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经理职场笔记》
第37节

作者: 骑着熊猫去旅行
收藏本书TXT下载
  能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是董事长对我能力的信任和支持,当然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我在入职这一个月里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一些枝节,更多的是在董事长面前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民营企业老板就是一切,首先得取得老板的认可和信任,接下来更多是我能否带领好人力资源部这个团队,展现自己管理能力的考验还在后面。
  日期:2010-11-15 11:46:59

   任命文件今天一早就发了下来,我也正式履行安伊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职责,我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动员大家整理办公环境。
  人力资源部原来的办公桌呈正方形摆设,大家围绕在一起办公,整体看起来不美观、也不整洁,我提议把办公桌靠墙摆成一排,要求每个人把办公桌收拾干净。收拾办公环境看起来是形式,但内容是需要形式来承载的,既然新上任,就要让大家感觉到新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些固有的思维和习惯。
  在搬动办公桌椅的过程中,有几个同事员探头问张娟:“你们在做什么?”张娟有些不高兴地告诉他们:“薄乐已经是我们部门的新经理了,新经理要求改变一下环境。”
  李主任路过办公室门口,探头进来说:“张经理,办公环境换了?这样挺好,地方一下子大了很多。”张娟嗯哪着应付了两句。
  日期:2010-11-15 11:47:59
  办公座位虽然搬好了,但是谁坐在靠近门最差的位置呢?刘君提出来要坐靠门的位置,我当然不能同意,刘君是老同志,如果把他安排在门口位置明显不合适,张娟、孙莉都明确表示不愿意坐门口,赵敏要做工资,当然要让在最后一个位置。虽然里间的经理办公室已经空着,但唐总监还没有搬到人力资源部办公,万一我坐进去了,唐总监转正后势必也会和大家一起办公,那时候自己再挪出来岂不是很丢人,思来想去,我主动坐到了靠门的位置。

  实际上我完全可以用职权去安排大家的位置,但我没有这么做,在这些小事上没必要弄得不愉快,作为领导对待下属应该心胸宽一点、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奖罚明一点、沟通多一点,下属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对于领导来讲,我们不是看他个人能够做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够带领大家做多少事。
  办公位置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董事长和大家的心中处于什么位置。我的位置应该是在里间的经理办公室,而且这个时间我想不会太久。
  日期:2010-11-15 11:50:02
  中午吃过饭,在过道碰到了沈冰,她说:“薄乐,恭喜你啊,任命文件我都看了,真的替你高兴。”
  我说:“感谢感谢,等一下去你办公室聊。”
  过了一会我到沈冰办公室,沈冰笑着把我迎进来。我说:“最近怎么样?”

  沈冰:“一切都还好,就是太忙了。”
  我说:“忙一点好,生活就要充实一点。”
  沈冰:“我早就猜到你一定能够很快转正的,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说:“是吗?你真能料事如神?”
  沈冰:“当然了,我还猜到你不但事业顺利,感情也将会有好事发生。”
  我说:“哦?此话怎讲?”
  沈冰:“很明显,从那天早上我在楼下见到你和赵敏时的眼神可以判断出来。”

  我说:“我和赵敏?噢!那天早上正好在路上碰到她。”
  沈冰:“可是你的眼神说明了事情恐怕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
  我说:“呵呵,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别的女人在一起,见到你就有点不自然。”
  沈冰:“赵敏人不错,要抓住机会啊。”
  我说:“刚升职,工作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做,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呢。”
  沈冰:“迟早要考虑的,我祝你幸福!”
  沈冰伸出了手,我心里还在为难到底接不接受她的祝福,但手已经习惯的伸了出去,嘴上也只能挤出了连自己都听不见的“谢谢”二字。

  日期:2010-11-15 13:51:46
  从沈冰办公室出来,我有些琢磨不透自己,既然已经和沈冰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并且已经给她说明,但自己为何在沈冰祝福我时又有些伤感呢?哎!原来是沈冰给我偷换了概念,她以为我和赵敏已经恋爱才发出此祝福,但事实我和赵敏并不是她想的那样子,我把沈冰的一份不可能的感情和赵敏还没有开始的感情混在一起,才弄得自己有些混乱和伤感。

  下午有位叫黄坤的人主动找上门应聘执行总裁,我正在忙着理顺一些新工作,就让张娟接待进行初试,张娟也腾不开手,唐总监正愁没有事情做,于是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他。
  唐总监正愁没有事情做,上次给董事长提供的几个高管目标责任书,董事长一直没有反馈给他意见,张娟把黄坤带到了唐总监的办公室。
  日期:2010-11-15 13:53:03
  过了一会,唐总监来办公室找我,让我到会议室和董事长、唐总监三人一起对黄坤进行面试。
  董事长从总裁的职责、公司战略、管理模式等方面与黄坤进行了交流,我翻看了黄坤的简历,黄坤的大部分经历是在外资企业做销售,在一个民营企业做过不到一年的副总职位,从我的直觉判断这样的人才不太适应安伊集团的执行总裁要求,安伊集团的业务特点是不需要销售,工厂管理也只是简单的来料加工,安伊集团执行总裁除了具有规范化管理经验以外,更多的是能够玩转民营企业这个摊子,而黄坤更多的是在外资企业,对民营的了解不够,这样的人才来到安伊集团“成活率”不会很高。

  我想问他几个问题考一考他的管理能力,我请示董事长说:“周总,我能不能问几个问题。”
  周总:“可以,这位是我们人力资源部的薄经理。”
  日期:2010-11-15 14:01:23
  黄坤:“你好你好,薄经理。”
  我说:“黄总,您好,刚才听了您的一些职业经历,您说从销售到生产管理您都做过,但从您的简历来看,您大部分经历都是在做销售,只是在目前这个民营企业做过不到一年的生产和销售管理,不知道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黄坤:“薄经理,是这样的,虽然我简历上写的是销售,但实际上生产这一块我也参与和管理过。”
  我说:“那这样吧,我问您销售方面的几个数据,可以吗?”
  黄坤:“您问。”
  我说:“黄总,您现在这个企业每年的销售额大概多少?”
  黄坤:“3个亿左右。”
  我说:“那费率是多少?”

  “费率?”黄坤反问我。
  这倒把我雷住了,做了这么久销售不会不知道费率这个概念吧,我更加怀疑他的简历真实性,我的语气也开始变得更强势。解释说:“费率,可以理解为成本与销售额的比,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市场费用、管理费用等。”
  董事长在旁边肯定了我的解释。
  黄坤:“对,我知道费率是这个意思,我们的费率大概在15%左右。”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你们的毛利至少可以达到85%,这个相当惊人。”我继续施压。
  “不不不,毛利大概在35%之间。”

  “那剩下的50%又是什么费用呢?难道都是财务费用?”
  “嗯,这个……”
  “那我再问您具体一点,费率中占比最大的是什么?”
  “应该是人工工资。”
  “大概占到百分之多少?”
  “百分之40%左右。”
  “你们公司一共多少人?”

  “公司有4000多人。”
  “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们一年的销售额3亿,费率占15%算下来是4500万元,人工工资占30%约1300万,公司有4000人算下来人均年工资是3000多元。”
  说到这里,我把目光移向了董事长和唐总监,说:“也就是说你们公司人均月工资只有200多元,黄总,对吗?”
  董事长点头,唐总监有些尴尬。
  黄总的头上开始冒汗,估计心里在想,他奶奶的,怎么让这么一个黄毛小子把我绕进去了,他说:“薄经理,怎么可能呢,哪个公司的工资不可能只有200元一个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