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的那段日子——一个女军官的回忆录》
第9节

作者: 青花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联合舰队除去游弋在北太平洋一带之外,再没有什么动作。
  唯一令人庆幸的是,敌人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武器---这也使得很多人重新思考这究竟是不是外星人。因为在盟军试图使用导弹摧毁我们的几颗卫星而被成功拦截之后,他们就再没有新的动作了。而人们想象中能够利用黑洞跨越空间的存在,绝不应该如此简单。
  我从前以为新疆那里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这里最有可能被敌人登陆。然而时至今日,我们这里竟成了全世界最安全的所在----敌人的海上力量已经当然无存,反而是陆上攻势节节胜利。
  俄罗斯那数量多达一百二十万的残余部队和流亡政府在新西伯利亚安定了下来---这片自苏联解体之后就逐渐荒凉死去的土地因此重新焕发了青春。
  只是此刻他们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机动装甲部队和重型火炮,沦为一支大部分装备着AK枪系的步兵队伍。

  自一战之后,这头北极熊从未如此凄惨过。
  铮铮和她的父母还在新疆的乌鲁木齐,据说那里聚集了联军多达一百一十万的庞大兵力。然而即便如此,也没有那一个人希望待在那里。
  可如今她想要回来,已经是奢望了。盟军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干扰了平流层的大气,使得那里成为了一片可怕的雷暴区。除去小型飞机和直升飞机外,大型客机已然停运。
  而铁路系统和公路系统则优先满足军队调度需要----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还有时隔八十年之后重新踏上中国本土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和韩国、北朝鲜的部队。
  这使得火车票与汽车票一票难求,别说由南至北这样的遥远旅程,就是邻省之间的旅行也变得极其艰难。往里日的私家车大部分都被废弃,公交系统和地铁系统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
  在这样无比压抑的气氛里,我们迎来了2011年的春天。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尤其的早,植物生长得尤其的快。前两天还只是看见柳树吐新芽,三天之后已经是一树的碧绿了。
  我和菁菁抱着从街道居委会凭票买来的食物,在不时有闷雷响起的天空下往家里走。路上的人们形色匆匆,气氛宛若头顶阴沉的天空。
  我们的塑料袋子里有1.5公斤的土豆,1.5公斤的大米,1.5公斤的大白菜和一小袋腌萝卜干。
  自来水还可以供应,但只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之间菜可以取水,并且规定每个人口的用水量一个月不得超过10吨。
  这些是我们一个星期要吃的东西。菁菁没有中国户口,只有避难居住证,因此只领半份食物配给。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时代,一个中国居民的身份证远比曾经的绿卡更为珍贵。

  日本地域狭小,原本物产就不丰富,这样一来更要依靠中国的食品供应。而朝鲜与韩国---连吃五花肉都成为奢侈的国度---你们想象得到他们有多凄惨。
  从前韩国的背后是美国,朝鲜的背后是一个不冷不热的中国。而今这两家都被绑到一辆战车上,身边是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于是朝鲜的金胖子的腰杆前所未有地坚挺起来。
  一个在新华社工作的记者朋友告诉我:上个月的四国联合会议上,因为谈不拢兵力分配的问题,私底下金胖子曾经拍案而起,指着韩国总统的鼻子破口大骂,使得后者尴尬无比。
  只是我在想,世界上正常的人类国家就只剩下四个了,争个什么劲呢?
  日期:2011-7-15 14:15:00
  同我一样想的人不少----甚至更加激进些。路过一条大路的时候,我们正巧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路边游行。他们都是即将在一个月以后应召入伍的青年男子,算是半个军人,因此格外地视警查为无物。

  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最近这种论调都已经让我听腻了,甚至昨天夜里12点钟还有一群人大呼小叫地在楼下经过,我恨不得拿起屋子里的弩给他们一人一箭。
  当中的那个年轻人站在路边的花坛的台阶上,挥舞着拳头大叫:“……我们为什么要养着那三个寄生虫?阿尔泰山口战役哪个国家牺牲的部队最多?是咱们中国!一场战役就打光了四个师团!硬生生把敌人拖在那里!那时候小日本的军队在哪?韩国军队在哪?朝鲜军队在哪?我们应该把他们通通赶到西伯利亚去,和那些老毛子在一起!……”

  这时候一个人在下面同样挥了挥手,用比他还要大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喊:“你这是激进主义!人类国家只剩下四个半,你还搞什么分裂!要不是日本军队和韩国军队在云南和那一线的盟军僵持着,你哪来那么多兵力投入到阿尔泰战役!”
  这人话音未落,花坛上的人就恶狠狠地跳了下去,揪住他的衣领大骂汉奸,然后扭打成一团。那群人显然并非同一阵营,转眼之间就从两个人的斗殴变成了一场群架,因为洒水车许久未曾光顾而格外沉尘土飞扬的路上顿时腾起一阵烟雾来。
  菁菁厌恶地扯了扯我的袖子,催我快些离开。其实我也不喜欢这些家伙。
  只是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类似末日的绝望助长了一大批人的疯狂情绪,即便是在我们这样相对安全、有大批军警守卫的城市里,夜里依旧不安宁。
  这一个月来我们的屋门已经被撬了五次,有三次没打开,有一次被我敲门吓跑。还有一次我俩睡得太沉,直到那人进来屋子才发现。后来衣衫不整地我们用手边的钢弩抵着他的脑袋,把他赶出了屋子。
  如果那天他真的做了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世道,狠不下心来,死掉的就是自己。
  我原本以为,依照盟军那种摧枯拉朽的势头,新疆也保不了多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五国联军和盟军的战事竟然就这样胶着了起来。阿尔泰山口附近成为了一个拉锯战场,甚至有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使用了“阿尔泰绞肉机”这样的词语。
  后来我才知道,俄罗斯人虽然逃到了西伯利亚,但他们在远东布置的大部分核弹发射深井还是保存了下来。不要命的俄罗斯人首先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反物质弹头,替换了核弹,然后向盟军最初的老窝:索马里发射了一枚导弹。

  索马里的导弹防空系统极其脆弱,那枚导弹准确命中,然后将非洲大陆的一个尖角从这个地球上永久地抹掉了。
  之后盟军的攻势就明显地放缓下来。他们一定也害怕剩下的五国玉石俱焚,用反物质武器将双方一起从这地球上抹掉。
  只是奇怪的是,虽然他们占据了从前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两大区域----美国和欧洲,他们却从未使用过反物质武器---似乎压根就造不出来。
  在这种被人类所掌握地、能够轻易抹平地球的可怕力量威胁之下,我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这个时候是2011年5月5日。地处北方的沈阳竟然已经热得如同初夏了。专家们推测是平流层的电荷异常和对流层经久不散的阴云造成了可怕的温室效应,使得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一个大蒸笼。
  我之所以将这一天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一天是盟军方面自开战以后首次接受我们的通讯请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