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崩溃——哈布斯堡的徘徊与没落》
第7节

作者: 南阳太守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四、其他欧洲国家——其统治者往往名义上承认皇帝的至高地位,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包括法兰西、英格兰、瑞典、西班牙。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实有版图里,实际上只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而第三类和第四类的国家也正是由于貌合神离的关系,这些国家往往会干预德意志事务。另外匈牙利对帝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臣属地位,到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时期正是被看作是帝国之外的家族领地,意大利诸小国有些属于帝国,有些则独立性较强——如威尼斯。
  红胡子腓特烈巴巴罗萨死后,与西西里康斯坦茨公主结为连理的亨利六世成为帝国皇位继承人,他统一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正当霍亨斯陶芬的阴影从北部和南部笼罩着教皇的统治区域时,亨利六世驾崩,一年后王后也撒手人寰,只留下一个年仅4岁的后来被称作腓特烈二世的幼子。
  史上赫赫有名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成为蹒跚学步的腓特烈二世的监护人,但腓特烈成长到成年时间还很漫长,帝国需要一个临时的国王。德意志一些诸侯们支持亨利六世的兄弟士瓦本的菲利普,而另一些人则推举韦尔夫家族狮子亨利之子奥托四世,最后英诺森因韦尔夫家族开出的价码更高而将霍亨斯陶芬的对手奥托四世推上王位。

  1198年,奥托在亚琛加冕,这个英国狮心王理查的外甥第一次让韦尔夫家族登上了德意志王位。但他犯了一个和霍亨斯陶芬家族同样的错误——他又将军队开进意大利,企图入侵腓特烈的两西西里王国,这引起了教皇的反感。英诺森是小腓特烈的保护人,他从道义上感到自己必须承担这一责任,而小腓特烈此时也已经成年。
  1212年,腓特烈二世在美因茨登基,奥托四世拒绝退位,德意志陷入内战。奥托四世获得英国的支持,腓特烈则获得了教皇和英国的对手——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的支持。内战直至1214年的7月才有了结果,法国在布维讷战役中击败英国—韦尔夫联军,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王室传承终于得到真正的修补。但某种意义上说,是法王菲利普?奥古斯都将坠落的德意志帝国之鹰捡了起来,送给了腓特烈。英法两国虽名义上尊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地位,却也借此开启了外国不断介入德意志内部事务的大门。

  不过,腓特烈二世在史上确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帝王,统治时间也很长(1212-1250)。教皇英诺森三世死后,腓特烈一生都在藐视教廷权威的生涯中度过。他宣称自己将捍卫基督教,夺取“圣地”。但当新教皇格里高利九世派他出征的时候,他迟迟不发兵,教皇便以开除教籍的方式对他进行惩罚。可次年,他却在无视教皇的命令下重新集结十字军开往圣城。在那里,他和伊斯兰的苏丹进行谈判。苏丹王同意把耶路撒冷交给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也允许穆斯林来这儿朝圣,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再次共用耶稣撒冷圣城。人们从未想过,圣地耶路撒冷居然可以不经战争,就可以从“异教徒”手里夺回来。对此,教皇无可奈何,只得承认腓特烈二世的成就,取消破门律。但他又因其他事情不断冒犯教皇的权威,致使教皇在1227-1250年间一共4次将其逐出教门。

  腓特烈二世对德意志王国不冷不热,这个从小生活在西西里王国的帝国皇帝,在其37年的皇帝生涯中,只有9年呆在德意志,其中有6年时间还是在他25岁以前,所以他基本是一个意大利人。他的先人们追求意大利是为了确保德意志帝国,但他却利用德意志这块基地来加强他的西西里王国。为了得到德意志诸侯的支持,他不惜向诸侯贩卖无限制的政治权力。1232年,他颁布了《诸侯自由宪章》,这个文件使德意志贵族成了自己领地内法庭的唯一仲裁者,各邦诸侯也被正式称为“邦君”,关税权、开办市集权、铸币权相继归入诸侯封建主手里。全权委托治理最终破坏了德意志国王的统治根基,皇帝的直辖权渐渐只陷于狭小的皇室领地和直属城市。德意志成了诸侯们的德意志,德意志王国渐渐在“罗马帝国”的重压下陷入崩溃的境地。

  腓特烈二世1250年突然死去,继承王位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在德意志贵族排挤下,放弃德意志,专心西西里事务。仅仅四年,他又患流感死去。其子康拉丁在与法国昂儒公爵查理的争斗中,逃跑被俘,在那不勒斯的闹市区被当中处决,霍亨斯陶芬王朝走到了尽头。
  似乎,“罗马帝国”也应该灭亡了,但是它没有消灭,而是延长了600多年,直至拿破仑的出现。未来的600年,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兴起,民族国家纷纷继立,而德意志为了帝国的荣誉,失却了政治一统和成立民族君主国的魄力。日耳曼人将继续把他们君主的双重性混淆着,占有帝号似乎使他们始终高于欧洲其他各族人民,以至于一个德意志国王如果要保持王位,就必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实际上,康拉德四世死去的那一年,帝国就陷入了混乱。1254-1273年是帝国的“大空位”,后世诗人席勒称“没有皇帝的恐怖时期”。先是荷兰的威廉得到了莱茵同盟的支持,企图对德意志行使统治。但威廉在1256年阵亡死后,莱茵同盟便宣称,在推选出一位合适国王之前,他们自行其是。
  1257年的选举会议,只有少数几个诸侯参加。他们是:美因茨、特里尔、科隆三位大主教和世俗诸侯波西米亚国王、莱茵边疆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科隆大主教劝告他的同僚们要选择一个富裕足以配得上皇帝称号的人,而不要选择强大而使选侯们害怕的人,并且还禁止这个被选择的君王拥有世袭继承的权力。
  英国国王约翰的次子、腓特烈二世的女婿康沃尔公爵理查被美因茨推选出来,他获得了4票,前往德意志,加冕于亚琛。但是有3个选侯发现自己所接受的贿赂比其他选侯所受的贿赂少些,便忿忿地与理查决裂,选举愿意支付更多金钱的卡斯蒂利亚(即西班牙)的阿方索为帝。但卡斯蒂利亚贵族的阻挠使阿方索无法离开自己的王国去德意志接受王位,他除了不时发布一些诏谕以外,并不关心德意志事务。理查虽在德意志呆了四年,但当他的哥哥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受到蒙特福德为首的男爵们的强力挑战时,理查便一去不复返了。

  德意志的混乱让教皇的赋税收入受到损害,没有公共法律,没有裁判法庭,重新选举一个国王(皇帝)——合法政府的化身似乎是唯一的办法了。于是教皇对选侯们说,如果选侯们不重新选出一个皇帝的话,他将选择一个皇帝。
  1273年,55岁的鲁道夫被推选为德意志国王,而他,来自德意志的西南——哈布斯堡家族。
  日期:2012-05-25 08:17:37
  第二章 奠基时代
  1、哈布斯堡、巴奔堡与奥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的远祖乃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尔高。1020年,斯特拉斯堡主教威纳尔和拉德波特在此地建立了城堡,所以家族以城堡为名。城堡名是Habichtsburg,后来演化为Habsburg,即哈布斯堡。哈布斯堡家族的特征是长着比刘德华还要夸张的鹰钩鼻子,所以给城堡取名为鹰堡可能是源自于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