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57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29 21:20:26

  萨拉丁在1183年统帅一支庞大的军队从大马士革出征,向基督徒们发动攻势。法兰克人随之集结了王国的军队应战,王国这个时候得到了来自西方的两支十字军的增援,一支由布拉班特公爵,戈弗雷三世率领,另外一支则由一位阿奎因的骑士,拉尔夫率领。
  这一场盛大悲剧,就此正式开演。
  萨拉丁选择了经过耶斯列,耶路撒冷北部和加利利海南部的行军路线。基督徒们则驻扎在歌利亚池塘,严阵以待。
  在阵容人数上,萨拉丁的军队占据着不成比例的优势,几乎足够把基督徒的军队团团围住。
  在这种形势下,雷蒙德建议代理国王盖伊按兵不动,萨拉丁的军队阵容过于庞大,不可能长期在这里滞留下去,原因是那个所有大规模武装行动都面临的经典问题,给养。而基督徒的军队则有充足的水源,以及虽然不太多,但也够用的食品,只要和他们耗下去,萨拉丁就不得不撤退。
  许多当地的爵士不同意雷蒙德的建议,而另一派的雷纳尔德当然坚决主张出战,这也符合他的个性。而雷纳尔德的主张得到了医院骑士团,以及绝大多数新来的十字军骑士的赞同。

  显然,现在两派意见相反,无法调和,只能两选其一。
  代国王盖伊开始犹豫了,举棋不定,他的个人素质,根本无法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更糟糕的是,他的优柔寡断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在每个人的面前。这让盖伊看起来既懦弱,又无能。
  雷蒙德是对的,萨拉丁急欲交战,多次派兵引诱法兰克人出战,没有得逞之后,撤军了。
  基督徒们的军队返回了耶路撒冷。

  至此,本次悲剧的第一幕,由于基督徒们的正确战略,不战而胜,宣告结束。台前暂时落幕,我们来看看幕后的故事。
  盖伊在歌利亚池塘一战中,可谓颜面扫地,威望尽失,可是更出格的还在后面,当此后不久,国王向其表达自己的不满的时候,盖伊竟然当场转身离去......很英勇,也很有个性的,给了他的小舅子,以及重病之中的耶路撒冷国王,一个不屈的背影......
  中国有句俗话,脸都是自己丢的,这话其实很有道理,至少在盖伊这个人身上,我们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中国还有句俗话:孬种有尿都洒在自己家,这句话现在从这位盖伊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懦夫也有英勇的时候,比如他对敌人懦弱,可是对自己的国王很英勇......英勇到可以对国王明确表示自己的轻蔑,和愤怒,以及,公开的羞辱。
  盖伊的羞辱,对于国王来说,显然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国王从病榻上强撑起身体,重新拿回了朝政的主控权,并接着派遣部队占领迦法,努力要把盖伊从阿斯卡隆赶出去,可是阿斯卡隆的城防,实在是太坚厚了。
  王国的宗主教和圣殿骑士团的首领,这个时候都试图从中进行调解,毕竟盖伊是国王的姐夫,而王国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是不能再经受更多的分裂了,国王在盛怒中,把这两个人也赶出了朝堂。
  幕后的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开始出现了一个有点奇怪的转折。国王随后把宗主教和两位骑士团首领派到了西方,试图呼吁故乡欧洲,再发起一支东征十字军,来解救王国的巨大困境,国王很清楚,在没有外援的前提下,王国已无法同萨拉丁继续对抗。
  盖伊在这个时候继续在阿斯卡隆大秀其英勇个性。我的猜测,也许他认为这样可以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比如不再把他看成一个懦夫,而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懦夫。就像当年那位史蒂夫不希望别人把他看成逃兵,而是一位幸存者一样。
  回到台前:萨拉丁在1183年,1184年接连两次对位于摩押的克拉克大十字军城堡发动攻袭,但两次攻袭都遭到城堡内骑士们的顽强抵抗,而接着从耶路撒冷赶来的援军又两次迫使萨拉丁不得不无功而返。

  克拉克城堡的指挥官,正是骁勇好战的雷纳尔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