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者胜——西晋之乱》
第28节

作者: 羽林轻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被卫瓘府中炒掉的人,要进入清河王府并非易事,至少要明确司马遐的需要,清河王不会用一个没有价值之人;而此次司马遐又带他来到卫府,让他亲自手刃仇人,说明此人的天大委屈尽为司马遐所知,司马遐既然肯助其复仇,也说明司马遐非但同情此人,而且认可此人可为自己所用。
  历史上对司马遐的评价,长得美貌,但性格懦弱。关于荣晦屠杀卫瓘及其子孙一事,《晋书》上载:“遐不能禁,为世所尤。”认为当时司马遐管不住荣晦,并以此说明司马遐懦弱,其实这正是司马遐高明之处。
  反正卫瓘早晚一死,司马遐乐意送个人情给荣晦,司马遐帮荣晦报仇,对外自然不能说的,最好的谎言就是说自己胆小,那荣晦是个疯子,我制止不了。这样的谎话,估计是没有人相信的。
  问题太多:既然荣晦如此凶悍,司马遐为什么要留他在府上?又为什么带他去卫瓘府?

  即使司马遐真的懦弱得连手下杀人都不敢制止,这种大大有损自己王爷颜面的事情他是绝不敢承认的,而事后他自己居然四处说自己胆小,不敢制止荣晦的行为,其实说明他并不胆小。
  说者和听者都在难得糊涂。
  荣晦今日终于了此心愿,应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算得一条好汉。
  人才不能为己所用,反而开罪于人,也应了杜预所说,卫瓘仅一介名士而,难以堪当大任。
  尽管如此,卫瓘的一生仍然是光荣的一生,军功卓著,善于谋略,博学多才,为政清简,尤其在任上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解决务桓、力微两大边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日期:2011-11-06 20:32:43
  第三节八王之乱二—楚王之死
  一夜之间位居“三公”的太宰、太保被杀,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不难想象其在人心中造成的混乱,在那种咨询不发达的时代,上层到底发生何事,接下来的事态又将如何发展,事态的发展于我是福是祸,这无疑是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的疑问,而这种突如其来的茫然和无法探知真相的疑问自然会发展成恐惧,造成人心不稳,一片混乱,而这种混乱的状态又使得人们渴望获得真相,而对于真相的强烈渴望又使得人们很容易丧失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在此条件下,善谋者如能借此良机,先散布对己有用信息,并加以运用调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所谓“浑水摸鱼”。

  此次事件,幕后推手是贾后不假,但楚王司马玮于台前的频繁亮相,已为世人所知,人们看到的是楚王在短短的时间内多次出示诏书,以皇帝名义调动军队所为,人们不知道楚王出示的只是伪诏,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大家都在猜想皇帝这么做的用意何在,“轻险”的司马玮已然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而彼却浑然不觉,也不知下一步当做何打算,更不知道此次事件,自己只是一个螳螂而已,而却有黄雀在后。

  “黄雀”贾后一直在关注事态的发展,对局势自然了然于胸,凭借对时机把握的天才优势,立刻命少傅张华上奏皇帝司马衷,派遣殿中将军王宫手持驺虞幡入司马玮军中,释其兵权。
  晋代制度,有白虎和驺虞两幡,白虎用以督战,而驺虞用以解兵。
  让张华上奏皇帝,而不亲自以皇帝名义发布命令则又是贾后的精明之处,知道在这个弱智皇帝面前什么时候该走程序,什么时候可以不走程序,灵活运用规则。
  机会其实并不光垂青于贾后,司马玮同样有机会,此刻重兵在握,众人唯自己马首是瞻,怎奈年轻的司马玮于军旅是把好手,于政治却经验不足,不知已入圈套,正得意之时,欲回去复命。
  岐盛此刻见司马玮重兵在握,野心顿起,心想如果司马玮登上皇位,自己的地位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忙劝说司马玮:“殿下,此刻我等兵权在握,不如以清君侧的名义乘势杀掉贾后、郭彰,以安天下。”司马玮虽感觉有理,但要自己在如此重大的事件中担任主角,成功固然可以位于万人之上,而失败却会满门招诛,而且自己对成功也不知有几层把握,因此犹豫不觉,在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之间徘徊,既不去给贾后复命,也不起兵,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

  岐盛无才,其计虽然正确,却难以打动司马玮,因为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日期:2011-11-07 21:32:38
  岐盛说此话的含义是要司马玮趁此重兵在手之际造反,如造反成功,自己将从此摆脱舍人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从岐盛这番话中也可看出,楚王也是有此野心的,否则岐盛断不敢说出此类话语。
  但岐盛此话却未能打动楚王,要身为楚王的司马玮此刻起兵造反太过突然,刚进京城不几天的楚王,虽然想做皇帝,或者即使做不了皇帝,至少也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自己立足未稳,此事干系重大,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需要仔细规划,因此,并不同意岐盛的建议。
  而如岐盛能因势利导,掌握各种关键信息,尤其是宫内动向,向楚王分析他与贾后之间的厉害关系,明确告诉此刻的楚王起兵杀“贾郭”不是造反,而是图存,他只能在“鱼死”和“网破”之间二选一,而绝无其他选择时,楚王兴许能下定决心,兵贵神速,在对手动手之间抢占先机。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当王宫怀抱驺虞到达随司马玮行动的各军中,司马玮已再无机会,王宫随即高声宣布:“今夜之事,乃司马玮矫诏所为,朕未下旨,各位勿要受此人蒙蔽,速回各营,朕既往不咎。”各军立刻散去。司马玮的军力顷刻间即告瓦解。
  此刻司马玮身边仅剩一名十四岁的家奴,不知所措之际,驾一牛车投奔秦王司马柬,此刻的司马玮已方寸大乱,司马柬乃皇帝司马衷的亲弟弟,如何敢收留此时的司马玮,自然为贾后所执。
  结果没有悬念,司马玮被斩,死时仅二十一岁,公孙宏、岐盛被灭三族。
  一夜间,贾后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司马亮、卫瓘和司马玮三大巨头,铲除了影响她弄权的最大障碍,不过如此巨变,自然要有所善后,贾后采用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衰的办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平反昭雪”。
  宣布追复司马亮的爵位,谥号文成。同时,封卫瓘为兰陵郡公,谥号成。同时诛杀荣晦满族。
  日期:2011-11-08 21:07:42

  第四节 贾后之死
  至此,贾后地位更加牢固,行事也更加肆无忌惮,立刻任命其族兄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
  一场大乱后,面对人心不稳的混乱局面,贾后将人事调整作为其善后第一要务,这次调整也确实让贾后煞费苦心,首先,在朝中遍布亲党,充当耳目;其次,主掌朝政的司马亮、卫瓘不在了,空出的职位总要人接替,朝廷的正常组织机构还是要的,虽然实权掌握在她手里,但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她不愿意让人在背后攻击她不讲政策,因此,她还需要有人到前台来接替司马亮、卫瓘的位置,但这个人不好选,既要有一定的才华,能处理好朝廷的事务,还要听自己的话,对自己和皇帝也构不成任何威胁。她把最信任的侄儿贾谧找来,两人考虑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了人选,这个人就是太子少傅张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