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草根创业者真实创业经历》
第2节

作者: 80后创业者的经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我师兄,孙博我们三个人一起创业,这是多么好的配合啊。前期需要30万的启动资金,孙博是一分钱都没有的,钱的事情就由我和我师兄来完成了。我也没有,我师兄还算有点积蓄,最后我们把投资压缩到15万。我师兄拿八万,我只能往家里要了,我父母都是农民不可能给我这么钱的,但是诱惑太大了,我当时几乎就是被洗脑了,我要找我父母要。但是我在父辈的眼里是一个脆弱的、经不起挫折的小孩,毕竟当时也只有18岁,拿这么多钱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回到家里给我家的老头说:做大事就要有大的风险,不大气怎么会有大成功呢?我第一次做事情你们就不支持,难道你们想让我后悔一生吗?再说了,你们不支持我还有谁能支持我呢?虽然我从小没有经历过什么,但是我已经长大了,我有思想、有头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钱虽然很多但是回报也是很大的,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我在家连着说了好几天,甚至以自杀的方式威胁父母。几天的 “努力”换来了结果——5万,当然这也是我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了,这也是我们家要盖房子的钱啊,也是一个农民的一辈子啊。钱到了我又不敢拿了,这可是父母的一生啊,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呢?我将如何面对我的父母呢?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周围的“风凉话”呢?(在农村,风凉话可以害死人啊),但是想想如果是赚了呢?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的命运还能给家人带来无尽的幸福啊------最终,欲望占领内心的全部。(我能拿到钱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1我家老头高考的时候是我们县里的文科状元,但是由于家庭成分问题做了一辈子的农民。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又是他所无法改变的。所以他对机会的理解与其他的农民大概会有所不同的;2我师兄的原因,他就是我们那里的人,从毕业到跟我一起做事情都是值得他的父母骄傲的——自力更生从小业务员到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因为他也投资而且又比我多,这个是增加父母下定决心的一个重要砝码)

  接下来就是等待成功了。我出过钱以后就开始期盼着这第一次的冒险与尝试能够达到和获得最初所设想目标和回报。等到9月1号开学了,我回到了学校,公司由我是师兄和孙博他们一帮人在打理,中间我经常打电话过去了解情况。国庆节的前几天我打电话过去,发现手机停机了,然后就往当时的办公室打电话(我们当时的几个人都在公司住),公司电话也是欠费停机,当时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当即坐了火车就去了商丘(当时的公司在商丘,因为要做商丘那个酒厂的产品),到了我们当时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了,而且门上还贴着封条,天啊,这些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我差点没有昏过去,我跑到楼下的一个饭店(我以前经常在他这里吃饭,关系很熟)问问情况,老板娘当时什么都没有说,从她见到我的脸色上看肯定不是什么好结果,她只说了我师兄的下落就什么也不说了,只是一直让我在她那里吃饭什么的------我昏昏沉沉地找我师兄去了,一路上脑子里都是我父母期待的眼神------我一直自我安慰:还没有见到最终结果,或许--------见到我师兄已经很晚了,我在他那一间小房子了看到了我们当初办公室里的两个沙发,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师兄依然豪气云天:天无绝人之路,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这个算是对我的一种安慰吧,然而,当时我头脑一片空白,几近崩溃,从来没有遭受过挫折第一次就来得这么大、这么重、这么惨、这么猛烈,虽然以后还会有无数个第一次,但是这次却让我刻骨铭心!
  后来很多人问到我当时的心情,我都是轻松回答的,但是又有谁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呢?大家都觉得好险好笑,但是对我来说那是个永远的痛,今日今时提前还觉得心里会颤抖。一个18岁的孩子承受了他不应该承受的一切。
  原谅自己吧,一切都过去了
  未完待续 敬请支持
   

  日期:2008-9-28 12:41:06
   续
  再次声明:
  1、本人文笔非常差,只是叙述一下俺的创业经历、宣泄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但是值得保证的就是一定是真人真事,文中主人公郭俊峰,越众创业网 掌门人
  2、我想我的这些经历应该跟很多想创业的朋友差不多——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等等,有的只是满腔的创业激情,我想让这些经历给我们那些想创业朋友参考一下,也希望更多的想创业的人少走些弯路而已-----

  创业路上多坎坷
  第一次的创业就这样挂了,或者那根本就不能叫创业,叫投资?不,我现在感觉那就是一个儿戏,跟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的游戏-------原谅自己吧
  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心情上学了,光光这个事情就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来气了,再说,即使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当时上这个学校就是想不用上高中了,能够尽早离开学校好自己赚钱;当时在这上学的时候其实每次考试都有好几门被挂的,但是不用像小学、中学那样拿通知书回家了,所以在郑州上学的时候每次都告诉我家老头:我学习好得很啊,每次都是三好学生------哈哈哈,想想有点过分啊。不过在这上学的时光还是美好的,我当时看了很多书《销售与市场》《商界》《中国经营报》《中国工商时报》等等,深深感谢者书、杂志、报纸,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找个女朋友什么的,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牢牢把握住的,哈哈哈但愿这些话不要被我老婆看到)。上学还是不上学呢?不上学?就更对不起我的父母,上?又有什么意义呢?怎么样能尽快把这次的钱赚回来是现在我要考虑的重点了。我当时身上已经没有钱,师兄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他也回郑州了,我们挤到了一个师兄同学在文化路北头的陈寨村租了一个单间里(当时很便宜的80一个月),我们天天想着怎么翻身的事情。突然师兄接到了他许昌一个同学的电话:在许昌的鄢陵县那里盛产花生,但是1999年的花生收获了却没有人来收购了,看看能不能帮忙处理一些花生,条件是可以赊账。这对我们来说或许就是一个机会,我师兄开始联系他的一些朋友到处打听销路,后来就找到了博士(真名刘胜群,超级可爱的大哥,以后再讲讲这哥们的事。他们是在深圳工作时的同事,博士当时还在深圳),通完电话,博士就开始在深圳寻找花生的销路------过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博士说找到了销路说是可以做了,他就带了他的一个朋友老蒋(真名我就不提)一起来了鄢陵,当时我没有直接去鄢陵,而是在郑州等他们。这时候就是我、师兄、博士、老蒋我们四个人做了。一切搞定了就等着选花生联系运输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当时有个做外贸的公司,不记得是哪里的公司了,反正是要把花生出口到韩国和日本,他们直接给现金而且有花生多少要多少,那我们的那种赊销就没有戏了。(NND,那个公司当时给的价格非常的低,想想农民伯伯真是不容易啊,我也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的辛苦啊。现在不收农业税也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了,农民的日子好过多了,说心里话应该感谢我们这一任的中央领导,那点钱对于农民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数字了,特别是对于那些落后的地区就更重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