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
第53节作者:
叶落如刀 日期:2012-05-21 14:06:20
14、百年余音
从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围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十数年间汉匈展开了剧烈的争霸战争,双方均倾注全力,以国运为赌注。在这场战争中,卫霍两颗巨星腾空而出,成为匈奴人永远的噩梦。根据史学界研究,匈奴本族总人口的高峰值也不过120万左右。而仅在几场主要战役中,汉军就斩杀俘虏匈奴三十万人!漠北战后,络绎归降的部众也是不计其数,根据《汉书?功臣表》,仅达到封侯级别的归降匈奴大贵族就多达三十三人。在人口锐减的同时,更惨重的损失是,河套、河西、漠南等最为肥美的草原牧场,纷纷改入汉家版图。匈奴人的衰落,已然不可逆转。
这场战争以漠北决战为高丨潮丨,宣告了匈奴霸权的陨落,也标志着大汉帝国正式成为东亚世界的霸主。
高丨潮丨并非尾声,战争的余音还将绕梁百年。
漠北之战后不久,公元前117年,一代名将霍去病英年早逝;再过十年,公元前106年,51岁的卫青寿终正寝。巨星既陨落,世人常追怀。卫霍之所以被誉为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是因为历史已证明了他们的稀缺性:汉军的对匈战争依然持续,但类似的辉煌战绩却已难以复制。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起用霍去病麾下名将赵破奴,继任对匈战争的统帅,但战败被俘(后来逃归汉朝);公元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出击匈奴,战败投降;公元前90年,汉武帝寄望于新一代外戚将领贰师将军李广利,希望他成为第二个卫青,但李广利却因为卷入立储之争,被迫率七万大军投降匈奴。几次遇挫之下,汉武帝终究未能彻底消灭匈奴,此乃终生之遗憾。公元前89年,68岁的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感叹在战争中“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开始调整国策,重新推行休养生息的方针。
尽管如此,无论旋律如何跌宕起伏,汉强匈弱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漠南无王庭”成为牢不可破的事实。而匈奴宛如一曲绝望的哀歌,虽然时有挽狂澜于既倒的野望,却是夕阳薄暮、再难从头了。
公元前81年,匈奴与汉朝议和,释放了苏武。公元前77年,在汉朝的支持下,东胡后裔乌桓人举起反旗,还挖了匈奴单于的祖坟。公元前72年开始,汉朝施展围攻战略,联合西域的乌孙、北方的丁零、东部的鲜卑、乌桓等,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战争,极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作为游牧人统一体的匈奴开始瓦解。
在汉朝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下,匈奴帝国权力结构也开始松动甚至崩解,内部倾轧日趋严重,陷入内忧外患而无法自拔。这里大致做一个统计学上的总体解读:
匈奴的基本政治体制,可以归纳为“五族共治、三分天下、法定继承”。
挛鞮氏、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五大氏族是核心贵族集团,其中挛鞮氏垄断单于大位,可谓“皇族”;呼衍氏是挛鞮氏的世代姻亲,传统上垄断皇后的位置,可谓最强之“外戚”。
挛鞮一族中,单于的子弟至亲还出任所谓的四角王和六角王。这十位亲王依次具有单于大位的继承权,其中左贤王是第一继承人,可谓法定的太子,同时分管匈奴最富饶的东部领地,一般而言就是单于的嫡子;左谷蠡王位居第二,通常是单于的兄弟或叔伯,辅佐单于直接统治中央领地;右贤王是老三,统领匈奴西部领地。五大氏族和其他小部落的势力,依其所处方位,分别接受单于和左右贤王的直接统治。
从冒顿、老上到军臣三代单于,历时八十三年,他们都遵守了父死子继、以左贤王身份进位单于的权利继承制度。稳定的政治格局孕育出匈奴的黄金时代。但伊稚邪打破了规矩,以单于弟弟、左谷蠡王的身份政变篡位,树立了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坏榜样。当他自己被卫青击败逃亡时,右谷蠡王就曾有样学样地自立为单于。
到了公元前114年,伊稚邪单于郁闷而死后,形势就更混乱了。挛鞮氏的亲王们热衷竞争上岗,再加上呼衍氏等外戚贵族的掺合,此后的六十八年竟然换了九任单于,其中左贤王也就是太子登位的仅有两人!最后终于出现了五个单于相互征战的壮观场面,史称“五单于争位”。
五单于中,代表东部利益的呼韩邪单于先胜后败,被哥哥郅支单于追杀。公元前51年,他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归降汉朝!要知道,虽然头把交椅被汉朝抢走了,但匈奴毕竟还是“天下第二”的大国,还掌控着西至中亚、北至西伯利亚、东到辽河的广袤地盘,如今屈身作汉朝的小弟,情何以堪!《汉书.匈奴传》就记载,一个匈奴王爷痛哭流涕地劝他:“你和郅支是兄弟争国,谁赢了都还是匈奴人。如今你投降汉人,辱没祖宗,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对小弟们!(何以复长百蛮!)”
呼韩邪铁了心要抱汉朝大腿,于公元前51年到甘泉宫拜见了汉宣帝,宣示臣服。此后,在汉朝的强大援助下,呼韩邪和汉朝联军击溃郅支。公元前36年,远逃西域的郅支被汉将陈汤击杀,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名言(此节故事,留到以后的西域部分再细说)。呼韩邪单于感激涕零,此后数十年间,匈奴成为汉朝的一条看门狗。
昔日天之骄子,如今看门之犬。要是冒顿知道这般情景,恐怕要从棺材里跳出来了。
但历史会回答他:只要得罪了汉朝,那就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到了王莽篡夺西汉皇位,建立所谓的“新”王朝,这位老兄有意要恶心匈奴人,就把匈奴单于改名为匈奴服于,取“匈奴臣服于大汉”之意。
就叫你服于,你服不服?
俗话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何况被改了这么一个窝囊名字!匈奴人当然要抗议,不过没打几仗就请和了,王莽得寸进尺,又改匈奴单于叫做“恭奴善于”。
服于不服,改名恭奴。这下子改得更难听了。
过了一年,被迫改名字的乌累若鞮“恭奴善于”就郁闷而死。他的弟弟继位,全名“呼都而尸道皋若鞮恭奴善于”……实在是又臭又长,下文就用他在汉朝史书里的本名“舆”来代替吧。
在匈奴的中后期历史上,舆是个“功过两分”的标志性人物。话说为了平衡各派利益,呼韩邪单于生前对匈奴的继承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约定兄弟继承、不得传子,匈奴得以维系了较长期的内部和平。再加上对汉朝恭顺,外部压力也相对减轻,一时间稍有复兴之势。这段兄弟继承的白银时代维持了七十七年之久,直到舆在临死前推翻兄终弟继的制度,把位子传给了儿子,导致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从此再也没有统一。
就是这位舆,虽然身后留下一个分裂的匈奴,但生前在位长达二十八年,是呼韩邪之后又一位具有高度权威的领袖,而且干了一件大事:公元23年,他断绝了对汉朝的臣服关系!
因为他想做匈奴人里的汉武帝。
此时的中国,正进入两汉交替的过渡时期,王莽的新朝政权、刘氏皇族的更始政权、赤眉绿林等农民军、地方豪强正在激烈厮杀,大有秦末汉初的惨状。就在公元前23年10月,王莽终于撑不过天下拳脚,身死国灭,天下战乱进入最高峰。
所以,匈奴人觉得逆转的机会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