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移动”——日赚3亿的秘密》
第3节作者:
一家独大 第一、手机不是问题,一款适用于WCDMA的未阉割3G手机,价位大约在1000-2000元,大多数人都能承担的起,而TD和CDMA的专属手机也不会很贵,不然就等于将市场拱手让给联通!
第二、资费没问题,TD试商用的视频通话每分钟是4角钱,三家都进来后,这个价格还要继续大幅降低,用户也能用的起。
第三、问一下自己,会不会用3G,你的答案代表大多数人的答案。
(案例1完)
日期:2009-03-24 16:39:19
案例2:网络这个山头
2002年10月6日,在南海某海域,一艘遇难船只上的小胖子老板,拨打了“全球通”移动手机,终于看到了闻讯赶来的救援船只,在获救后,小胖子老板感动地说:“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
一个老板说出了一句经典广告语,真应该给他颁发一个最佳广告文案奖!
这段新闻在电视、报纸上广泛传播,大家都记住了一句话“关键时刻,信赖全球通”,信赖全球通什么?网络好!在大海上都有信号,这不是网络好吗!就这样,没花企业的一分钱,媒体就给移动作了大量的免费广告!
尝到甜头的中国移动开始挖掘此类“关键时刻”案例,无论是地震、海难等等,只要是用户遇到困难,移动帮助其克服的,都搜集起来,进行大量的宣传,可是宣传效果却没有第一次好。
日期:2009-03-24 16:40:27
1、找出企业的第一
为什么?可以做一个小试验:
询问一下周围的人,谁是中国第一个太空人?一般都能回答得出来“杨力伟”,但如果问谁是第二个太空人,虽然神州七号是08年刚刚发射的,大部分人都能回答不出来了。不信可以试试。这就是营销里面有个“第一法则”,在传播中只有“第一名”才能被记住,做品牌就要把的企业“第一”挖掘出来,猛宣传这一点。
企业找不到“第一”怎么办?那要学学冯巩了:“我就要和潘长江比个大,和一条腿的残废比劈叉,和美国总统比说中国话!”对于移动来说,“第一”很容易找到,因为参赛队员总共只有三个:移动联通小灵通。
移动选择的“第一”就是网络,在通信行业,网络就相当于产品质量!
找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移动并没有马上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网络到底是什么?”这个产品质量可是看不到摸不着啊,甚至弄不懂,很多人看到移动网络的宣传,都以为移动怎么还做宽带啊!
怎么让“网络”显性化,移动也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非要给这些答案打分的话,我是这样评价的:
答案1:从消费者使用感受进行宣传,“通话质量高、信号满格就是网络好,经常掉线、没信号就是网络不好”80分
答案2:从技术指标上进行宣传,强调移动网络大、基站数量多、覆盖率高等等,虽然消费者不懂技术,但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粗浅的理解一点。50分
答案3:纯粹王婆卖瓜的一厢情愿宣传,强势网络、精品网络、优势网络等等。20分
不管怎样,在移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消费者还是理解了什么是网络。
日期:2009-03-24 16:41:29
2、网络的最高、最远、最大和最小
在完成了一场全民的“网络”知识普及后,移动还有两道数学题要完成:
第一道就是如何求解“移动=网络好”。
还是使用那三板斧,“找第一”、“制造新闻事件”、“大规模宣传”。
首先,移动找到了全球第一高度珠穆朗玛峰,事件就是建设基站:
“2003年。是年5月,在纪念人类成功登顶珠峰50周年活动中,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将所属应急通信车,首次开到珠峰大本营地区,成功实现人类“彩信上珠峰”的梦想。
2005年8月18日13时,珠穆朗玛峰绒布寺(5100米)GSM永久基站成功开通,给前来观光探险的中外游客、登山运动者和科学考察者提供通信保障。
2007年11月13日,移动分别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地区5200米、5800米和6500米处建设基站。”
日期:2009-03-24 16:44:14
接着,移动又找到最远的地方“祖国的最南端西沙永兴岛”,同样还是建基站:
“2003年4月2日西沙的基站建成,完全覆盖永兴岛及附近1海里的海域,共有21个通话信道,可满足岛上500个用户的通信需求。服务内容可提供所有话音服务和部分数据业务,而西沙人尤其对实惠的短信业务感兴趣。”
移动还在寻找,这次找到最大的地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农村,够大吧!事件同样是建基站,这次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村村通工程”:最朴素的解释就是,为帮扶三农,移动在广大农村设立基站,让每个村都能用上移动电话,快速致富奔小康!村村通国家的系统工程,移动承担移动通信领域内的任务。
日期:2009-03-24 16:45:32
以上三个多少有点作形象工程,面对需求最大的城市,移动应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吧!这就是移动找到的“最小”通信盲点,这就是“通信扫盲工程”。越是小的地方最不容易做好,因为盲点太多,又太小!就等于大海捞针,还不是捞一根针,而是捞N多针!扫除盲点说起来容易,做到覆盖率100%是十分艰巨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所谓的扫盲只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口号。
移动用了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
作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再势如破竹解决整个问题!即使在最小的问题点上,仍然有“焦点”,那就是电梯间和地下停车场。这些都属于公众场所,且高端客户经常出入!
找到“焦点”,问题就好解决多了,毕竟砍倒一个大树比铲平一座森林容易的多!当一块小牌子“移动网络已覆盖本电梯”出现在消费者眼前的时候,移动网络好的印象再次加深了。
第二个是请客户帮忙,大海里有N多针,也有N多用户!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但发动群众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群众也会思考“移动不是说自己网络好吗!怎么也有信号差的地方?”如果大家都这么思考,移动多年来建立的网络好的声誉不就毁于一旦了吗!所以回过头来再看“扫盲工程”这几个字,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扫盲扫盲就是扫除盲点,用词十分贴切!
于是全国各省一场扫盲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但活动名称有很多不同:“网络挑刺”、“网络开放日”、“走进移动”等等,但是实质只有一个,就是邀请客户把信号差的地方发给移动公司。
就这样,移动网络征服了最高的地方、最远地地方,又给广大农民朋友送来“致富的好帮手”,接着又在扫除城市内的通信盲点,这么出色的解答了数学题,给个90分吧!如果你还不认为移动网络好,那接着往下看。
日期:2009-03-24 16:47:57
3、挤兑竞争对手
第二道题目就是求证“移动的网络>其他运营商网络”。
这道题可比上一道难多了!自己说自己的好,总归是自家的事,无伤大雅;要说对手比自己差,性质已经上升为“掐架”了,当然这是最俗的说法,商业词汇形容其为“非正当竞争”,如果对方告上法庭,轻者是恶意中伤,重者那就是毁谤啊!
最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投放与竞争对手相比较性质的广告。
此路不通,可以绕过去!中国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指好了一条名路,就是指桑骂槐,被列入36计之中,且屡试不爽。
移动2003年推出了一个30秒广告片“省钱篇”,就属于此类,精彩至极,简直将中华智慧发挥到极致!既然这么好,那就破一下例,在文档内插播一则广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