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福、财运超越胡雪岩--清末的徽州商王》
第30节

作者: 伊尓根觉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黑塔拉着骆驼走在最前,走出去大概五丈远,忽然觉得脚下不对,身子一载就倒了下去。
  老齐头在后面看得明白,大惊失色,正一怔神间,刘黑塔竟又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他不只是蹦起来,而且还大叫道:“成了,成了,走出来了。”

  老齐头一怔,但随即明白过来,刘黑塔这一天一夜在烂泥塘里走,偶一遇平地竟然立足不稳。
  “驼队走出了黑水沼”,一句话从前方的领队传到最后一匹压驼,几乎是一瞬间的事儿,驼队刹时震动起来,此时前方的十几匹骆驼已经上了岸,但后面的驼队还长,老齐头经验老道,知道后方的驼队还不能大意,亲自赶到后面去压阵,直到最后一匹骆驼也上岸,这才知道终于大功告成,一举闯出了这几十年没人敢走的“黑水沼”。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岸边已有大大小小的伙计数十人在跪地感谢上天,老齐头与刘黑塔兴奋劲一过,不约而同想到一个问题:“古允源呢?”
  此时烛火尚在,就在前方不远处有个土坡,刘、齐等人带着伙计赶过去,就见古允源跪伏在地,手上死死捏着最后那支快要烧残的白烛,身子在不住地打颤。
  刘黑塔扑过去紧紧抱住古允源,“古大哥,咱们闯出来了,闯出来了”
  古允源双目模糊,边笑边点头,已是哽咽的说不出一个字来。身边的伙计围拢过来,将他从刘黑塔手里夺下,高高抛到空中,又稳稳接住,人人脸上都是劫后重生一般的喜悦驼队这一闯出黑水沼,就等于是抢出了整整十天的时间,老齐头拍胸脯保证,往后再无难走的路。经过一日夜的折磨,驼队上下困顿不堪,于是便在岸边就地休整。

  这天晚上,黑水沼畔篝火映天,伙计们将骆驼赶到营地的四周打桩系好,借骆驼来挡风。除了值夜的伙计之外,人人都围坐在篝火旁。本来商队在外轻易不得饮酒,但今晚老齐头作主暂时废了这个规矩。
  “今晚上大家都痛痛快快地喝几杯,一来是庆贺驼队走出了黑水沼,二来是为古老板压惊。这一次真是九死一生,全靠了古老板胆大心细,来,我敬古老板一杯。”老齐头向坐在身边的古允源举杯示意。
  古允源连忙起身离座,走到众人中间,高高端起酒杯。
  “多谢齐老爷子夸奖。不过这一次能顺利走出来,不只是我,还有全驼队老少的功劳。正如齐老爷子说的,走黑水沼全凭运气,我这一次误打误撞,如果不是大家伙信得过我,也不能建功。我借齐老爷子这杯酒,敬全驼队的兄弟。”
  说着古允源一扬脖,干干脆脆一杯酒见底。众人轰然叫好,也纷纷饮了此杯。

  接着古允源又满上杯,脸色却是一变。
  日期:2012-05-18 11:21:24
  第八章(中)
  古允源整整脸色,将声音略放低了些:“我这第二杯酒,敬留在黑水沼里的那位兄弟。愿他在天之灵安息。”说着转向刘黑塔,“兄弟,将来回到太原城给我提个醒,这一趟甭管我得了多少银子,要拿出一半来分给那位兄弟的家里。”
  刘黑塔答应一声。驼队里的伙计相互看看,交换着眼神,惊异之色溢于言表。走西口的驼队伙计一条命本不值钱,像这样人死身灭,除了一副棺材板和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其余再得多少完全看这个人在驼队中的人缘,大家“凑份子”而已。现在“大老板”出手如此大方,真是闻所闻为,也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使得古允源彻彻底底收伏了整个驼队的心。

  刘黑塔不习惯场面如此凝重,咧着大嘴道:“古大哥,我看你平时极是稳重,怎么这一次连商量都不商量,冒冒失失就往泥潭里闯,难不成有什么把握?”
  这句话其实人人想问,所以大家都静下来听古允源如何作答。古允源稍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把握倒是没有,靠山嘛,算是有一个。”
  刘黑塔瞪大眼睛:“喔,什么靠山?”
  古允源往上面指了指,刘黑塔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只见满天星斗,搔了搔头道:“古大哥你就别卖关子了。”
  古允源道:“我的这个靠山,就是老天爷。昨儿一早,我拿着蜡烛到黑水沼边上,心中起了个愿。”
  “喔。”刘黑塔打趣一句:“古大哥是读书人,怎么也信神信鬼。”

  “别打岔。”年轻的二领房听得聚精会神。
  古允源笑笑道:“我对自己说,如果走出一百步后这烛火还没有被风吹灭,那么不管千难万险,我也一定走下去。要是烛火灭了,那么就是老天爷示警,到了那时候……”
  古允源没往下说,大家自然心头雪亮,要是老天爷不帮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得陷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沼泽里。
  “古老板真是贵人,能得天之佑,我们这趟买卖想必是有惊无险了。”老齐头捻着几根狗油胡不住地点头。
  “其实我这么做,倒是想起了关外的一段往事。”走出了黑水沼,古允源心头一块大石落地,今夜谈性很浓。

  他说的这件事,发生在长白山上。长白山产最好的野山参,越是偏僻无人的山旮旯,越能寻到“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宝参。但是荒山野岭自然危险丛生,别的不说,一头人熊就能灭了一队采参客,再加上雪崩和山洪,老参客身上几乎没有不带残疾的。
  就在这一年的初冬,一队采参客在靠近朝鲜的磨石砬子的一块悬崖底下发现了一支大叶参,后来据在场的一个参客说,“我一眼看见那参,心上就怦怦地跳开了,那叶那果,打眼一瞅,地下的参娃子少说也有七、八两。”
  瞅是瞅见了,也真是忒馋人,可就是没人敢去挖。不为别的,那参上面一颗大石头被前几日的雪崩推到悬崖边上,摇摇欲坠,时刻都会砸下来。挖一棵参,必须刨大坑,才能保证一根须子不断地完好无损,少说也要三天工夫。可上面那块石头被风一吹都摇摇欲坠,真要是掉下来,连人带参都得砸成肉饼。
  最后还是有个年轻后生不怕死,轻手轻脚给人参栓了红线,然后站起来大喊一声,声音大极了,山谷回音如同雷鸣,头顶那颗大石也被震得晃了三晃,可就是没掉下来。于是年轻后生开始刨坑挖参,别的采参客硬是不敢过去帮他。
  说来也巧,三天之后那后生捧着一支偌大的人参美滋滋地走了回来,他人一离开,那颗石头就掉了下来,将地面砸出半人高的深坑。

  年轻后生用命赌来的这支参足有八两半,在营口参茸行卖了三千两银子。事后有人问那后生当初为何要喊那一声,后生答道:“要是俺没那发财命,趁早就让石头滚下来把俺砸死,也省得担惊受怕。既然石头没落下来,那就是老天爷把参许给了俺,那三天,俺是一点都没害怕。”
  古允源讲完这段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事不同理同,我走这黑水沼也是一点都没害怕。”
  “古老板的这段故事讲的有意思,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敢豁出一条命去,就是神仙也得让三分。”老齐头陪了一杯。
  伙计们交头接耳,显然古允源讲的故事与他自己的现身说法也给了整个驼队不小的触动。
  这天晚上大家吃吃谈谈,直到深宵方才尽兴而散,各自回到帐篷去休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