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
第46节作者:
伊尓根觉罗 宝鋆先就道喜:“恭喜王爷,自我大清入关以来,得此王爵尊号的……”他话才说了半句,就知道不妙,下半截咽回了肚中。
“只有一个多尔衮,那是摄政王,与我目前的身份处境几乎是一摸一样,都是扶持幼主,又都有一个擅于权术的皇太后压在上头,嘿嘿,明明白白的前车之鉴,真是下场堪忧啊。”恭亲王替他把话补全了,今天他自宫中回来,整天揪然不乐,为的就是心中隐隐怕重蹈了多尔衮的覆辙。
花厅中一时沉默下来,几个青衣侍女也感到了气氛凝重。互相用眼睛瞄瞄,也不知是不是该上前伺候。
过了一会儿,月影西斜,大概是被光晃了眼,花园中的池塘里扑棱棱飞起一只塘鸭,倒把座中想事情想得出了神的三个人俱都吓了一跳。
李万堂率先开口道:“依在下看来,王爷只怕是过虑了。”
“何以见得?”恭亲王不悦道。莫非对于政局的见识自己还不如一个商人。
日期:2012-05-25 21:44:05
“王爷英才有目共睹,不管将来怎样,最起码在皇上亲政前,两宫太后还要仰仗王爷处理国事。若是说到亲政之后嘛,现如今的情形与顺治爷那会儿不大一样了,现在的大清朝不仅有皇上、有亲王、有文武百官、有万千黎民,还多了一样。那就是洋人!”
恭亲王听到这里,眼睛慢慢放出光来,将身子往前倾了一下,用手点指道:“你说下去。”
“是。洋人势大,连先帝都被他们从北京撵到了热河,朝廷忌惮洋人已是不待言的事实,再加上方才宝大人说的八旗宗室以及外省督抚,如果王爷能将这些人织成一张网,即使将来太后与皇上有不利于王爷的举动,只要洋人、八旗、督抚都站在王爷这边,那真可谓是固若金汤,再没人能动王爷分毫。”
恭亲王沉吟着道:“织这样一张大网,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洋人最是贪利,要洋人为你出力,所费不菲啊。”
“王爷请放心,只要是王爷的事情,一句话交待下来,我京商必定全力以赴。”话说到这儿才算是说到了正地方,李万堂再不迟疑,斩钉截铁地说道。
恭亲王盯了他足有移时,慢慢收回目光。恭王是天纵聪明,压根就不信李万堂所说的“毫无请托”,只是这笔交易实在诱人,明知是火中取粟也忍不住要伸手。再一说,恭王连番考问,已知面前这人年方不惑即成为京商首领绝非偶然,不仅人情世故熟透,而且分析事情鞭辟入里,不知不觉中连自己的心障也被他解了十之八九,若是用得好,真不失为一个好帮手。
想着,恭亲王自失地一笑,转过脸来对宝鋆说:“既是如此,今后你与李道台就多亲近亲近,有什么事他和你说,我这边自然也就知道了。”
宝鋆一愣,旋即明白这是恭亲王表明自己“不私其利”的手法,却也正和了自家的心意,立时笑着点了点头。
恭亲王不愿再循着这个话头说下去,开口叫着宝鋆的字,说道:“佩蘅,我方才又想了一下,要堵朝中人的嘴,最重要的还是先在南边打一场胜仗,让他们看看,如今的朝廷比顾命大臣那时更加有胆识有作为。”
宝鋆对军务其实懵懂,但即为军机大臣,军事上的事是本份,边考虑边道:“王爷所言极是,而且这一仗必须十拿十稳,只能胜不能败,万一败了,等于是替肃顺他们翻案,那可就不值了。”
“只是长毛都非易于之辈,到哪里去找必胜之仗来打可真是难了。”
宝鋆也是愁眉不展,忽地想起一事,对伺候在外边的仆人道:“去王爷的书房,把江南的地图拿来。”
不一会工夫地图取来,宝鋆就着花厅上的灯光展开地图,观不多时,喜道:“王爷,有了。”
恭亲王移身过去,宝鋆指着地图道:“王爷请看,在徽州地界,现在三股势力成‘品’字对峙,一股是官军,一股是伪英酋率的长毛,还有一股是苗沛霖的军队。”
恭亲王道:“苗沛霖……我听过此人,据说是个阴险狡诈之徒,官军得势帮官军,长毛得势帮长毛,墙头草两面倒,其实是想在徽州自立为王。”
“正是。不过他上月有密函给安徽巡抚,表示有投诚之意,现在军机处还没商量好如何回复他。照我看来这是个天赐良机,就命苗沛霖去打陈玉成,以示投诚的诚意。官兵不妨在一旁观望风色,打打太平拳。如果陈玉成败了,那么自然是大胜仗,如果苗沛霖败了,正好让官军借机剿了他,也去了个后患,说起来还是大胜仗。”宝鋆口角挂了个十分得意的笑容。
恭亲王大笑:“好,好,这样的计谋难为你怎样想出,只是这件事不能用廷寄,你写私信给安徽巡抚袁甲三,要他照此办理,记住,一定要保密。”
宝鋆答应一声。李万堂听王爷说到军务,那非自己所长,便不言声在一旁只是静听,只是在宝鋆的手指向三支军队胶着之地时,眉棱骨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
日期:2012-05-26 07:44:53
天色已晚,古允源兴冲冲进了梓里镇,他原打算在镇上打个尖,寻间干净客栈饱饱地睡上一觉,明儿一早再赶那最后二十里的山路回古家村。
古允源有自己的盘算,远戍边疆一晃五年多,慈母在堂不知流了多少眼泪,若是自己黑灯半夜回家,灯下一照风尘仆仆、形容憔悴,岂不越发惹得母亲伤怀。反正到了梓里镇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古家村,也不必忙于一时,休息一夜养足精神,明儿在镇上买些礼物带回家中岂不是好。
古允源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妙,可一到镇上就发觉情形不对,满大街都是逃难的难民,屋檐下、墙角边处处都铺着芦席,横七竖八或坐或躺着唉声叹气的人们。
徽州府下六个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歙县是徽州府衙所在地,其实是府县共治,梓里镇便是歙县治下的一个大镇,也是距离古家村最近的镇子。古允源看见镇上乱成这般样子,心里先就惦念着家里,牵着马走到街里的一个杂货摊前,俯身问道:“掌柜的,打扰了,请问这街上是怎么回事?为何到处都是逃难的人?”
做小买卖的是个老汉,大约还从没人叫过他为“掌柜”,愣了一下才道:“这位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我……”古允源迟疑了一下,“我是本地人,只是离乡多年了。”
徽州人多的是背井离乡做生意,十年八年不回家也不稀奇,因此那老汉只是点点头,向着街上指道:“这都是造了兵灾,家里都被打仗打毁了,青壮的被拉了从军,老弱病残可不就跑到镇上来了嘛。好歹镇里有保甲,小股子军队也不敢轻易闯进来,要真是来了大军,就连地保也要带着全家跑了。”
古允源回想了一下,常四老爹两个月前说徽州地界没有开仗,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没听到徽州府的战报,怎么无缘无故就打起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