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 道美国----一个现代帝国的传奇崛起》
第58节

作者: 潇湘观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9-23 16:49:51

  这次会面后,华盛顿邀请李一起指导各地民兵组织。不指导还好,一指导就让华盛顿大开眼界。原来李早就准备了很多种训练民兵的方案。经李一番指点,各地民兵更加活跃了。
  人才啊,人才。华盛顿不住地赞叹
  两人分手后,李前往马里兰训练民兵,搞得热火朝天,卓有成效。
  1775年3月,弗吉尼亚在新首府里士满召开第二届议会,中心任务是研究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
  议员们围绕到底要向英国请愿还是军事抵抗吵成一团。激进派帕克里特.亨利主张建军,并提出民兵组织议案,遭到一些议员的竭力反对。他们担心,建立军队,会堵死请愿的大门。亨利义愤填膺,张开他的大嘴巴,准备发表演说。
  这个亨利,是名满弗吉尼亚的演说家,后世历史学家封他为“美国革命之舌”,你可以想象他的嘴上功夫有多厉害。
  嘴上功夫厉害的人,一般有学问。但亨利恰恰相反,15岁时还只读了几年私塾,字还是认得,加减乘除也会,但要他动笔写东西,就难为他了。
  15岁后当学徒,学了3年,自己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18岁结婚,他父亲和岳父也不富裕,但看到这对小夫妻啥也不会,只能当游手好闲的农场主,于是一起咬牙出资,为小夫妻买下一处小农场,附带送了6个奴隶。
  亨利倒是兢兢业业经营着,直到两年后濒临破产。

  没办法,亨利卖掉奴隶,在镇上开一家小店,又兢兢业业经营着,直到两年后濒临破产。
  种田种不成,经商经不成,该干什么?这下亨利有点慌。老婆孩子天天要吃饭,自己怎么营生?
  愁。
  急。
  苦闷。

日期:2010-09-23 16:51:55

  一天,他对着镜子发愁,穷极无聊,呲牙裂嘴,伸舌头,作怪脸。突然,他发现,自己的舌头不一般,比一般人的显得大,显得美。有点大而完美,巧夺天工哦。
  原来自己拥有这么好的舌头,为什么不靠它吃饭?
  舌头好,当然不是用于接吻,而是用来讲话。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舌辩之士……呵呵。天下最轻松、最便宜的投资,不是别的,是语言。轻者可以交友、借钱,中者可以做教师、律师,重者可以鼓动投资、谈判签合同,至重者可以收人心、动军队、掌国家、变历史。
  劳者不富,富者不劳,全靠一条舌头。

  亨利想了想,轻者不够,重者不宜,还是选中者----当律师。
  当律师并不是说当就能当,得学法律。大知识分子杰弗逊学法律,用了5年时间。我们的亨利,天生异才,不到一年就学完了。
  学了什么?不知道。
  亨利只知道,自己学了一年,得赶快考律师证,不然家里没钱开饭了。
  四位主考官一看,一个只学一年的学生,居然敢来考执照,真是叫人眼界大开。
  头两位主考官----成思和彭德尔顿,当场拒绝了亨利的申请。
  前两位不行,只能指望后两位。亨利缠着佩顿.伦道夫和约翰.伦道夫。两位伦道夫当然也不肯。
  亨利急了,立马来一场即兴演说,痛诉自己艰难的家庭,叙述自己刻苦学习的事实,充分展示追求正义的情怀。不给他考执照,他就不能为群众服务,这是最对不起上帝的事。
  讲到动情处,不胜唏嘘。
日期:2010-09-25 22:33:26

  两位伦道夫开始感到错愕,继而认可,最后感动,不知不觉间被亨利打动了,对亨利充满同情,感到不签署亨利的执照,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于是都大笔一挥,毫不犹豫地签了。
  过了好久,两位伦道夫才反应过来,似乎自己签错了。因为仔细回顾亨利的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可令人奇怪的是,当时为什么就被亨利的语言和情绪打动了呢?
  思之再三,不得其解。
  两位伦道夫苦笑。
  亨利凭三寸不烂之舌,轻易间达到目的,欣喜若狂,然后再找前两位。
  彭德尔顿仍旧不肯。亨利如法炮制,在彭德尔顿面前以恳求的语气,来一篇诉苦+表决心式的演说。
  彭德尔顿开始非常厌恶。可是,在亨利的摇唇鼓舌下,彭德尔顿不知不觉间意志发生动摇,慢慢同情起亨利来。
  亨利讲到最后,激情地手指苍天,发誓以后努力学习法律,成为实力派律师,否则由上帝惩罚他!

  彭德尔顿的情绪受到很大的感染,瞬间觉得,百分百应该签署亨利的申请,如果不签的话,简直不配是人类。
  签!
  良久,彭德尔顿才回味过来,自己做了件蠢事。
  可是,为什么在那一刻,自己会丧失理智呢。
  为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