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爱过我的女人们》
第56节

作者: 何三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19 19:11:38

  (一六九)
  正如九妹所言,三伢和九妹只是我们的小名。
  至于要看全家福,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如果换作我,也会提出这个一点儿也不过分的要求,但我目前不会选择网络这个途径的,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缘分的天空下相逢,因为我家有个非常醒目的标记,有三个长得非常像我的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当然,女儿比较清秀些,她身上也有些九妹的影子,都快八岁了。如果真的有一天,你遇到了我们,喊声‘何三伢’,我听到后,肯定不会装孙子的,因为我知道你至少读过三伢和九妹的故事,如果你愿意,我至少会请你吃顿饭的,呵呵。现在我身边已经出现一个人知道我和我老婆就是三伢和九妹,是九妹以前的一个同事,但她不是从天涯论坛上看到的,而是从一个小说网上看到的,我没想到三伢和九妹的故事已经被多家小说网转播了,但我只会在天涯更新的,虽和你们未曾谋面,但我真的感觉到和你们很近很近,近在咫尺,真是天涯若比邻!在此,三伢也由衷地感谢天涯提供这个让你我相互了解的平台,如果你愿意,我也乐于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听听你们的故事。

  我现在在英国的一个不出名的小镇出差,虽然是个小镇,虽名不见经传,但这儿有我们公司的一个co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m,只有二十来人,但他们都是我们公司的精英,都是senior architecture级别的大牛人物,拿着我们公司研发团队最高的薪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大部分毕业于Cambridge, Oxford和MIT数学系的博士和博士后。弄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计算机向上空间的发展就是数学了,所以我们公司很多精英都是毕业于数学系的,我指的是国外,不是国内。他们负责公司产品的最底层、最核心的架构。这个core team也是两年前从捷克转过来的,而我们上海的branch也是第一次和这个天才团队合作的,以前我们公司这个core team只和北美、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branch合作。

  在这个天才团队中,有一个中国人,英文名叫Gary,我们以前也见过一面,大家谈得非常投缘,而我这几天也住在他们家,是他主动提出的,当然,公司也给他一些经济补偿。Gary是个天才,是北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然后花了四年在Cambridge University读的硕士和博士,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她老婆也是北京人,是他大学校友,现在是一名医生。他们是先在国内完婚后再去英国读书的,他们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女儿,其中他的大女儿和我三个孩子是同年生的,小女儿只有三四岁。他们住的是single house,三层,非常大,非常豪华,非常漂亮,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还种有草莓和几株果树。到了他们家,我才知道什么叫house,房子美轮美奂,环境舒适宜人,让人赏心悦目。我算了算,那个小镇的房价比上海要低多了。在英国,房子属于私人所有的,价格包括地价和房价,要交房产税,但一套房的房产税不高,如果是二套房,那要交老鼻子钱了,所以在英国,据我所知还有些北美国家,大部分居民只有一套住房,也没我国那么多的炒房团。房子是用来住的,为什么要炒呢???

  我现在正在倒时差呢,估计还没倒好,就要回国了。三四天下来了,真的想九妹和三个孩子了,呵呵。昨天还和他们视频了,我那三个孩子要我给他们多买些礼物呢。我想,时差没倒好也好,因为回国就不用再对回倒了。记得有一年,九妹去德国半个多月,她时差倒是倒好了,回国后,又得对回倒,但哪有那么快?晚上,她躺在我怀里,横竖睡不着,弄得我夜里也很兴奋,男女一兴奋,又赤身相对,肯定就会多亲热几次的。我记得她刚回来的前几天,我们每天都会加班加点地在床上运动着,呵呵。

  他们这的员工都习惯于早上班,早下班。早上八点钟,人就基本到齐了,下午四点多钟,大部分员工也就下班了。今天(英国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和他们不同的小team开了一些项目方面的会议。四点多一点,Gary就和我一起下班了。
  远离城市的喧嚣,小镇显得格外宁静。路旁是一排排苍翠撩云的参天大树和一片片白色和淡紫色的花朵,在阳光的拂照下,显得生机勃勃。最使人流连却步的是那满镇的翠绿,如茵的草坪铺满这个小镇除了道路外的一切空地。不远处那榆荫下一泓碧水,垂柳成荫,丛林拥翠,鸟鸣虫啾。整个小镇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意葱茏,苍翠欲滴。夕阳时分,晚霞相映,天水一色,微风习习,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这么多年,我去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诸国,欧美的人给我感觉是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城府,我认识一个叫Charles Sccot的美国软件工程师,都快50岁了,但天真得像个孩子,这是装绝对装不出来的。
  下面我想简单地谈谈‘诚信’这两个字,当然我知道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诚信都很好,比如天涯上的兄弟姐妹们。但不可否认,在我国,真的有一帮不讲诚信的人,例子太多了,你们每人都能说出很多。不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但我们真的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当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或群体的问题,government and society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it.
  我就举一两个例子吧。
  去年,我和九妹去加拿大的时候,在一个超市买东西,碰巧那天他们的计算器坏了,很多老外是不会背九九乘法表的,所以很多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算术他们都算不来的。我们就买了几样东西,我也不用思索地就能算出总价(包括含税价),但老外不行,他向我摊摊手,意思是不知道该收多少钱,我说了总价,他毫不犹豫地就收了那么多钱,没有一丝怀疑,当然,我也不会往少里说的,人嘛,诚信总归要的。

  在欧美,和普通的老百姓打交道,你说是或者不是,他们不会想到去怀疑你的。为什么?因为诚信,他们相信你说的每一句话,就这样单纯。还是在加拿大,有天我和九妹去买一件衬衣,放在59加刀(Canadian dollars)的那一栏,我去付帐的时候,收银员说是69加元,我说我记得是59加元,正好另外一个营业员在,满脸歉意地说放错位置了,应该放在69加元的那一格。放错位置,在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也没有当回事,但令我吃惊的是收银员坚持只收59加元(当然还要加上15%的税),说他们应该承担自己的错误。扪心自问,你在中国能遇到这种事吗?

  上面的事例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些思考?唉,扯远了,呵呵。
  九妹曾经对我说过:人,如果想做正确的事,无论多大年纪,都不晚!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谢谢九妹,在我的心目中,你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女人,直到永远!我也会用我的一生去珍惜九妹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好了,就不多写了,我要把今天的meeting minutes整理一下,还有做接下来三四天的schedule。明天把我写的发给九妹看看,让她以我的名义传到网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