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惑,职场之路该怎么走》
第2节

作者: 职业规划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个人在进入社会后,就应该告诫自己,从毕业那一刻起就不是学生了,而是要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社会人,言外之意就是要以社会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在像以前那样在别人催促中学习和成长了,要积极主动一些。同时,应该尽量早一些摆脱身上的学生气,不管在形象上还是言谈举止上都要做出改变。因为很多过来人的经历表明,谁改变得越快,谁适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强,越有可能及早做出成绩。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在上学的时候能折腾的人到了社会更能比同龄人做出成绩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有多聪明,而是他们比一般人更积极和主动,有比较强的目标性。因为他们学校的时候比一般人接触社会更早,明白社会的规则和标准是什么,更懂得该如何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来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当同龄人还在宿舍玩游戏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去社会体验职场的意识。当同龄人在为找份糊口的工作发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努力了。当同龄人在窃喜自己银行里的存款终于过了五位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考虑该添置一辆什么品牌汽车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了。可以说很多人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日期:2011-07-23 21:54:27
  但可悲的是,社会中还有很多人毕业很久了,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知道也就算了,还没问别人自己该设置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并且这类人还不是少数。我本人并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事业有成的人,因为事业有成本身就是受到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影响着,很多人可能在很多环节上就不如别人了。但是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如果实在想不出目标,可以以赚钱为目标,因为实现这个目标以后就可以孝敬父母或者资助贫困儿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职业满足感。自己并不希望。当你退休以后总结自己职业经历的时候,不至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在你看来一切为太普通和平淡了。

  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抱怨找不到好工作,一两次不要紧,次数多了就有问题了,首先你要检讨自己本身能力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那你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眼光和识别能力了,为什么每次坏老板总被你碰到?为什么你总是跳槽?为什么骗子公司总被你碰到?个人建议可以分三个步骤来实施:
  首先,在选择行业和公司的时候,要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尽量去投与自己的学历、专业及技能相匹配的岗位,不要乱投。行业其实是有特点的,比如服务行业上班时间比较长,相对辛苦,要求具备比较好的服务意识。生产制造行业一般都是在工厂内上班,工作环境不太好,噪音比较大,要求具备比较好的吃苦耐劳意识等等,因此在找的时候要先从大体上进行匹配,排出自己实在无法接受的行业。因为受地域的限制,一个行业在一个地方的大公司不会太多,并且也要看招聘时机,看上去工作可选择的有很多,其实细算下来不错的工作也就那么几个,可以将岗位进行划分和汇总,哪个是自己心仪可以集中精力跟进的,哪个是感觉一般但可以作为退路的,哪个是机会渺茫但还是不甘心想尝试的。这样在一个找工作周期下来你可以进行整理,是否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是否得到了自己看做是退路的,是否得到了不甘心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学会明确目标,不会因为某个不想去的单位偶然录取了你,却将你的职业路线和轨迹发生了很大改变。然后一旦进入以后又发觉不合适,只能是让你走了更多的弯路。

  日期:2011-07-23 22:50:57
  其次,在正式接受一份工作前,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将岗位逐一甄别。以销售岗位为例,在入职应尽量对公司规模、行业地位、产品竞争力及产品销售模式进行多方位的了解,可以避免在入职后发现自己不认可对方的产品或销售模式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决定接受一份工作前,虽然会觉得非常满意,但是这个时候希望给自己降低一些期望值,因为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任何公司都不是完美的,里面肯定有你不满意或欣赏的地方,只是你目前还没接触到或发现而已。因此,入职后一旦发现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地方或困难,那么也要尽量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愤然离开或放弃。

  曾经有位客户经过千挑万最终选选择了一份外企的销售岗位,但是入职一周后发现这个岗位需要不断地出差、应酬和喝酒,而他却不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并且自己从小就不胜酒力,对此种情况也是异常纠结,虽然也经过深入考虑,但结果还是和公司提出了辞职,令人感觉很惋惜。其实,他如果在入职前对岗位能详细了解的话可以投递其它岗位,或者可以想办法调换岗位从而保证继续在这个单位工作,毕竟这家外企其它方面都还是很不错的,对个人职业发展也比较有利。

  最后,一个人的成长是痛苦的,更可能是漫长的,因此想要有所成长是需要耐心的。所谓耐心并不是说我们在本岗位只剩下了等待,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放眼身边的职场人,也许会发现很多人在一个基础岗位上坚持了很多年,却还是默默无闻。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发现,这个人要么有明显的缺点,要么很可能真正投入工作就是前几个月,因为那个时候对业务还不熟悉,但等熟悉了以后就进入了安稳模式,虽然也曾经想过改变,但是苦于不知该从何改变或中途放弃,于是会陷入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怪圈。于是每天在工作上应付着,工作外放松着,自然价值在逐渐减小,逐渐被公司或领导边缘化也是必然的事,自己也感受到了这种边缘,于是会更加的消极的工作,工作多年还是基础岗位也就不足为奇。

  日期:2011-07-24 08:07:54
  我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自己能不断地把自己战胜了,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胜利者。起初,自己对于这句话虽然理解其意思,但是始终觉得除了自己外还是有很多“敌人”的。后来发生了件事让自己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自己的手机里有几款游戏,自己最喜欢玩的是赛车,因为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受到速度和激情的碰撞。这个游戏有两种模式,分别是职业赛和挑战赛,开始自己比较喜欢职业赛,因为每当达到一定积分实现过关的时候感觉很有成就感,但是随着玩的次数增加,对于地图也更加熟悉,在哪个位置有什么障碍基本上都很清楚了,因此每当过关以后不再有以前的那种成就感,自己对于这款游戏的兴趣也自然降低了,后来就很少玩了。偶然一次机会,自己玩起了挑战赛模式,这个模式是没有固定过关分数的,会把你每次玩的最高分数设置为最高分,然后每次都来挑战这个分数,超过了就算过关了,然后就会不断的设置更高的目标。

  其实这款游戏的两种游戏模式不就是职场中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么,职业赛模式好比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别人布置的任务,从而换来别人的一句表扬,自己也获得一份成就感。如果没有通关,自己会沮丧,布置任务的人也会不高兴。也就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别人限定的范围内,但是如果任务的内容总是这些的话,每个人的成就感和兴趣都会降低的。试想,如果我们在可以很好的完成职业赛的同时,是否可以将注意力放到挑战赛模式下呢?也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给自己设置目标,然后实现并突破它,接下来设置更高的目标。目标可以从做事内容、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及方法上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标准,我想最后的结果和成果也会和前者大相径庭了。我想说,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惰性和态度。

  日期:2011-07-24 21:21:53
  接下来谈下如何与老同事相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