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的欲望》
第53节

作者: 范世凯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北京国际机场内并不那么拥挤,一切显得井然有序。这个赴欧旅行团共39人,操着各种方言,全国各地哪的都有。随团导游是连云港的小伙子,让大家称他郑导。起飞前四十多分钟他就组织大家换登机牌,过了安检后,吴家三口就随团登上了飞往欧洲的飞机。他们乘坐的波音747很大很宽敞,是双通道的,隔几排就有一台电视机,和国内有些航线的小飞机比要豪华很多。

  这次的旅程是欧洲五国七日游的国家是:荷兰、德国、卢森堡、法国、比利时。
  飞机起飞了,这时是北京时间11点55分,目的地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吴大力和女儿坐在一起,担心她害怕,给她讲有关的情况和怎么应对,可是吴洁光顾兴奋了,根本没有恐机的感觉。十月初,天空万里无云。碧蓝如洗。大力看女儿没有害怕,就让她坐在舷窗旁边。窗外的景色是她以前没看见过的,让她非常欣喜。她在想象着欧洲大陆的景象和未来一周的生活。

  刚飞行不久,空姐就开始送饮料和午餐。登机前他们吃了些东西,也不饿,就要了些牛奶和甜点,吴洁要的咖啡和鸡翅、沙拉。
  飞机在深秋的万里云天向西穿行。向下望去,有时机外迷蒙混沌,有时可见莽莽苍苍的山川,蜿蜒绵长的河流,吴洁想,那山川河流会不会是喜马拉雅山脉和雅鲁藏布江呢?看样还没飞出中国呢,中国真是太大了,吴洁心里猜测着。
  飞机飞行了十个半小时,是当地时间15点15分。因正是那里的夏令时,时差是晚六个小时,北京现在应该是夜里10点.45。
  终于到达了古老神秘的欧洲大陆。下了飞机,出口就有人来接团,大家上了大巴,地导兼司机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说他叫安德鲁,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地导身材不算高,胖胖的,很和善,也许是职业习惯,总是笑容可掬。随团的郑导和他用英语交流,吴洁基本都能听懂。因荷兰虽然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九成以上的人都懂英语,这让吴洁很开心,她带了五块内存卡,从下飞机就开始录像,生怕漏掉了有特色好玩的东西。

  大巴车出了机场直接去了市里住宿的酒店。路上,尖顶的哥特式建筑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它们在午后的阳光里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就一幅美妙的图画。周围的人种和环境与上飞机前迥然不同,人们很悠闲的样子,根本看不到行色匆匆的人。
  日期:2011-01-17 08:05:48
  吴家三口人兴致极高,认真听着导游讲解。
  荷兰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在海平面以下,其余平均海拔只有一米。就是刚离开的飞机场也是填平沼泽建成的。一千六百万的人口只相当于我国壮族人口数量。荷兰的中央政府并不在首都,而是在第三大城市海牙,这一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蜚声世界,养牛业很发达。荷兰人特喜欢骑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环保,国家还专修了自行车道。

  据导游讲,荷兰妇女大多数懒得生孩子,如果生到三个孩子每月可领三千欧元,相当于职业妇女的收入。她们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去游泳、洗浴、购物、逛街。欧洲人对中国妇女“坐月子”很惊奇,认为是东方的一种巫术。
  荷兰人酷爱垂钓,这也许和半环海多水面有关,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钓鱼协会会员。他们钓鱼是要纳税的,这也是国家税收的来源之一。
  在酒店安置好住处后,导游让大家马上去看花街表演,因为时间太宝贵不能浪费。这是另付费的,所以观看的人不多。
  半小时后,又驱车到郊外参观荷兰村。这是一个民俗村。村子是绕湖而建的。在一些黑顶褐墙的仿古建筑群中,很醒目的的两个高大的风车,风车没有转动,十字形的风扇像巨人的手臂在向来客致意。荷兰素有“风车之国”称号的。荷兰境内最独特、最抢眼的就是耸立在大地里的新式风车。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

  回到酒店,吃过晚饭八点多了,洗漱完很快就睡了。吴家三口实在太困了,祖国那边已是凌晨一点多了。
  第二天早晨,吴静叫醒了丈夫和女儿,又开始了荷兰新的一天。先看了皇宫,又看了达姆广场、木屐工厂、钻石切割过程,吴洁还花了十欧元买了个三寸长的小木屐,虽很精致但还是贵了点,妈妈说:“姑娘,你可悠着点,后面有的是好东西呢!别到时候拿不过来啦。”
  阿姆斯特丹的老房子店门很小,据说从前是按门的大小收税的,于是人们就把门建的很小,拿不进楼的东西就从下面往楼上吊,这样每家楼上都挂一个大铁钩子。
  又是一天早晨,大巴离开了荷兰,向德国的科隆进发。大巴出了城不久就进入了高速公路。荷兰和德国之间都是不收费的,车进入了德国境内后,环境就有明显的不同,虽然农田已收割,但田地的面积很大,很多。茂密的树木在深秋季节里也显得色彩斑斓。沿路也不时能见到大风车,但与荷兰不同,都是高高的金属杆,略见菱形的长风扇在快速的旋转着。

  吴洁把视线从窗外的景色中收回,扭头问爸爸:“爸,关于德国你现在会想到什么?”
  吴大力略为考虑一下,说:“希特勒、马克思恩格斯、宝马和奥迪轿车。”大力对轿车还是很感兴趣的。
  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德国的科隆。先到科隆大教堂参观。这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建筑,高161米,两座尖塔如长剑直刺天空。和教堂连体的还有很多小塔,和两个高塔构成一处和谐优美的建筑典范。教堂内的彩色玻璃和壁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堂的门墙艺术华丽,做工精密,浮雕和《圣经》中的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教堂里面最大的宝贝,就是曾经朝拜耶稣的“东方三圣”的尸骨,他们被装在金匣中,放在教堂圣坛上。二战时科隆几乎被炸平,但大教堂却毫发无损。有人猜测是敌国的飞行员怕得罪上帝而没敢轰炸,也有人说是上帝保佑了科隆大教堂。

  从大教堂出来,走在对面的广场上,发现有一个金色的基座,上面有个通身金色人,开始以为是雕像,后来发现“雕像”换了个姿势,还是定定的站在那里。原来是一个乞丐扮的,他的脚下还有个盒子,里面装着行人施舍的零钱儿。吴洁对此很感兴趣,往盒子里放了一枚硬币,然后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广场的情形。
  吴大力奇怪地发现,这里所有的车白天都开着行车灯,问导游才知道,德国和北欧的一些国家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虽然他们的车最好,最快,但他们的车肇事却很少,这也可能得益于这些规定吧?
  日期:2011-01-17 10:29:51
  导游给大家三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吴家三口来到不远处的莱茵河边。莱茵河又宽又深,水流平稳,河面上有一座铁桥。这条著名的莱茵河,显得静谧、安详,偶尔有船在河面上驶过。这个季节虽然有些凉,但河边也有不少休闲的人们,情侣们还是缠缠绵绵的耳鬓厮磨,好像忘记了别人和世界的存在。
  德国的男人长的都很高大,身上毛发很重,或黑或黄。已婚妇女不那么漂亮,脸上和脖子上都是红色的小丘疹,她们不像中国的女人们那样怕晒,反而要经常晒太阳,认为这样才显得有品味,有魅力,是上层女人的标志之一。但未婚的姑娘还是很漂亮的,她们肌肤白里透红,走路若风摆柳,袅袅婷婷,显得风情万种,很是迷人。
  路过一处二楼前有女人大腿雕像的地方,导游介绍说那是妓院。据说德国的妓女多达17.5万人,德国政府还是很“人性化”的,正在实行“妓女从良”计划。给他们安排工作,指导她们就业,让她们摆脱“性奴”的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