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在何方?---毕业8年一路跌跌撞撞》
第11节作者:
三十才闯荡 没办法,先用笤帚扫,尘土飞扬仿佛置身于水泥生产车间一般,灰尘直往鼻孔里钻,都不能张嘴,呼吸也有点困难。扫完了再擦,就这么干着。
还好,干到晚上10点时老板就让我们收工回去了,吩咐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星期六)接着干。很累,到了家洗头洗澡睡觉。
星期六又干到下午4点,终于把每个机房都打扫了一遍,每个人都象从土里面钻出来一样。有同事说,老板真会省钱,这么脏的活不请工人而让我们自己干。
旁边同事接过他的话说:这样累、脏、苦的活找工人低于100块一天根本没人干,我们十几个人就能省两三千块,每天我们十几个人吃饭200块,三天才600块。
以前在老家工作那些年,几乎从来没加过班,所以看到很多贴子中写到加班的情节时,我都没有体会,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加班的滋味这么痛苦,不仅剥夺了员工休息时间,还把人折磨得疲惫不堪。每月工资中的每一分钱,都凝结着自己的血汗!
听同事说,公司今年销售状况很好,全年已经完成接近一个亿的销售额了,总公司特别奖励了老板一台S80!
日期:2007-12-20 19:23:36
过了几天,老板对我做出了工作上的安排,让我跟着业务员小W学习跑业务,让他带带我。我听了很高兴,我终于开始步入正轨了。
小W负责下面一个县,下班时他叮嘱我,第二天要去县里,让我早上7点半赶到车站,我们在车站汇合。
之所以要7点半去车站,是因为到县里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县里赶到客户单位差不多9点,正好可以见到客户。冬天的季节里,一大清早的真不愿意从暖哄哄的被窝里爬起来。去县里的车20分钟一班,流水发车,有直达快车和慢车两种,间隔发车,慢车路上可以上下客,快车只要一个小时,舒适干净快捷,一点不觉得疲劳,赞一个先!
县里地方不大,我们一般都是步行去客户那,走走路也暖和,顺带算是锻炼身体。我身高腿长,走路算是很快的了,没想到小W拎着一个很重的装满资料的包走的比我还快,到底是年轻几岁!
到了客户那,他们讲的都是方言,我听不懂,自然也插不上话,只是保持着面带微笑的状态。不过,无论他们说什么,无非都是个沟通的过程,我只要知道做业务的流程就可以了,比如要跑哪些部门,要办哪些手续等等。
公司对于外出人员每天提供一顿午餐补助,6块钱的标准,6块钱现在只可以吃一个大碗拉面或者炒饭。吃了炒饭后,要等到下午一点半客户单位上班再去,我们就去书店看书。在书店里找了好久,竟然让我在一个书架的最底下发现了熊召政著的《张居正》,很是欣喜的从书架上取下来,坐在靠南的玻璃墙幕的地下。午后的阳光透进来,照的人昏昏欲睡,看了一会,我竟打起了瞌睡。
迷糊了一会,继续看书,不知不觉到了一点半,该走了,不舍地记下书页---49页,下次来接着看。
由于这几年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我们主要的客户对象都转向了开发商,对于这个客户群,我几乎没有好感。我也是一名空军,为买不起房而发愁,现在工作要面对他们,还真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下午去了两个开发商那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结束后回到城里,天也黑了,路上是拥堵的车流和下班的人群,一天的工作就这么结束了,算了下,这一天花在车上的时间包括坐公交超过了3个小时,以后每天都这样吗?我在想。
日期:2007-12-30 17:07:49
今天是元旦假期,早上睡到8:30,好舒服。去公司也算一个月了,工作基本上算融入了一半,自己还没有单独操作项目,只是知道了大概的流程。老板带着三名员工去那个因PX事件搞的沸沸扬扬的城市参加总公司的年会去了,公司里的员工显得精神状态特别轻松,小W是去那个城市中三名员工中的其中一个,因此这几天我就处在无事可做的状态,上班时候就在空闲的电脑上逛天涯,吼吼!一 个字“爽!
公司辞退了一名刚来一个月的员工,此人是做行政的,32岁,我和其聊过几次。第一次是我刚来的时候,先被安排在公司里熟悉公司情况,看见此人桌上放着一本陈安之的书,我拿起来翻了翻,他就和我搭话,问我有没有听过陈安之的讲座,我告诉他没听过。
他说: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听陈安之、余世维的讲座,听一节课2000块,我花在听讲座上的钱就有好几万了。
我说:现场的讲座我没听过,我只看过余在南京邮电学院那场的录象。
那几天他一直在做一份公司架构、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方面的文件。我发现他做事很慢,甚至有点拖沓,做个简单的WORD的文件一上午时间都没做好。
由于那几天整天呆公司里的男员工只有我和他,其他人员都每天出去,因此我们上会经常聊天,此人话很多,见到任何事情都要插话,别人说话时也喜欢参与其中,还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估计是很想早点和同事们都熟起来,不过效果好象不怎么样,大家最多是讲几句客套话。
过了几天后,我就到11楼的销售部去了,我发现此人吃饭的时候倒是蛮积极的,他的部门在13楼,每次我们在11楼等电梯时,他都已经到了电梯里,有时候已经到了楼下。这幢写字楼里公司很多,每次下班时乘电梯都要等个十分八分钟的,因此对于他的速度,大家都有点吃惊。公司里饭菜都放在锅里自己去盛,他盛的时候总是在别人前面,盛好多肉和菜,加上他的穿着,我推测他的经济条件很一般。
有一天中午吃完饭,他说他的卡是信用社的,附近没有信用社的ATM机,想问我借100块钱,我想,大家都是刚来,又不是很熟就问我借钱,于是告诉他我身上没带钱。对于别人向我借钱,我的原则是朋友才借,不是朋友的话我不会借多,最多借几百块,免得万一不还自己也不会损失太大,不熟的人我绝不会借钱。
我也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前几天,和部门的人比较熟了,才知道许多同事都在议论此人。他问一位阿姨借过一百块钱,阿姨的钱包里后来不见了500块钱。还向老板借了500块钱,又向一位同事借100,同事说身上只有50,他连这50块钱都借了。他还跟同事说上过MBA,可是这么多天大家就看他两件衣服翻来覆去的穿,一点不象有钱人的样子。而且从来没见他手机响过,公司要做通讯录,问了他号码,打过几次,传来的却是”你播打的用户已经停机“的声音。
就是这么一个人,满了一个月的时候被通知不用来了,除去还钱,还剩下350块。
想起老板开会时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能力差点还没关系,公司可以培养你一段时间,但人品如果不好,公司一定不会留你!
日期:2007-12-30 22:03:00
公司里都是NT当地人,我一个外乡人在这里也感到了一些郁闷的事情。一方面他们工作的时候互相之间说话都用方言,我听不懂,因此也就无法从他们的言谈中获取对我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把我当成他们中的一员,这点是我感觉出来的。中午他们经常不在公司吃饭而去外面吃,并不叫上我,我知道他们没有叫上我的必要,但在公司里大家一拥而去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感到现实中的冷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