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主席的人选,股东们倒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按照上级要求,这一岗位在企业内不能由股东和高层领导兼任,需要配备专职人员,哪里去找这样合适的专职人选呢?找出来的人选与股东们不能保持高度一致,不能算作“自己人”,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来一个“敌人”?起初,股东们讨论来,讨论去,始终还是坚持由俺来兼任,理由很简单,由俺出面挂帅,他们才真正放心,至于上面的要求,他们去通融一下,应该问题不大。俺拿出工作繁忙、上级不允许兼任等种种理由加以推脱,并积极推荐了几名基层职员供他们挑选定夺,股东们挑来挑去,也定不下一名完全放心的人选,情急之中,老板们的聪明才智再次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拜访熟悉的企业,取来“真经”之后,马上向俺直言:再也挑不出一个比你更合适的人选,这类职位,本来就只是挂名而已,用不着慎重其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按照其它企业的做法,给你加印一张名片,名片上只印“工会主席”,不印其它任何职务,专门用于应付和接待上级检查,马上就可以解决这个专职难题了。就这样,俺在不情不愿中捡到一个便宜,轻轻松松地戴上了主席的帽子。
按照政界要求,俺既然做上了这个逢场作戏的芝麻绿豆官,还是应该装模作样地有所作为,就应该按照上面的布置去完成一些“组织上”交待的具体工作,代表工会组织为员工做一些实事。
实事马上就来了,只是有些尴尬。员工的集体合同,以前由各部门、各车间主管作为乙方,俺代表公司作为甲方,双方各自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确认,可是,按照“组织上”新的要求,乙方必须由工会组织签署,于是,难题就摆在了俺的面前:俺总不能左手代表企业签字,右手又代表员工、代表工会签字吧!难堪之处,只好封官许愿,将那些部门领导、车间主管统统戴上一顶工会副主席、工会委员的帽子,这样一来,甲乙双方不费口舌,便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完成了合法的签字仪式!
午餐时间,一位车间主管当着众人神秘地向俺提出:“你能不能把你这主席的帽子让给我玩玩,给我戴上几天,以便于我代表员工和工会组织与你协商一下大家的工资问题,这样,也体现出工会组织发挥了实际作用啊”。
俺知道他在开玩笑,便皱了皱眉头,佯装严肃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装出生气的样子以同样的语气回敬:“这么容易就让给你,知道吗,俺八辈子烧高香,九辈子积大德,今生今世又当牛做马,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熬来个主席的帽子,戴上这个帽子,春风得意之中也才仅仅过了几天官瘾,轻而易举就让给你去‘玩玩’?别做梦了,组织上不答应,全体会员不同意!”。
车间主管似乎心有不甘,继续玩笑下去:“不是抢你的帽子,而是暂时相互交换,你先委屈一下,先做工会委员,我只做几天主席”。
看到这家伙玩性十足,公众场合,俺不想让大家扫兴,只得奉陪:“让你做了这个委员,已经是破格提拔了,不要得寸进尺啊,俺即使把帽子借给你,外面风大雨大,你也戴不安稳的,还是过几天安逸日子吧,不要以为戴上这顶帽子,就可以得道升天了,就可以来与俺平等协商工资了,别简单小看了这帽子背后的决定性力量,与虎谋皮,是有很大风险的,哪个民企老板能容忍工会成员与企业公开叫板?出现这类情况,企业不会走马换将?到时候,恐怕要涉及到饭碗问题了,俺设身处地为你着想,如果你不想以身饲虎,还是自己先委屈一点,再‘被代表’一次吧,让俺代表你,让俺同时以工会主席和企业管理者双重身份,自己与自己协商大家的工资,这样更容易统一认识,更容易解决问题啊”。
话题越来越严肃,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辛酸,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好在大家都是明白人,便没有继续深入探讨下去。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类岗位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只是一种心知肚明的、应付政界检查的摆设,工会负责人不充当资本方欺压员工的工具,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相当幸运了,达到理论与现实中的实质性规范,让工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可能还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眼下,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只能让自己更加失望。
日期:2011-7-23 7:21:00
【道与术系列27】领导的心事你应该懂
朋友聚会闲聊之中,一名来自国企的小伙子带着几分认真、几分抱怨的口气希望俺给他出出主意:“领导总是让我去给他干私活!可我不想干,该咋说,如何拒绝,如何解脱?何日才是尽头啊!”。
俺早年职业生涯的起步初期,曾有幸在国企混过几年,耳濡目染之间,对于其中的为官之道、生存之道略晓一二,便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虽然有些旁门左道的意味,但毕竟也属于客观现实,于是,便接过他的话题漫不经心地回应道:“实在不想干,那就收拾行李,准备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吧”。
小伙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这么严重吗?”。
俺郑重地告诉他:“在你们国有企业,确实有这么严重,通常情况下,领导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在工作之外安排你给他去干私活,一是对你的能力有信心,认为你能够帮助他干好这些私活,二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在看待,吩咐你做事用不着对你客气,选中你而不选择别人,是领导看得起你、把你当作亲信的一种外在表示,许多人想有这样的机会,也不容易得到,很简单的道理,领导要么对他们的能力不放心,要么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日常现象,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需要对方帮忙,有求于人的一方一般也是不会过多客气的,都是自己人,还客气什么?你现在的情况就属于同一个原理,想一想,你就明白了”。
小伙子先是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似乎还有更大的委屈:“给他自己家里帮忙也就算了,还得给他朋友帮忙做事,你看看,我上班在公司归他管,下班就归他家属和朋友管,好象整个人卖给他了,这样没完没了的,还让人活不?”。
俺笑了笑,启发他:“领导让你给他的朋友帮忙,说明了什么?动动脑子,好好想一想!”。
小伙子疑惑不解地望着俺,眼睛扑闪扑闪之中似乎吃力地沉思默想了半天,却还是悟不透其中的奥妙,两眼渐渐露出迷惘的神色,俺只得一一给他分析:“我们知道,平常的生活之中,每个人都有几个圈子,领导也不例外,我们就从这几个圈子说起:
第一是家庭、亲戚圈子,这是领导的最‘里层’,是领导的‘大后方’,领导让你给他干私活,说明他认可并在内心深处已经接收你进入他的‘里层’圈子,你可以堂而皇之地迈着‘正步’走进他的‘大后方’了,这样一来,你就有机会接触这个最‘里层’的人员,而这些人的亲属身份,注定了他们平时的言行对领导随时具有影响或支配作用,很多时候,这个圈子内某人的一条意见,一句评价,或者一个喜怒哀乐的眼神流露,也许就决定了领导对某件事情的处置态度,决定了某个下属的升迁或去留,许多人削尖脑袋想钻进这个圈子却不能进入,这种别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好事让你占了便宜,你还要抱怨?
第二是朋友、事业圈子,这是领导的‘核心圈子’,这个圈子内的所有人物,都是领导倚重的对象,或者是对领导的事业有帮助和支持的人物,或者是多年的事业伙伴,他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领导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参谋作用,领导让你给他的朋友干活,表面上是使用你这个义务劳动力,实际上,你往深处想一想,领导其实还有更多的义务劳动力可用,而他却不将别人用于这个圈子之内,偏偏选中你这个义务劳动力,说明他是允许你走近他的‘核心圈子’了,在这里,你可以充分运用领导的人脉资源去编织你未来的美好前景,似乎应该受宠若惊才对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