这个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更何况普通的劳动大众!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的虚拟财富已经超过500万亿美元,而整个世界每年的社会生产总值不到50万亿美元,你会做如何的思考?也就是说持有虚拟资产的这部分人群,自己不劳动,按照他们现在持有的财富能够连续消费掉这个世界所有的财富10年;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个世界的劳动者一年不劳动,所有的经济就将崩溃!

  在攀上这艘大船之后,借助现代的互联网,不断的吸收和的寻找,发现了船上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漏洞,这些问题和漏洞又直接关系到船能否安全的行驶、能否正确达到理想的彼岸、东西放在船上是否安全!比如,财务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骗局式的银行整体制度构思,经济制度与它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错误的劳动力价值定位,股票等虚拟资产对整个社会的危害等等。这得感谢母亲多年来的教诲,那看似没完没了的提醒,注意这、注意那、注意安全、注意各种隐患,不要忘记这、不要忘记那,从小就对危险源警惕极高,处处留心不要上当受骗,对所学过的知识必须彻底搞清,包括每一个细节,不然不放心,看似简单的东西,也必须彻底弄清整个逻辑和来源,学完之后别人的结论就不记得了,所有的新情况都必须从头分析起 ,现在回头想想,这是从细节上学会了我们优秀的哲学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感受到了西方的那句谚语,“魔鬼就藏在细节里”的真正含义。一个美好的宏观社会构思,像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如果在中间引入一些与其整体宏观构思不想融合的财务会计制度,这种微观的细节制度,而这个制度是所有的企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使用的评价标准。这种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矛盾将很难调和,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现有的经济各门学说,就其具体内容来说,感觉有部分的哲学、部分的生活常识、同时还有部分的扯淡,你要说他是科学,那还离得很远,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那样的精确,只能说是一个学科,可以部分的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如果将它作为最高指导思想,必然祸患无穷,毕竟涉及面太广,基础随时会变,如一味的固守理论,必然脱离实际,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经济学放在月球上,那它的理论还有多少是智慧,或者就是谬论。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人类的惰性和依赖性来促进生产,另外一个就是克服人类的贪婪,公平公正的搞好分配;当然,中间可能还有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点说就是使人主动的去生产我们所需的蛋糕,同时将蛋糕公平公正的分给每一个真正的需要者,同时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蛋糕制作原材料。
  因此,个人认为无常应该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性,所有的理论只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我们应该将人类美好的东西装进这套系统中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比如良好的道德体系、勤俭节约、保护自然、克制无穷的欲望等等,同时通过对理论的修正,来逐渐排除这套经济学及其所指导的社会经济体系所带给社会的不良的社会、自然现象等。书中会提出自己的经济整体构思包括部分的操作细节,当然会遵守人类美好的道德品质、节约、节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现有的很大一部分经济学成果等,具体的方向就是让我们的经济学中的分配制度细节与我们传统中美好的东西相结合,再结合人类伟大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

  当然,无常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特性,也就代表本书不会永恒不变,这需要大众的智慧,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完善,最后达到一个理想的社会指导理论。在各种教会的理论中都曾指出,有地狱和天堂之别,但天堂其实就是在人间,只是怎样找到天堂之门,个人认为一套遵守人类美好品德的经济理论就会是这个钥匙。而经济学最终的结局应该是,没有这一学科,只有大家美好的自觉遵守的行为,就像共产主义不需要货币一样,不需要经济学一样。

  在这里要感谢妻子和儿子家栋,以及广大在互联网上提供原始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朋友。
  日期:2011-03-11 11:10:56
  第一部分 经济与常识相背的问题集及未来构思
  一、房子的问题
  当一个社会面临很多纠结不清的经济现象时,按照当前的普通经济逻辑是不一定解释的通的。就像现在中国的经济现象,比如像房价,上海市区大约2万/平方,而2010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38元,对于普通一个三口之家,如果按70平米的房屋计算,普通一个家庭夫妻双方全部正常劳动,一个小孩,光房产一项就需要夫妻双方22年的全部收入,而对于人来说22年意味就下一代又可以结婚生子,也就是说,正常人光在房子上的投入就会占去他整个一生22年的收入来源,这还不包括家庭的吃、穿、医疗、养老、子女的教育和其他社会开资,因此,你如果将所有的社会正常开支全部统计入内,你会得到的结论是:在上海这样的中国城市,正常的人根本无法生存!

  而正常情况下一套70平米的房屋的建筑成本是多少呢?我们目前不考虑土地的因素,一个人自己在家里自己造,不找其他的人帮助,全部自己干,包括打基础、砌墙、扎钢筋、浇混凝土、买建筑材料、粉刷、装饰等一系列工作,在农村一个人全部自己动手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当然考虑到很多的材料是半成品、成品还有现成的电和机械等辅助工具,我们将这个时间扩大一倍,一个人自己动手一年时间可以建成70平米的房屋。按照现在的建筑成本1300元/平米,自己动手会建成跟别墅一个档次的房子。

  那么,一个用夫妻双方22年的劳动收入去交换一个人一年就能完成的工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就算再加入土地使用权等其他因素,也不至于相差得如此的离谱?这种现象它打破了市场经济的几个基本原理:分工提高了效率、市场是公平公正的、市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比小农经济更有效率……
  就从这样一个最普遍的经济社会现象,我们就能够看出我们的经济与我们的社会生存常识之间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偏离,或者说是错误。这可能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出在经济系统,包括现有的经济制度和理论,还有就是经济实践,另外一个就是出在社会生活常识;这个很显然不是常识的问题。
  二、一对夫妻所能养育小孩个数的问题
  据考证,宋代每个家庭约有子女5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考察18世纪中后期中国家庭成年子女数量,当时一夫一妻制家庭中,平均拥有成年儿子1.74个,成年女儿1.52个,合计3.26个。中国历史上家庭规模基本上是在5至6人,基本上是5.5人; 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家庭成员为3.44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