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的欲望》
第44节

作者: 范世凯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是社会性动物,谁也离不开群体,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大多数又会被朋友淘汰。因为有一关很多人都过不去,那就是“金钱”关。“酒、色、财、气”关,是人生必须迈过的门槛,要想处理好它们,关键是掌握好一个“度”字。
  吴大力夫妇不仅很重感情,而且有感恩之心。他们经常讲,人活着要讲究“仁义礼智信”。
  这几天,怎样使用手里的这笔钱,让他们想了很多很多。他们要金钱,但是也绝不放弃精神追求,尤其是不会忘记亲情和友情。这种情是渗透到他们生命里的东西,永远无法剥离出来。在他们看来,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重要。

  星期天,吴家三口去购了很多东西。回到家都喜气洋洋的。女儿回自己屋去试新衣服。
  吴大力拉过正在整理新衣服的妻子,坐到沙发上,塞到她嘴里一个剥好的荔枝,问她:“哎,你说,假如人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一个人和一列车永远属于他的金银财宝一起关在与世隔绝的一个孤岛上,穿世上最好的衣服,吃最美味的珍馐,肯定活到一百岁,只是到死也不得见到任何一个亲人和朋友;另一种是劳动吃饭,有苦辣酸甜,有爱恨情仇,不确定能活多久的普通人的生活,人们都会选择哪一种呢?先说你咋选。”

  “当然选后者啊,人是高级动物,不能像猪那样只追求吃的。别人咋想我就不知道了。”
  他若有所思地笑了。
  吴大力是绝对的性情中人,忠诚,仗义。如果当年他赶上梁山泊聚义,故事里将会是一百单九将,他的排名也不会是靠后的。这是门亮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说的话,但他心里更想说的是,算他和边海应该是一百一十一将。
  边海的表哥顾贤铭从新加坡回来了,加工合同一签完,就立马赶回公司。现在他的公司很忙碌,很红火。除了东南亚,有很多订单是来自欧盟的。表哥再一次邀请他加盟,帮他管理生产。其实,除了看中表弟的人品和能力以外,更主要的是想让他脱离农家门,过上真正现代化的生活,这也是对舅妈和表弟一家的报答。表哥公司的现代化的服装生产线,优越的办公条件,坐下的宝马轿车,都让边海赞叹不已。但是,他有他的生活,他有他的感情和精神世界。他还是婉言谢绝了表哥的邀请。

  关于大哥中奖的事他已在电话里听老三说了,而且大哥让他回家后马上去他家一趟有事商量。他从心里替大哥高兴,大哥吉人自有天相,终于苦尽甜来了,工作也有了,还发大财了!行,老天爷终于开眼了!
  表哥也认识吴大力和门亮,边海结婚时大家就互相认识了,过春节的时候大家一起吃过饭。表哥很羡慕表弟有这么好的朋友,他觉得这两个人的人品非常好,他久闯江湖,看人是不会错的。他感慨的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这次边海临回东北的时候,他一定坚持要送他们每人一套浅灰色暗条西服,是自己生产的新仪牌的,很漂亮,都是销往东南亚的。衣服算替边海走的人情,出一趟远门别空手回去,就算作商业广告了。对于衣服的尺码,根本不是问题,三个人的尺码边海都在心里装着呢。

  日期:2011-01-14 08:17:39
  表哥很细心,很周到,给弟妹和侄儿都带了礼物,给边海买了机票送上飞机,之前还给他拿了短途的打车钱,让他一定不要等公汽,出机场就打车,早点回家休息。
  边海从龙嘉机场下了飞机以后,又坐上出租车,到家时已经晚八点多了。边海从小养大的大黑,摇头摆尾的往边海身上扑,嗓子里呜呜低鸣,和主人特别亲热。
  当天晚上朱兰香告诉他,区领导和村里董书记还有管民政的干部来找过他,说村里领导班子就要换届了,希望边海能参加竞选。他们了解的民意是很多村民看好他。因为他人品正,公道,还能发展经济,种大棚和在白城包地搞的都很好,希望他带动大家致富。尤其重要的一点,他还提到顾贤铭,说这也算他的故乡,希望他能回来投资办厂。边海听了妻子说的话“哦”了一声,没有表态。

  虽然已是八月下旬,天气依然很热。这一夜睡的真香,边海觉得还是家里的热炕舒服!
  “哎,起来吧,太阳都照屁股啦,该吃饭了。”朱兰香笑呵呵地叫着。
  边海光着膀子在热炕上翻了个身,又睡着了。他操劳累了,回到家里太放松了。
  吴大力打来了电话找边海,这回他才揉着眼睛,抻着懒腰去接电话。吴大力语调都高了,说;“边海,中午咱哥仨聚聚啊?你不想我呀?”
  “呵呵大哥,咋不想啊,你不来电话我还要给你打电话呢,我铭哥还给你和老三捎的西服套装呢!”

  “是吗?好啊,你早点过来。”
  “好嘞!”
  吴家上星期六在清江市最好的地段买了一套住房,小区名字也很气派,叫翰博爵府花园,越层的。一次性交款优惠百分之五。一百三十平方,花五十二万,同时还买了二十六平方的车库,花了十二万。虽然贵了点,但是环境、物业、保安都是一流的,绿化美化都很好,小区的花园和健身场直通清江边。为了早点入住,他们已雇装修公司开始装修,两个月后就可以住进新楼。大力和妻子说车库里面还可以打一个吊厨,能存放不少东西。他们的生活将开始一个崭新的时代了。

  吴大力和妻子这几天在商量一件事,是关于钱的事。他们决不会独享这份财富和快乐,觉得有两方面的人必须对他们回报和帮助。
  首先是家里人。爸爸就不用说了,养育之恩比天高,他老人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行动,生命都是他给予的,依附于生命的一切也应属于他,这算孝的范畴,是做人的根本。姐姐和弟弟都是手足之情,他们都很困难。虽然弟媳邵文菊有很多缺点,也很自私,但一方面应该理解,人穷志短,难免做出一些欠妥的事;另一方面应该同情,弟弟内向,家里家外的事情都靠邵文菊,也很辛苦。从老人的角度考虑,邵文菊还给吴家生了个男丁,这是爸妈都满足和包容她的一个重要理由。尽管这件事老人从没明说过,在过去的岁月里,这种感情不知不觉就会流露出来,他们把孙子当成命根子。老人对懂事的孙女小洁也是很疼爱的。自己有了钱,弟弟这也要分给一些。

  吴静唯一的姐姐是同父异母所生,远在山西大同,家里有不小的产业,但他们极少来往,暂时不考虑她,她假如真有困难时再说。
  最后他们决定,大力的姐姐、弟弟每人给他们十万块钱,边海、门亮也是每人给十万块钱。拿出四十万应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和亲情、友情相比,也算不了什么,钱是身外之物,来来去去的都很正常,而亲情和友情却是无价的,今生绝不可能再复制出来。
  俗话说的好: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自从和边海门亮相识并结拜成兄弟以后的二十多年的岁月里,他们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互为精神支柱,互为骄傲。都在用自己的付出不断浇灌友谊之树,使之根深叶茂,高大参天。如果有一天需要救哥几个中哪一个人的命,不管需要捐器官还是献出生命,其他的两人都会在所不惜。按照他们几个当年的约定,结婚前都像介绍家庭重要成员一样,严肃认真地介绍了把兄弟的情况,还有在自己感情世界里的重要位置。多少年来,他们的妻子们也真正把他们的哥们儿当成了亲人,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他们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亲可敬的,都是好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