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的欲望》
第50节

作者: 范世凯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飞机是上午九点的,当天走来不及,他们十四号下午六点多他们就提前到了沈阳。住在离桃仙机场不太远的科技宾馆。这里条件还不错。安顿好了以后,看时间还早,他俩到市里转了转。天黑下来了,他俩的兴趣还很浓。他们来到辽宁电视塔跟前。塔身放着五颜六色的光芒,在夜空里显得璀璨夺目。此时,他们很轻松,很惬意,好像年轻了许多,又回到了青少年时期,浑身充满了活力。他们好像逃出牢笼的小鸟,冲破了生活的羁绊,就要“天高任鸟飞”了!

  在沈阳,一些标语、媒体的内容,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九.一八”国耻日的氛围,尤其晚上全城警笛长鸣,提醒人们这里是事变的发生地,让人们勿忘国耻。
  睡前,吴静趴在床上,写下了出行后的第一篇日记。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就乘大巴去了机场。到了二区,就看见旅行社的人举着绿色的小旗,上面写着“西安团”。该团一共二十八人,没到八点就聚齐了。开始换登机牌了,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不小的雨,机场广播通知因雷雨暂时不能起飞。大家都很急切,但只能等待。还好,过了二十多分钟,他们要乘坐的南航B2252号开始安检、登机。这时大家又开始谈笑风生了。

  上了飞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来,心里觉得踏实了许多。这时吴静发现,在候机室里看见的那个尼姑也上来了,而且就隔着过道坐在她的邻座。当她再次看她的时候,她也正在看自己,和那个人的目光对了一下,然后她就迅速地移开了。那个女尼看样子有三十多岁,面目清癯,神态安祥,戴着灰色的帽子,穿一身灰色的长袍。吴静对她的感觉很好,有一种亲近感。

  人们在等待飞机起飞。广播里传来轻柔悦耳的声音,让旅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有三个漂亮的空姐和一个帅气的空哥站在过道里给大家演示如何使用氧气面罩。从没坐过飞机的大力和吴静心里有些紧张。
  一会儿,他们感到了飞机在开动,并且越来越快。飞机猛然拉起向上倾斜,估计得有45度角,有着开车经验的吴大力判断,时速会超过450迈!吴静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大力的手,非常紧张。大力也忐忑不安。这种状态持续了有一分多钟的样子,飞机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变的平稳起来。大力从舷窗向外望去,白雾蒙蒙混沌一片。又过了一会儿,外面的景色大变:向上看,天高无限;向下看,如茫茫雪原,那起起伏伏的白色山峦,一望无际,和东北冬季的山川很相像,只是没有树和鸟兽,显得非常寂静。吴静还在恐惧中呢,大力拉过妻子的手说:“哎,你看那外面的云,多好看啊,像雪原似的。”吴静探过头去,发现确实很美。“还是你聪明,靠窗户能看到新奇的景色啊。”

  “看来你是不怕了。好吧,你坐这边儿。”说着就和妻子换了座位。过了一会儿,吴静说有点恶心,头也不舒服。但他们知道是这是舱内压力造成的反应,很快就会好的。
  空姐送来饮料和茶点,旅客们边享用边交谈。
  中午飞机降落了,这里是山西的武宿机场,在这里有上下飞机的旅客,飞机也要装卸一些物资等。过了二十多分钟,大家又重新登机。飞机再起飞吴静就没那么紧张了。
  飞机外面天高云淡,碧空如洗,没有一点在沈阳那时的阴雨景象。从舷窗向下望去,山水画般的山川河流依稀可辨。飞机不时飞过山川和森林,偶尔还能隐约见到城市和村镇的轮廓。
  飞机在兰天上有时穿过云海,有时在纯净的碧空里飞行。

  下午两点多,飞机降落在陕西咸阳机场。一下飞机,就觉得一股暖流迎面而来。机内空调的温度和深秋强烈的阳光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出了咸阳机场大门,一个拿着小旗的导游正在等着沈阳方面的游客。导游是个小伙子,自我介绍姓林,叫林祥,瘦瘦的,也许是因长期日晒,皮肤有点黑。他很热情,很风趣。大家乘大巴一路向东,驶向旅游的第一站——西安。车行了不久,就见北面不太远的地方有两个高高的大土堆。导游说那是秦始皇手下一个将军的坟墓。在这里这都是寻常之物,这里的文化和古迹几乎没有人能看完,因为地底下还有无数的文物和秘密。陕西的财富有一半都在地下呢。

  车行了近一小时,进入了大家盼望的目的地——西安。车停下来,导游让大家参观大雁塔,介绍说是唐僧在慈恩寺当主持时亲自督造的。寺里藏有唐僧去天竺取来的佛经舍利,云云。
  旅游团被安排在颐苑温泉宾馆。大力和妻子住一个标间。短短的一天多时间,让他俩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感到轻松、新奇、快乐,和这相似的感觉已经久违了。西安比家那边时间晚一个半小时,黑的也晚,吃完饭他倆又到附近转了转。
  第二天早餐的时候,除了大家的各种议论之外,有个很健谈的女服务员和大家说陕西有八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唱戏吼起来。大家听了很感兴趣。
  导游小林很风趣,说陕西人有文化,最起码别的地方人多认识一个字:“biang”(字典里没有此字,无法写出)。一种面食叫“biang.biang面”,非常好吃,有特色,到陕西来没吃过此面是一大憾事。这个字的写法童谣里这么说的: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后来在参观完地质博物馆后带大家去品尝此面。大家觉得这个面也很“面”,没他说的那么好吃。
  吴静是教语文的,她认为那个字充其量算曾经有过现已淘汰的字,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能算一个噱头。

  今天要去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导游和大家说:“陕西是中国的十四朝古都,文化历史深厚,大家好好品好好记,可别‘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地方就拍照,一问啥都不知道。”说的大伙哈哈大笑。
  大力和妻子早餐后就随团开始了长途旅行。
  从西安城出来,一路向北。路两侧都是崇山峻岭,树木稀少、矮小。越往里走山就越大越险。渐渐的陕北的窑洞和贫穷就显现出来了。让人感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发展的很不均衡,贫富悬殊,不论是个人还是地域之间。
  大力心里想,如果不是上苍垂怜,自己也在困苦中煎熬啊,哪能出来游山玩水呢?各人有各人的命运,这回出来就是好好享受生活,体验钱的魅力。
  十点半到了黄陵县。黄帝庙和黄帝陵是分开的,他们先去了黄帝陵。黄帝陵在公路西面的山坡上,依山而建,地势开阔,场面宏大,风水专家讲,这里“背依桥山龙虎地,门对印台凤凰池”,沮水环山回绕,蕴含太极两仪,个中奥秘无穷,是中国风水方面的典范。有民谣道:“古老东方一条龙,龙的根源在黄陵。”来这里拜谒和观光的人很多,正赶上放假,很多地方都要排队参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圣地,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非常向往这里。历朝历代的大人物都来拜谒过。大门上的题字是郭沫若写的。传说秦始皇、汉高祖、司马迁、范仲淹、张三丰等无数的古代伟大人物都来拜谒过,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前几年也来拜谒过。这里还有蒋介石、周恩来、董建华、何厚铧等人的题字。由此可见,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根,世界上的华人都认可这同宗同种同根的起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