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先秦红颜探古》
第36节

作者: 蒹葭从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仔细辨别,会发现这样的解释太过牵强。刚才还在《新台》中对她不得不嫁于“戚施”样的卫宣公表现出怜悯和愤慨,这会又怎么可能祝福她与君子白头偕老呢?刚才《新台》中还是一个弱小、可怜的牺牲品,这会又怎么可能“子之不淑”呢?(也有观点认为“不淑”的意思并非通常理解的“不良”和“不善”,而是命运不幸的意思。)很明显,《君子偕老》中的“君子”很难让人看成是“人之无良”的卫宣公。若如此,那他又是谁呢?

  于是有人提出这个“君子”是后来烝母的公子顽(伯昭)。
  也许这样的说法才比较靠谱。史书再没有详述卫宣姜日后的生活,但可以肯定她在卫国生活了很久,因为她的血脉和命运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个命运坎坷的老牌诸侯国。她与她那名义上有母子关系的夫君共育有五个孩子,包括一位公子、两位国君和两位国君夫人,他们是公子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和后来因《载驰》一诗而留名的许穆夫人。卫宣姜的孩子们个个都很出色,尤其是卫文公和许穆夫人,他们承担了祖国灭亡的灾难和复建的重任,在青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记录。

  尘埃已旧,斯人已逝,独留下优美的文字在暗夜中闪烁。隐约看见年轻的君夫人穿着深青色的翟衣款款而至。她身材修长,眉目如画,杂珮琳琅,副笄六珈……她在竹帘前安静地正坐,身后竹帘窸窣,半掩着玄衣纁裳的身影。这个命运坎坷的悲剧女子,但愿她在后半生里能够安宁,但愿她与他的夫君能够执手相随,君子偕老。
  日期:2011-06-07 21:38:27
  附:《鄘风•君子偕老》中的后妃礼服佩饰
  抛开史料价值,《鄘风•君子偕老》这首诗在中国服饰史上也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它佐证了周礼中关于后妃翟衣制度和佩饰制度的记载。整首诗可当成先秦服饰史的重要资料来研究,其中涉及到的服饰和佩饰归纳如下:
  假发饰——副、髢

  ◇ 副:“副笄六珈”之“副”是假发发髻的一种。据《毛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
  ◇ 髢(dí)用他人头发做成的假发髻。《左传•哀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见已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
  假发在先秦是发饰的一种,并且已经做成繁复不一的各种类型。《周礼•天官•追师》记录了包括三种假发在内的后妃常用发饰:“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其中以“副”是最隆重的发饰——在头上加戴假发后并饰以全副的首饰;其次是“编”——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然后是“次”——把假发同真发一起梳编装饰。次是士昏礼中新妇的发饰;“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

  首饰——笄、珈、瑱和揥(簪珥)
  ◇ 笄是首部没有特殊装饰的簪。
  ◇ 珈:一说是玉步摇,缀玉在笄下。“六珈”为一套六支笄簪于发髻上的组合。但根据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唐壁画中供养人的发型来看,“六珈”多为笄形,而并非一定是步摇。
  日期:2011-06-07 21:41:45
  ◇ 瑱:冠冕或发髻上分垂于两耳侧的玉饰。《说文》:“瑱,以玉充耳者”;揥:簪的一种。
  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髻,悬于耳际,即为簪珥。“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是说君夫人的簪珥——以象牙为簪,簪的首部坠以玉瑱。华夏先民因尊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任意毁损”的信条,是没有给耳朵上打孔的习惯的,那时的耳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带有缺口的“耳玦”,另一种就是瑱(簪珥、充耳)了。

  簪珥既是发饰也是耳饰。先秦不论男女都很重视耳饰,瑱垂于耳际,有虚心聆听的含义,因此它是一种正式的、重要的礼仪性发饰,秦汉以前的女子常褪去簪珥表示谢罪。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汉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为太子,又怕自己百年后子幼母少,女主乱国,于是赐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脱簪珥叩头”,但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缢身亡。

  礼服——象服、翟、襢、絺
  ◇ 象服:绘有文饰的礼服。“象”的意思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古者圣人制衣冠时“观翚翟之文”及“荣华之色”,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华夏衣冠的文饰来自天地万物,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比如天子冕服采用的日、曰、山、星辰、龙、黼、黻等“十二章”以及后妃之翟纹。
  ◇ 翟:“玼兮玼兮,其之翟也”,这里在说君夫人的翟衣。翟是雉鸡的统称。据《周礼•天官•内司服》:“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翟、阙翟、鞠衣、襢衣、褖衣”,其中的袆衣、揄翟、阙翟因绘有不同的雉鸡纹而被称为“三翟”。袆衣是玄色,揄翟青色,阙翟红色。鞠衣桑叶黄色,襢衣白色,褖衣黑色红缘。袆衣上的翟纹为绘制而成,揄翟和阙翟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再缝于衣上。这“三翟”成为中国明代以前后妃的礼服模板,虽时有损益——特别是宋明翟衣、朝鲜翟衣上的翟纹按照命妇的级别有十二行、九行的“矩阵”样排列,这种服饰风格显然不符合先秦的审美——但总的来说,配色和形制上仍然遵循周礼。尽管先秦时代的翟衣确切样式目前已不可考,但可以从宋代的皇后画像参考类推一下先秦后妃的翟衣:青质,翟纹,深衣制……

  日期:2011-06-12 20:50:47
  ●不复成嫁——流亡路上的“艳遇”
  男人喜欢把女人比作衣服,这个比喻一向是很冒犯女性的。但抛开男尊女卑的时代局限性来看,这个说法倒有几分恰当之处,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传统中。衣冠对我们的先人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可以御寒,可以遮羞,可以“臭美”,可以标明身份,可以差别等级,还可以上升到华夷之辨、精神信仰、民族节义等大事。在过去,女人的命运除了与她是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有关以外,更在于穿那衣服的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有些男人对衣冠很有感情——“缁衣之宜兮”,穿到破旧都舍不得丢弃,还要修补了再穿;有些男人将衣冠看得重于生命——“君子死而冠不免”;但更多男人却是在灾难和事故面前能光着膀子撒腿就跑的。

  发生在春秋初期的晋公子重耳流亡事件是《左传》中比较精彩的篇章。在这位东奔西走了十九年,最后跻身春秋五霸的落魄公子那传奇而坎坷的一生中曾有不少亮点——明亮的点缀。那些亮点就是在他流亡时路经各国的一个个“艳遇”。没想到这么一位落魄的倒霉蛋竟差不多成了《左传》中最受欢迎的男主角——就数他的“衣服”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件”分别是:季隗、齐姜和怀嬴。

  日期:2011-06-12 20:57:54
  一 狄国•季隗——深衣
  自“骊姬之乱”①开始了晋国鸡犬不宁的日子,晋献公的儿子们死的死逃的逃。公子重耳被自己那狠心老爹派来的宦官刺客追杀,拖着半条破袖子翻墙逃到了舅舅家——狄国②。这一年,重耳只有十七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