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06 08:50:29
在陈胜、吴广的影响下,各地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在这些义军中,有一支最终掀翻大秦帝国的义军诞生了。
楚国名将项燕虽然早已战死,但是项燕的后人不仅健在,复兴楚国的梦想他们从不曾丢掉过,现在项家后人在陈胜、吴广的影响下,也以很巧妙、很省力、很突然的方式发起了反秦起义之举。
项燕的儿子项梁,项燕的孙子、项梁的侄子项羽在会稽郡(今江南的江浙地区)以项梁的谋略、项羽的勇猛突然发动了起义,这一细节我们后文叙说,现在需要先交代一下另一路很不起眼、结果却很辉煌的义军队伍。
在另一个为秦始皇修墓的引爆点上,历史故事与陈胜、吴广起义如出一辙。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身为大秦帝国泗水亭长的刘邦,奉命护送送一批囚徒上骊山去劳动改造,但恰巧也赶上了陈胜、吴广出发时的那个要命的雨季。
都是雨季惹的祸,相同的雨季、相同的尴尬绝路,但是刘邦却做出了与陈胜、吴广大不相同的决定:放了囚徒、各自逃命吧,天下如此之大,应该能藏得下我刘邦的。
陈胜、吴广起义是为了活命,刘邦解散了囚徒,躲进了芒砀山也是为了活命,保住性命、伺机而动,这是刘邦最初最朴素的决定,然而,也正是这一朴素的决定,让其能轻松出山举事,因为大秦帝国的目光正聚焦于大泽乡的陈胜和吴广。
当躲进了山中的刘邦听说大泽乡有人扯起了旗帜开始玩命这一惊天喜讯之后,他敏感地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日期:2012-06-07 08:50:06
当躲进了山中的刘邦听说大泽乡有人扯起了旗帜开始玩命这一惊天喜讯之后,他敏感地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出山后的刘邦顺时、顺势地拉起了革命队伍,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去了。
陈胜、吴广起义之时是以项燕为精神领袖,以秦太子扶苏为馅饼,撼动了天下人心,撬动了大秦帝国的墙角。
应该说,陈胜、吴广的这两面旗帜已经很是鲜明了,但是根基薄弱的刘邦举旗造反之时却打出了更为厉害的一面旗帜。
颇具谋略的刘邦为自己策划了一则非常美丽的神话故事。
以至于数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该神话故事依旧深入人心,并给予了我们一个基础性的历史影像:斩蛇起义!
在刘邦遣散了前往骊山修墓的囚徒之后,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刘邦“无私”的遣散行为所感动选择了留下来,甘心情愿跟着刘邦混。
自从遣散囚徒的那一刻开始,刘邦就荣登大秦帝国黑名单,成为了朝廷的通缉要犯,就在刘邦领着这帮人逃命的途中,一条大蛇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当这一“险情”汇报到了带头大哥刘邦这里之后,身为带头大哥的刘邦拔剑冲上前去以最简单的形式料理了这一“险情”——将蛇砍死。
更为玄幻的事情是,在斩蛇之后逃亡的途中,刘邦一行再次遭遇了“险情”:一老妇挡道哭泣,不肯为刘邦让道。
当身为带头大哥的刘邦试着去询问老妇为何如此时,老妇哭诉着给刘邦讲了一则凄美的故事。
老妇告诉刘邦,自己的儿子原本是仙界白帝之子,化为了一条大蛇,但是却被人给杀了,杀蛇人不是别人,而是赤帝的儿子。
就在刘邦惊讶之际,老妇化成了一阵风,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故事讲完了,刘邦用这则美丽的神话故事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最为神奇的标签:赤帝之子。
直到几百年之后,希望王朝灭亡之时,刘邦所策划的这则神话故事还被西汉王朝的掘墓人王莽借用过。
借助着这一则神奇的故事,刘邦很巧妙地竖起了造反大旗:我是赤帝的儿子,受命前来灭秦拯救天下苍生的。
刘邦所精心策划的这一包装带来了轰动性的效应,“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沛县的子弟听说了这则故事之后,都希望跟随刘邦)”。
即便如此,在雨后春笋般的起义军中,刘邦的这一支队伍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而其时扛旗的义军队伍是大红大紫的、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张楚”义军。
一双紧盯局势伺机而动的眼睛、一场美丽的策划、一条漫漫不归路的起点,这就是刘邦的起始,历史给了他机会,他留下来了,留在了帝国的封建历史上。
属于刘邦的那条路还很漫长,斩蛇起义后的刘邦一定不曾预料到,天下义军虽多,局势却迅速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