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11 10:58:25
图灵提出人工智能时才38岁,正处于他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巅峰,可谓春风得意,前途无限。然而,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最终却因为其性取向,饱受迫害。
图灵小时候极不合群,身边从来就没有什么朋友,直到16岁那年他认识了他的师兄克里斯托弗。克里斯托弗不仅与图灵兴趣相近,而且有着让图灵也为之折服的数学天赋。很快,图灵对克里斯托弗的感情已超越了一切友情,图灵也在那时开始发现自己喜欢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然而,克里斯托弗英年早逝,这对图灵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在那几年间,图灵常常写信给克里斯托弗的母亲,谈论到人死了精神会不会消失的问题,他认为克里斯托弗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他。
在布莱切利期间,图灵曾经与一位女同事Joan Clarke交往过一段时间,并发展到谈婚论嫁的阶段。然而到了最后时刻,图灵发现自己没办法自欺欺人,他向Joan坦诚了自己的性取向。两人最后成了好友,而图灵也再没有结交过任何女友。
1950年,图灵在曼彻斯特定居下来,并买了一所独立的房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图灵在一家电影院门口认识了一个名叫阿诺德.默里(Arnold Murray)的男子,几次约会后,两人很快便同居了。不过,这段感情却未能维持多久。一天夜里,图灵发现家中失窃,于是便报了警。警方调查后,发现作案者正是默里与另一名同谋,同时也揭露了图灵的同性恋行为。在当年的英国,同性恋是犯罪行为。图灵最后被控以“严重猥亵罪”(gross indecency)。图灵没有申辩,最终被定罪。他被逼作出选择:坐牢或实施荷尔蒙疗法。
图灵选择了注射荷尔蒙,并持续了一年时间。图灵生平热爱运动,还曾经是一位出色的马拉松运动员。他的马拉松最佳成绩是2小时46分03秒,还差点代表英国队参加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的中年壮汉,终究敌不过化学阉割的摧残,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令图灵身心俱毁。
1954年,终日郁郁寡欢的图灵被发现倒闭于家中的床上,枕边是一个咬了一口的浸过氰化钾的苹果。警方调查后,认为图灵死于自杀。不过图灵的母亲坚持认为图灵不会自杀,而是死于意外,因为图灵经常在家做化学实验,可能是手上沾了氰化钾没洗干净。还有人认为图灵是被谋杀的,下毒手的可能是冷战时期的敌对势力,甚至有可能是英国自己的情报部门,因为这个同性恋知道得太多了。
不管怎么样,图灵死于非命。那年,他才41岁。呜呼!
(有人认为苹果公司的标志是为了纪念图灵,是不是这样?我们后面谈到苹果公司的时候会说到。)
牛津大学数学家安德鲁.哈吉斯在《Alan Turing: The Enigma》一书中写到:“图灵似乎是上天派来的一个使者,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在人间留下了智慧和深邃的思想,后人将会为之思索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永远。”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上天派来的使者却在他的故乡英国一直背负着种种污名,为那些“英国绅士”们所不耻。反而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为了缅怀图灵的贡献,在1966年设立了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之称的图灵奖,专门表彰那些对计算机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2009年,经无数有识之士的努力争取,图灵的“罪行”在英国才最终得以昭雪。时任英国首相的布朗在《每日电讯报》撰文,正式代表政府向图灵道歉。2012年是图灵诞生100周年纪念,也是伦敦奥运会年,据闻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将向这位头顶“计算机理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两项桂冠的马拉松运动员致敬。
(115)
日期:2012-06-12 14:14:40
我们回到布莱切利庄园吧。
话说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了英格玛之后,很快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从1941年起,布莱切利开始截获到一种全新的信号,这种信号不再使用摩斯电码传送,而是换成了电传打字。不久后,英国的情报机构终于知道这是德国使用新式的电传加密机——洛仑兹(Lorenz)进行加密的信号。洛仑兹可以看成是英格玛的豪华变态升级版,它使用两次加密,12个转子可以产生1600万亿种不同的密钥序列。英国人把这套加密系统称之为“金枪鱼”(Tunny),由于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密码算法,加上连洛仑兹长什么模样都没见过,布莱切利庄园一时间拿这条金枪鱼毫无办法。
洛仑兹在整个第三帝国只部署了30台左右,但他却构筑了德军的指挥中枢。这对盟军而言,意味着一旦破译了洛仑兹,就能获取德军的全盘动向。因此,尽管眼下仍对它束手无策,但布莱切利仍想尽一切办法,密切监视着这条肥美的“金枪鱼”的一举一动。
最终找到抓住这条“金枪鱼”的方法是年仅24岁的数学家威廉.图特(William Tutte)。
图特刚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便被招募到布莱切利庄园。布莱切利原来打算让他加入英格玛破译小组,但他却未能通过他的师兄图灵的面试。于是,图特便转而加入到正在想方设法破译洛仑兹的研究小组。
1941年8月30日,布莱切利截获一条4500字节的使用洛仑兹加密的电文,电文由雅典发往维也纳,但由于维也纳的接收方未能完整接到这条电文,便使用明文要求发送方重发(第一个错误)。于是发送方在没有变更密钥的情况下又重发了一次(第二个错误),但这次发送的电报使用了部分缩写,因此只有4000个字节(第三个错误)。英国人一直在等德军犯错,但没想到竟一下子等来三个错误。
刚刚加入布莱切利的新人图特收下了这份德国人送来的大礼,经过对两次电文的比对分析,图特成功破解了洛仑兹的加密原理和结构,并研究出破译这种密码的数学方法。从此,德国的指挥系统就彻底暴露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我们无法评估图特的贡献对于二战的胜利起了多大的作用,他的功绩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人知。二战后,图特移民加拿大,当了一名数学教授。他因为在教学上的贡献(而不是密码破译上的贡献)获颁“加拿大勋章”,但却从未被他的故乡英国表彰过。
图特为破解洛仑兹找到了方法,不过这与破解英格玛一样,光知道方法并不够,还得有强大的破译工具才行。要对付这条“金枪鱼”,Bombe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接下来,就是“巨像”(Colossus)计算机的show time了。
“巨像”计算机的设计者汤米.佛洛亚斯(Tommy Flowers)出生于伦敦东部的贫民区,尽管高中时成绩优秀,但他还是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尽快就业以帮补家计。佛洛亚斯当过一段时间工机修学徒,后来靠读夜校取得了伦敦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30年,25岁佛洛亚斯加入了位于伦敦西北部的英国邮政研究所,成了一名机电工程师。
战时,佛洛亚斯被抽调到布莱切利庄园,曾经担任过图灵的助手。1942年,图灵被派往美国协助美国海军建造Bombe,临走前向洛仑兹的破译小组推荐了佛洛亚斯。
(116)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