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第41节作者:
非洲小童 日期:2012-05-30 12:21:27
呵呵,先更新了,有空再回答朋友们的问题。
第五章:霸主易人了
4、走下牌局的先氏家族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人类社会有时就象一场永不落幕的牌局,能够走下牌桌的绝不会是赚得盆满钵满的胜利者,而是输得精光的赌徒。
中原的牌桌上,已经没有了晋国。在晋国的牌桌上,谁应该对邲之役的战败负责,换言之,要将谁淘汰出局呢?
要淘汰谁出局,其实并不处决于谁真的有过错,谁的过错最大,而是处决于谁出局,对大多数人有利。
有一个动物界的故事跟晋国王公贵族们的牌局游戏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非洲大草原上,一个狮群盯上了一个庞大的野牛族群,有几头颇有英雄情结的野牛为了集体,不顾个体安危,冲出队伍驱逐狮群。悲哀的是,其中一头胜利归来,整个牛群都一致加以驱逐,拒绝他的回归,为的就是牺牲它一个,幸福大多数。
日期:2012-05-30 12:23:40
继续
眼下,晋国的王公贵族们没有那么傻,都希望别人主动充当英雄牛,反战派希望寻衅滋事的主战派出局,主战派也不愿承担战败的责任,那个在战前声称“倘若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了霸主桂冠,还不如一死了之”的先縠不开口说话,那个在战前口口声声要与大家“有福共享、有难同当”的下军司马韩厥同样沉默不言。
沉默是金固然没错,但是法不责众才是王道。晋国的贵族们,无论是主战派,还是反战派,人数一多,就都安全了。
大家都不揽责,中军将军荀林父的处境就不妙了。主帅无能、师不用命、进退失常、损兵折将,摊哪一条,荀林父都够得上杀头之罪。
荀林父前面有两条路,一是一味回避,可能安然无事,也可能会成为众矢之敌,累及亲人与家族。二是率先出牌,主动向国君请求一死,可能会死,也可能招来同盟的援手,不仅死不了,还能树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形象。
荀林父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向晋景公请求以死谢罪。
日期:2012-05-30 12:25:40
继续
晋景公刚要答应,反战派不干了。
大夫士渥浊是士縠的孙子、士会从侄,继承祖业,出任士师,于公有劝谏君主之义,于私可以代表士会的立场。
大夫士渥浊告诉晋景公,荀林父不能杀,为什么呢?
“城濮一役,晋国击败楚国,晋文公害怕楚令尹子玉困兽犹斗,仍有隐忧;听说楚成王杀了子玉,知道楚国元气大伤,没有几代恢复不过来,方才大喜。我们晋国今天也是这样。如果输了战争,又诛杀荀林父,岂不是正中楚国下怀吗?荀林父对待国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是捍卫社稷之人,怎么能杀呢?纵有战败之过,正如日月偶有不明,但无损忠君爱国的大节呀”。
感谢士会暗中鼎力相助,荀林父没死成。
中军副将先縠一看急了,因为不死人,这场败仗就交待不过去,荀林父不死,他就得死。
为了挽回颓势,先縠急匆匆召集宋、卫、曹几国的大夫来到清丘一地会盟,商量共同抗击楚国,史称清丘之盟。
无奈晋国实力不再,诸侯们自然阳奉阴违,那边宋国前脚刚刚攻击楚国的盟友陈国,这边卫国后脚就在后面使绊子,宣称卫、陈世代友好,自己要救援陈国。
先縠寄予厚望的清兵之盟,如同建立在沙丘上的房子,迅速坍塌了。
走投无路之下,先縠决定铤而走险,勾结赤狄侵略晋国。替罪羊找到了,晋国的贵族们也就不再沉默。
日期:2012-05-30 12:27:24
继续
前596年的一个冬天,晋国贵族们聚在一起,一致指控先縠先前浪战,导致邲之役的惨败;如今又勾结外敌,卖国求荣。新账旧账一起算,晋国贵族们共同起兵讨伐先氏。
道德与正义从来是个借口,贵族们杀了先縠,借机瓜分了先氏的全部地盘,士会次子士鲂拿到了彘城,郤缺家族拿到了蒲城,先氏家族犹如一头倒毙在地的驼鹿,瞬间就被一群急不可耐的土狼吞噬一空,不剩一点渣子。
遥想前632年,先縠的父亲先轸在城濮之役前,定下联合宋、卫、曹三国的大计,力助晋文公一战而霸,何等风云际会。前628年,先轸因为不愿落个勾结外敌入侵的嫌疑,在箕之役中不惜以身殉国,又是何等壮烈。先縠这个二世子既没有能力,还无视游戏规则,终于悲催的成为先氏的掘墓人。
先縠是死了,先氏家族也消失了,但是把邲之役战败的责任全部推给先縠,把邲之役战败的原因归结于轻敌浪战,有一个人是不答应的,这个人就是晋景公。
下一集:5、晋景公与大夫伯宗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