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崩溃——哈布斯堡的徘徊与没落》
第5节

作者: 南阳太守_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当教皇在为腓特烈加冕后坚持要腓特烈按照惯例为他牵马、扶镫时,腓特烈勃然大怒。在教皇看来,腓特烈的皇冠和帝国都得益于对教廷的谦恭;而腓特烈一直认为自己的王权直接来自于上帝。双方矛盾越来越升级,罗马人朝腓特烈唾弃,而腓特烈更浑,他直接把庆典会场变成了屠宰场,命骑士们一下杀了近千人。最终为了表示帝国的“神圣性”、皇权直接来源于上帝,腓特烈特意在“罗马帝国”前面加上“神圣”两字,至此“神圣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呼在历史上正式确立下来。

  巴巴罗萨所到之处,望风逃窜归降者有之,宁死不屈对抗者有之。对于前者,他命令降者放弃自己的所有权利,关税、赋税的征收权,渔业、盐业和矿山的收益权,货币铸造权以及城市总督权都划归腓特烈所有;对于后者,巴巴罗萨还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酷刑,极尽折磨之能事。米兰是意大利的一座大城,那里的反抗最为激烈,攻下米兰后,他对全城进行大屠杀,并放火烧掉所有建筑。

  意大利人对他深恶痛绝,米兰逃出来的男人们自发组织成“死亡兵团”,并联合北意大利城市结成伦巴德城市同盟。令人惊讶的是,教皇也参加进来(此前的历史,我们知道教皇总是请求德意志国王来意大利解救伦巴德人的进攻)。
  1176年5月的一天,小镇莱尼亚诺,一万六千人对八千人,市民组成的伦巴德军在人数上是皇帝军队的一倍,他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电影《巴尔巴罗萨》主要就是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这个战役让巴巴罗萨名誉扫地,独立的市民军队首次战胜了皇帝的骑士军队。城市从此真正有了独立权,为以后发展商品经济、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甚至文艺复兴都扫除了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在与教皇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巴巴罗萨最后竟然屈辱地吻了教皇的脚。

  回到德意志,巴巴罗萨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身上。此前狮子亨利不仅不出兵,甚至连大子儿也不掏一个,反而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易北河以东的土地。因此狮子亨利被剥夺了所有封地,不得不逃到岳父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那里。
  实际上狮子亨利大大扩展了德意志王国的地盘,他越过易北河,侵入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开启了德意志东部拓殖运动的序幕,此后的百年勃兰登堡、普鲁士、波西米亚相继进入帝国版图,逐渐改变了德意志西部和西南部作为政治重心的局面。他还营建了未来在德意志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吕贝克、不伦瑞克和慕尼黑。

  那么腓特烈为什么一定要征服意大利?原因有三:
  一、如果神圣罗马帝国不具空名的话,就必须占有意大利,意大利是原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只有统辖罗马城,才能打击教皇的权势;
  二、意大利北部地区总是闹独立,闹分裂,非武力手段不能解决。而加封皇帝帝冕,非经这里不可;
  三、意大利经济发达,城市富有,其财力可以维持雇佣军队,不受极不可靠的德意志封建主们的“兵援“挟制。
  但是兵败如山倒,莱尼亚诺一役,皇帝势力受到极大削弱。虽然他惩治了狮子亨利,但德意志更多的亨利们已经因腓特烈长期忽视德意志内部事务而发展为独立政治体。但是,巴巴罗萨仍通过儿子的婚姻关系取得了西西里,帝国的重心仍旧朝意大利政策倾斜,他处心积虑地要从南、北两个方向包围教皇和意大利城市,挽回面子。
  这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1189年,巴巴罗萨与狮心王理查一世和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进行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时运不济,途径小亚细亚的萨列法河,意外溺死,没有能够到达圣地耶路撒冷。

  后来德意志人将他的故事演绎的神乎其神,说他没有死,说他到了图林根,至今那里还有他的巨型山体雕像。德意志人普遍相信将来有一天他会在正义的复仇中回来迎接基督教的千年。750后,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的规模空前大作战便以“巴巴罗萨”命名,他冀图用德意志人史上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来唤起对“千年帝国”的希冀。

  日期:2012-5-22 12:52:00
  7、十字军东征
  巴巴罗萨能够参加十字军东征,实际是受教皇委托。此前英法正在进行战争,大主教提尔受教皇之名前来调节,当场两国的很多贵族就拿起了十字架,停止英法两国的战争。与巴巴罗萨兵分两路进行东征。可见教皇的号召力在中世纪的欧洲到了什么地步,教权已经高过皇权。
  那么十字军东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长达200年多次对东方用兵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首倡者是前面提到的格里高利七世。在1071年之前,耶路撒冷虽然在阿拉伯人手中,但阿拉伯人对基督徒到此城的朝拜并不阻拦。只是到赛尔柱突厥人占领耶路撒冷后,基督徒的朝觐活动才受到了阻碍。所以格里高利七世积极与东部拜占庭帝国皇帝联系,无奈格里高利七世要与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进行斗争,东征的事情便搁置下来。

  1091年,一支突厥人准备进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危在旦夕。走投无路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拜占廷帝国的困境,终于成为西欧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会上他做了这样的动员令:
  “上帝的众子们啊……你们必须去救援那些住在东方的兄弟们,因为他们正迫切地期望你们的援助,而且也时刻在祈求你们的援助。正如你们中间很多人都已经知道,突厥人已向他们发起进攻……正在上帝的国度中大肆蹂躏。如果你们容许他们这样继续下去而不加以干涉和遏止,那他们会更猖獗地伸展魔掌,加在更多的上帝的忠仆身上。

  “由于这个原故,我现在恳求你们;不,不是我,乃是主在恳求;我只是作为基督的使者督促一切等级的人,骑士、步兵、富人、穷人,都必须迅速起来,及时地给与基督教徒以援救,将这个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乌尔班二世说基督徒们之间无论有多大矛盾,都不要再争斗下去了,而要联合起来共同去和那些不信上帝的人战斗。他还承诺,只要他们为了上帝的事业而牺牲,他们的一切罪孽立即就会得到赦免。就算是强盗也算在内。
  教皇的话,从直接原因上能够说的通,但等到耶路撒冷回到阿拉伯人手中、阿拉伯人也允许基督徒朝拜的时候,战斗的性质便走了样。
  比如巴巴罗萨参加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伊斯兰首领便是埃及君主萨拉丁,他就是一位非常有风度的将领。不仅在战时道义上始终站在“圣战”的制高点上,而且战争胜利也不允许基督徒以后仍然可以来耶路撒冷朝圣。红胡子腓特烈、法国狐狸腓力?奥古都斯、骑士之花狮心王理查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但巴巴罗萨溺死于水中,法王因与英王半路内斗而班师回朝,狮心王理查孤木难支,撤军回英,没想到中途被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俘虏。闹出笑话。

  八次十字军东征总体上是失败的。连恩格斯都这样说:“在十字军远征期间,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
  但十字军东征影响深远。
  对穆斯林而言,他们遭到了劫掠,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留下了对基督教不好的记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