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权力场——大明王朝的最后弈局》
第42节作者:
麻辣摇滚 日期:2012-05-24 17:15:51
第六节光脚不怕穿鞋的
周延儒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他在老家宜兴的退休生活表面上平静,内心里却是波涛汹涌。
一个官员退休,除非你老迈得要用三只脚走路了大家才觉得理所当然,否则就是犯了错误被遣返归家的。
这是大明人民的通俗看法。
周延儒也未被免俗。
他怎么可能被免俗呢——他和温体仁在朝廷上的明争暗斗丰富了多少大明人的餐桌生活啊。
人民总是追求低级趣味。总喜欢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于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高官争斗故事。
现如今,故事的主角之一从庙堂跌落到民间,这让人民兴奋不已。也让周延儒难堪不已。
说到底,他周延儒还是栽了。
一个男人,栽到另一个男人手里,到底意难平。
何况这另一个男人是他的副手啊。
何况他曾经跪在副手脚下苦苦哀求啊。
虽然这个副手没有进一步地落井下石,但这何尝不是他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呢?
周延儒有一种屈辱的感觉。
必须要扳回来,不计代价地扳回来。
事实上也谈不上要付出什么代价了。
他已经一退到底,退无可退。大不了,还剩一条老命。
屈辱的老命。
可温体仁呢?赢得起却输不起。
光脚不怕穿鞋的。话糙理不糙。
但是,怎么扳回来呢?
现在的周延儒还有什么实力去扳回来呢?
皇上将其一撸到底,温体仁却纹丝不动。说到底,皇上还是相信他温某人!
但是且慢!皇上真的相信他温体仁吗?
这内阁首辅的位置已闲置多日了,皇上为什么不将温体仁扶正呢?
皇上一定在犹豫。一定在等待。
这是一个历史的空当。是历史的不确定性。我周延儒要及时地插进去。见缝插针。为皇上选一个满意的首辅。
这个首辅身上一定没有党争的阴影,但一定要压着温体仁才行。
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在大明官员们众口一词的推荐中,崇祯将目光锁定在年前归隐的何如宠身上。
归隐的人总是神秘的。
何如宠就很神秘。
当年,他和周延儒同时入阁,在内阁中的地位还在温体仁之上。
但很快,何如宠就辞官了。
辞官以后何如宠还语重心长地给崇祯写信,希望崇祯案头要常备《通鉴》,看看古人是如何反腐治乱的。
这让崇祯哭笑不得。
何如宠。何如宠。名字是好名字,却怎么学了陶渊明,做了朝政时局的看客呢?
现在百官们强烈要求他复出,想必其清廉的名声应是不假。
温体仁是个干臣。何如宠是个廉吏。到底用谁呢?崇祯觉得不需要做选择——大明,太缺清廉的名声了。清廉的名声就意味着民心啊。
大明现在要有了民心,大明的江山就还是铁打的江山。
崇祯下旨,要何如宠速回内阁,担当重任。
何如宠却觉得腿软得不行。
他是聪明人。的确是聪明人。因为他知道,百官们众口一词推荐的背后一定有周延儒的推手。
这个老狐狸,下野了还想让我再搅进时局中去,好替他泄私愤。
当初周延儒和温体仁各自设局,我成了第三者。
炙手可热的第三者。
他们两个为了争夺我,那叫一个软硬兼施啊。
党争,是不允许第三方力量存在的。
而党争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争取第三方力量。
但是,自己怎么能卷进党争里去呢?
所以,还是谁都不靠比较好,主动选择出局。
有些时候,出局者生,入局者死。周延儒的下场就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这样的时刻,我何如宠千万千万不能重新入局啊。
何如宠几乎可以看见了温体仁那阴险毒辣的目光——他是太想太想坐到首辅位置上去了。他好不容易赶走了周延儒,结果摘取胜利果实的却是我何如宠——他能不找我玩命?
国事不可为。这是自己几年前就认识的道理。而到了现在,国事更不可为了。
但是皇上下旨,不出发是不行的。先出发吧,在路上再给皇上写信,总要想办法推掉才是——我何如宠可不愿意做周延儒手里的枪,一不留神走火伤了自己的性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