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那些女子心中的秘密》
第11节

作者: 天池洼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宇文招和庾信交往甚密,诗酒唱和。在这样的氛围的氛围里,公主自然受了不少影响。悠闲安逸的生活就这样继续了十几年。
  十几年里,北周灭掉北齐,政权逐渐稳固,为平突厥,定江南做好了准备。可是就在出征的前夕,年仅35岁的北周武帝不幸病逝。宇文邕死后,长子宇文赟即位,称宣帝。即位后的他沉湎酒色,大肆装饰宫殿,漤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579年宣帝禅位于长子宇文阐,是为静帝。
  没了武帝的北周,也就没了统一天下的勇气与实力。甚至连出征的念头都不敢有。所以,当突厥佗钵可汗派使节来求婚时,宣帝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地答应了。和亲的对象,他选中了自己的堂妹——才貌出众的千金公主。
  饱读诗书的公主知道嫁到番邦和亲对她意味着什么。年代较为久远的王昭君,十六国时的东平公主、西平公主、乐浪公主,北魏的始平公主、武威公主、兰陵公主,她们的命运都一一摆在面前。
  然而这是王命,怎么能够违抗?
  既然一个人的牺牲可以换来整个国家的和平与安宁,那就去吧。

  年仅初笄的公主终于鼓起了勇气下定了决心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喜出望外的消息:他钵可汗死了。
  求婚的人都已不在,和亲的事也就应该搁下了吧。公主天真的想。可是,她不知道突厥的习俗。在哪里,前一个可汗去世后,他的妻子、嫔妃是要嫁给继任的可汗的。
  佗钵可汗死后,继位的是沙钵略可汗,他叫摄图。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突摄图的使者们浩浩荡荡一路欢歌来到了长安。
  面对意外,她惊呆了。原来,和亲对象不是哪个人,而是那个位子。不管谁在突厥的位子上坐着,她就必须嫁过去,从此家国万里,不能回头。还没来得及恨自己的堂兄,花轿就已经抬到了门前。
  走进这样的花轿,需要多大的勇气?

  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探春,精明强干,连王夫人、凤姐都要让她三分。纵是胸襟如她,在远嫁之前,仍旧免不了一番泣血的道别: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一部《红楼梦》,能引人共鸣的地方不少。晴雯的死,黛玉的葬花以及香消玉殒,凤姐的抛尸荒野,我都没有流泪,唯独在探春走进花轿之前,悲恸欲绝的探春,加上这一段词曲,使我撕心裂肺的疼。

  从小就害怕黄昏,特别是周日。因为过了这晚,烟花冷却,亲友散去,第二天开始的就是不一样的生活。而她,过了今天,开始的却是别样的人生。
  公主含泪告别父母,今后,不要再相互牵挂。分隔天涯,我们还是各自保平安吧。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这最简单的心愿,命运都不能满足她。公主出嫁后一年,公元581年,身兼丞相和国丈的杨坚毒死7岁的宇文阐,篡位称帝,建立了隋朝。
  隋朝的建立和宋朝的建立有很大的相似,都是朝臣擅权篡位,都是篡的周朝(一个是北周,一个是后周),都是在频繁的朝代更替之后取得全国的统一。连他们最好的对手也都风流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南朝陈的陈后主陈叔宝,一个是南唐李后主李煜。唯一不同的是,赵匡胤保全了后周柴家。并赐给一块免死铁券,而杨坚绝情,他把北周的宇文氏灭了族。有时候我想,大宋能在艰难困苦中持续三百多年,隋朝却由强盛急剧而衰,是不是一种因果报应。

  日期:2011-04-13 15:04:44
  如果是的话,那么千金公主只恨这报应来得太晚。
  整个家族被杀害的噩耗传来,公主晕倒在地。对于她,既然不能和父母兄弟朝夕相伴,各自都能求个平安就已足够。世事无情,如今整个家族竟然只剩下了她一个。心里唯一的温暖,唯一的支撑,突然间烟消云散。此时的她才不过是一个仅仅二十岁的女子,没有家园、没有故国,以后的日子让她靠什么而活?
  当她悠悠地醒来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报仇。
  杨坚,你可以灭掉我的国家,但不可以杀害我的家人,一个都不可以。

  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较弱的千金小姐,心智开始成熟,城府开始深藏。单单靠她一个女子,无论如何是动不了杨坚一丝一毫,但是她有丈夫,一个手握重兵可以征伐天下的丈夫。在公主的劝说之下,摄图决定攻打隋朝:“我周家亲也,今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复何面目见可贺敦乎?”
  可贺敦就是突厥的妻子。
  刚刚建立的隋朝,政局不稳,兵力不强,不敢正面相敌。然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一定必须在战场上。长孙晟辅佐杨坚,用反间计挑起了突厥内部的矛盾。
  知道长孙晟的人不多,可是他有一对好儿女——唐太宗时期的长孙皇后和宰相长孙无忌。两年前,公主出嫁之时,他是副使,摄图和他“每共游猎,留之竟岁”。可是就是他,用计谋击退了摄图的进攻。
  公主的第一次复仇以失败告终。为了不使摄图和他的兄弟们互相残杀、稳固摄图在突厥的地位,万般无奈之下,她不得不先把自己的国恨家仇放在一边,向当年把自己推到突厥的杨坚上表,忍受着心理对自己巨大的谴责,请求改姓,成为杨坚的女儿。
  杨坚自知还没有攻打突厥的实力,欣然许之,封她为“大义公主”,赞扬她为了国家大义而做的事情。然而,这不是他对公主的怜爱与悲悯,只不过是他安定突厥的政治手段而已。
  两国修好,往来不断,换得片刻的安宁。杨坚派遣长孙晟作为虞庆则的副使,再一次来到突厥,见到了公主。他们这次来,除了宣布杨坚认公主为义女的圣旨之外,还带了一座精美的屏风送给公主。这座屏风是杨坚灭掉南陈,从陈叔宝的宫殿里发现的。

  目睹南陈旧物,伤的却是北周的亡国之痛。怀着满怀悲愤,公主在在屏风上题了一首诗: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但无乐,弦歌诓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中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虏廷到底指谁,难以确认。杨坚见了这首诗,却是极不痛快,心中认定了是指隋朝,原来,貌似软弱的公主,一直都把他看做篡位的乱臣贼子。因此这首诗坚定了杨坚杀公主的决心。
  开皇七年,沙钵略可汗病死,其子处罗侯继位为莫何可汗。公主自然成了莫何可汗的妻子。但是第二年,莫何可汗就在出征中战死。其兄雍虞闾继位为都蓝可汗之后,公主又嫁给了都蓝可汗。

  不管丈夫是谁,生活如何,千金公主都不能忘记国恨家仇。她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挑起突厥和隋朝的战争。
  六年后,有一个叫杨钦的人来到突厥,似乎给了她一线希望。
  杨钦声称彭国公刘昶,及其妻宇文氏女谋欲反隋,特意来告诉公主,请突厥发兵扰边,以便里应外合。公主信以为真,说服了都蓝可汗,战火又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