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策,我们不能仅看董事长的意思,还需要解读整个董事会,通过对近期董事会动态的解读,我认为董事会应对危机的思路其实是很简单明了的:
1.通过行政手段在中央控制下“有计划的拉动通胀”,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洗牌分配,最终目的是------消化前期财政烂账,化解贫富分化。这里“有计划的通胀”分成两个层面来说:一个层面是给民众加工资,加工资老百姓自然会支持,虽然在没有提高劳动效率的情况下加工资意味着货币的贬值,贬值同时剥夺了民众的储蓄,但没有关系,老百姓根本就算不清这个帐。这就像朝三暮四的典故,早上给猴子四个枣子晚上给三个,猴子不干,大吵大闹;没关系,你换个方式,早上给猴子三个枣子,晚上给四个,猴子一看,诶,给的枣子越来越多,它们就开心了;另一个层面是,利用国企的垄断地位,尤其是通过控制金融系统的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同时辅以行政手段压制房价、物价超计划的上涨。这个在董事会的眼里并不算太难的事情,他们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炒房的、地产商你们是有钱人吧,你总有财产吧,有钱人别忘了这钱是谁给你的,我能让你暴富,也能让你立马变成穷鬼,再不听话老子把你抓起来,其实不用我动手,你敢炒房,只要我使个眼色,穷鬼门的口水都足够把你淹死了。企业也不准乱涨价,你开企业总有偷税吧,先约谈,你听话就算了,你敢不按计划乱涨价,我就去查你的税,我就不信你死不了。外资企业没偷税是不是?老子查你的假冒伪劣短斤少两,没伪劣?查你工资。也没问题,靠,老子天天派人砸你场子耗死你总行了吧!老子就不信你不服!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如意算盘啊:钞票多发点,工资多涨点,物价少涨点,房价不要涨,OK一切搞定,自己不掏一分钱,还把烂账给整没了。领导决策,就像中国人买股票,决策的真正过程往往是相当简单的,但你去判断对方是如何决策的,却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你只能依据对方的利益、思考的高度、思维的习惯和对方决策后的动作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较靠谱的结论。上头是不会像我们一样在经济数据上绕来绕去的,他们的思维模式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用管这些,是否符合经济规律,这不关他们的事,他们是先定目标,剩下的事情怎么完成,应该由下面自己去搞定的。
2.如果前头那个计划行不通,砸了,没关系,还有第二层保险:给部队加工资,枪杆子底下出政权,这个错不了。同时董事会里还有一个声音,那就是重庆模式,虽然目前的重庆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不过是个大娱乐场所里K歌K出来的不伦不类的怪胎,但同时也的确昭示着一个方向,重回计划经济老路,由上至下也不是没有支持者的,而且这次危机应该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重回定额配给的计划经济,并不能说它一定行不通。
3.再不行也没关系,黄金储备都在美国银行里放着呢。
有了这三步,进退有据,错不了。
(未完,待续)
日期:2011-04-24 19:39:45
滞胀的深化过程
前面我们讨论了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物价是如何上涨的:可以通过减少供应量继续推涨,于是我们看到:一边是菜烂在地里,一边是市场上菜价的坚挺,因为商家不可能提供大量货源促使市场降价,最终搞死自己,这就是经济规律,和道德的血液无关。如果大家去调查了解下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就会发现,大量的企业目前的产能利用率都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的。我记得日照钢铁的老总在2011年春节前提到企业的年度计划时,就用了“减少产量、增加利润”这几个字,再也没有企业提及市场占有率了,因为目前的企业已经不能够去考虑这个层面的问题了。
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物价大幅度上涨-------下游需求萎缩-------价格下跌但被企业成本支撑-------减少原材料供应--------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企业减产保价(同时工人失业)-------物价继续上涨------需求继续萎缩。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大致状况。此时我们的ZF出手切入市场,做两件事:增加工人工资和制止企业涨价。大家可以看看,这两项措施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解决目前的问题么?这个问题的根子在哪里?在原材料。但是这两项措施改变链条的什么环节?全部压力都压在了生产企业一方,工人工资增加而价格不准上涨,这只能导致企业加大减产力度,其结果只能是增加失业率,而我们无法看到的恰恰是失业率。这就是我反对工人加工资的原因,因为现在加工资已经太迟了,这时候必须ZF出来做三件事情:1压制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至少在国内压制。2把财政收入拿出来,补贴医疗、教育、养老,提高老百姓的隐性收入。3充分运用税收手段,征收物业税和遗产税,实现税收缓解贫富分化的功能。
此时G20很多国家也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知道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遏制经济。但是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储量丰富的原材料涨价,别人降价,所以意识到和能否成功遏制,是两回事了。面对此次危机,中国比西方国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两个优势:1中国不怕工人失业,因为我们的农民工不是产业工人,他们不怕失业,大不了回家种田,所以只要让农民工回家后有田可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就必然有限。(听说政府已经开始对农村土地进行重新洗牌分配,如果操作得当,的确可以缓冲危机)2中国还有富足的中央财政,完全可以补贴民众,而西方国家财政已经严重亏空负债累累,他们即便想补贴民众也已经是有心无力了。所以,只要举措得当,中国爆发危机的可能性是远低于西方国家的。但是俺比较担心,担心政策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个话只能说到这里,再说就麻烦了,我保证了后面的帖子不评论政治只说经济。
从这个循环的过程来看,还存在着价格多次起落的过程,按照起落的周期拉看,危机是渐进深入的过程,可能数年,直至需求萎缩逼迫价格的拐点到来。但是,我们此时必须考虑另一个因素,就是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市场货币的流动性,随着金融游戏渗入社会的肌体,杠杆的放大,有可能将危机放大和提前引爆。接下来我们分析讨论金融游戏下的流动性拐点是如何引爆危机的。
(未完,待续)另:由于上论坛不方便,大家的回帖无法一一答复了,只能尽量在帖子中给大家答案。
日期:2011-04-25 13:24:43
危机的爆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