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
第58节作者:
伊尓根觉罗 日期:2012-06-02 19:10:03
古允源接到弟弟的报信,当天就到了镇上。他忙于秋茶的采收,铺子里有一阵子没来了,见货品分类摆放整齐,处处打理得井井有条,满意地点点头。
“大哥。”古允文从后面迎出来,自从当了掌柜的,历练了半年有余,他现在也显得干练了很多,脸上早已不是当初见生人说话就脸红的样子。
兄弟两个到后面的房中坐定,古允源直入主题:“京里要办‘万茶大会’可是真的?”
“消息不假,是来本地购茶的晋商说的。大哥也知道,他们一向与京商交情好,听说这一次的事就是京商策动了官府,由官府而主持,要办一次规模空前的品茶大会,评出‘天下十大名茶’,最稀罕的是,要请一位王爷来做评判。”
古允源越听眼睛睁得越大,弟弟话音一落,他一伸手便便抓住了古允文的手腕。
“我正在发愁如何能让自家的茶创出名气,真是天助我也。”
“大哥想要去夺个名次?”
“哈哈哈。”古允源笑了,“二弟,亏你怎生想来。天下名茶何其多也?我们家的茶连个名字都还没有,想去夺‘十大名茶’的头衔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既然是京商策动此事,想必名次早已在人家的掌握之中。我是想能在这次大茶会上让来自大江南北的茶商都品一品我们的茶,最好能借此打开销路。”
古允源把随身带来的小包一解,拿出一包用桑皮纸裹好的茶叶,小心地打开来,接着煮水冲茶,待茶叶在杯中舒展开,他将杯子往古允文面前一推。
“二弟,这是咱们家刚刚采收制好的秋茶,你来品一品。”
古允文不好意思地搔搔头:“我可不像大哥,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了一手品茶的绝技,我其实不懂茶……”
古允源打断他:“种茶人家,即使不懂品鉴,至少也能尝出茶的好坏,你倒是尝尝看。”
古允文依言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呷了呷,又舔起一片茶叶在口中嚼嚼,末了又喝了一口茶,这才把茶杯放下。
“怎么样?”古允源问道。
古允文的脸色犹疑不定:“我记得大哥移来的茶树是松萝,这茶叶虽香,但却……我说不清,但这和松萝山上所产的松萝不一样,这却是肯定的,难道大哥在制茶时用了别的办法?”
古允源摇摇头:“我就是想种松萝茶,你知道我们徽州产的茶,目前要属松萝好卖,所以我花大钱请了制松萝茶的师傅,这茶树是松萝,制法也是松萝,不知为何制出来味道却不对。”
古允文又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品着滋味道:“可是大哥这茶却别有幽香,我倒是觉得这香气与松萝各有千秋。”
古允源苦笑道:“那有什么用,人家茶商要买的是松萝茶,我们拿出来的茶没有松萝的味道,人家自然不认,除非你能说出一番道理,或者自创个牌子,奈何这其中的道理我却不知。”
古允文低头想了想,忽然喜道:“有了,大哥你何不去找闵老子问问。”
“闵老子,那是何人?”
“我在镇上开店半年,从来买杂货的街坊口中也知道了不少附近的事。这闵老子是徽州第一制茶师傅,原名闵汶水,一辈子茶不离手,说起茶叶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所以大家给他起了绰号叫‘闵老子’。”
古允文接着说道:“论起品茶制茶,这位老人家可是一流好手,听说他住在松萝山的桃花渡,大哥若能找他问问,或可解开疑惑。”
松萝山离着徽州最北面的休宁县城不远,松萝茶便是因此山得名,山上的“让福寺”有“倾千年缸水,种宝树松萝”的传说,而桃花渡就在让福寺的山脚下。
古允源独自一人来到桃花渡,经人打听,顺着渡口旁的一条小路走了一个时辰,便来到一处山坳。
“真是神仙居所。”古允源一见此处,便暗赞一声。山坳里种着几亩茶田,茶田中开了一条小道,尽头盖着青瓦白墙的一处小居,墙外层层翠竹,屋后一泓清泉。只是在茶田里还有一眼井,不知有泉水还要这井何用?
再走近些,古允源更是惊奇,眼前这片茶田虽然不大,却错落有致地种着十数种茶叶,古允源能认出的有“老竹”、“猴魁”、“毛峰”、“松萝”、“瓜片”等,可是认不出的还有好几种,尤其是一株茶树,他很疑就是传说中的“涌溪火青”,但这种茶不能移栽,一移便死,几百年来只有十几株活在云雾萦绕的黄田,所产茶叶都是进贡之物,寻常人别说尝尝,看一眼都办不到。
古允源听老师说过这种茶树,但没见过,正在疑惑不解,就听那处小居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见了古允源不由得一怔,古允源赶忙走前几步,一拱手。
“请问这里是闵老先生的居所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