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第36节

作者: 非洲小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16 15:58:01

  第四章 赵盾专政
  10、赵盾弑君,一步走投无路的臭棋
  赵盾回到中原这个主战场的时侯,日历已经翻到公元前614年了。

  想想凯撒当年曾经牛皮哄哄地向世人宣称,我回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赵盾重新回到中原,应该也是满腔豪情壮志,迫切希望做出点惊天动地的业绩来。
  这一年,赵盾执政已有七个年头,晋灵公夷皋在位也有五年,应该是个不大不小的少年了。
  虽然一切还是老规矩,大事小事,国内国外,都是赵盾说了算,但是赵盾明白,自己在在西边输了,就得在中原做点成绩出来。赵盾的这点心思,国内的贵族们也好,中原的诸侯国也好,都是知道的。
  过去的几年,诸侯国因为慑于楚国的淫威,纷纷倒戈。既然霸主晋国回来了,诸侯国再次改换门庭就是了。
  齐国是个例外,因为一直活在祖上齐桓公称霸中原的记忆中不肯醒来,所以对晋、楚两个大国的态度都很漠然。

  鲁国也是个例外。就在晋国最艰难的那几年,鲁国曾经谢绝楚、秦两国的威逼利诱,还重创东山狄人的入侵,堪称实实在在支持盟主晋国在中原的霸业,这让赵盾一度非常感动。
  鲁国为何要这般死心踏地跟着晋国走?莫非是周公旦在天之灵,勒令鲁国忠诚?这自然是说笑话了,鲁国之所以忠诚,是因为有求于晋国。
  鲁国是个次国,东北是大国齐国,西南是小国邾国。(注1:邾国,曹姓,都在今山东邹县。)齐鲁邾三国关系很有意思,齐国经常欺负鲁国,鲁国想鱼肉邾国,又不能得逞。
  原来,邾国国君邾文公在位三十年来计高一筹,始终抱定国际老大的大腿不放松,先是追随宋襄公,随后跟齐、晋两个大国联姻,就是不肯理会鲁国。
  鲁国被上家欺负了,又找不到下家出气,一直以来非常郁闷。
  机会终于等来了。
日期:2012-5-16 16:01:00

  继续

  前614年,邾文公去世,元妃齐姜所生大子名叫玃且,继了位,是为邾定公;二妃晋姬所生儿子名叫捷菑(zī),权力斗争失败后,远走晋国。
  鲁国知道赵盾执政六年来一直徒劳无功,想在中原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又自以为有向霸主恃娇卖宠的资本,就极力怂恿赵盾废掉玃且,拥立捷菑。
  赵盾爽快的答应了,并通知诸侯们参加会盟。
  前613年六月,宋国的新城一地盛况空前,晋国执政赵盾迎来人生最为风光的一天,以人臣的身份号令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君主,堪称叱咤风云,史称新城之盟。

  然而剧情之急转直下,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赵盾声势浩荡领着八百乘共六万兵力,前往一个弹丸小国—邾国的城下,质问对方为何不立捷菑?
  虽然霸主兵临城下,但是邾国代表竟然毫不畏惧,在城头上义正言辞地告诉晋国人,“齐国外甥玃且年长,理应为君”。
  可怜赵盾不敢跟齐国交恶,听了这话,就悻悻地宣布从邾国退兵了。
  只是这一退兵,话柄就落下了。试想这些年来,晋国内外交困,有霸主之名无霸主之实,如果不搞些会盟来炫耀武力,估计就别想收到诸侯的保护费;但如果像赵盾这样做秀做砸了,那丑就出大了。一时间,国际国内看笑话者有之,寻衅滋事者有之。
  因为执政以来屡战屡败,一向自以为是的赵盾也被迫低调示人。
日期:2012-05-16 16:02:39

  继续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直扮演傀儡角色的晋灵公以为机会来了,在一帮贵族们的拥护下,不仅正式登台亮相,还气焰高涨,企图一举夺回所有的阵地。
  赵盾与晋灵公的权力角逐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晋灵公的风头是很劲的,自前612年至前610年的三年间,两度在扈地大合诸侯。第一次,鲁国控诉齐国有侵略行径,晋灵公号令诸侯,扬言要讨伐齐国,结果收受贿赂而归;第二次,宋国有弑君行径,晋灵公号令诸侯,扬言要讨伐大逆不道之人,结果又是拿了好处走人。
  虽然有人批评晋灵公借机敛财,收受贿赂,不肯主持正义,不堪为霸主,但是也有人认为,齐国肯给贿赂,就足以说明他们向晋国屈服了,这总比赵盾搞不定一个撮尔小国强得多。
  晋灵公为了强调霸主威信,又在第二次扈之盟上,把与会的郑穆公逐出了大会,理由跟晋文公当年讨伐郑文公一样,郑国对晋国不忠诚,竟然跟楚国有往来。
  郑穆公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如果不是输在郑国硬件不济,也就不用畏惧晋灵公与赵盾这对君臣,所以关于他的履历,晋国这些王公贵族们应该好好研究研究:早年曾经流亡晋国,追随如假包换的霸主晋文公重耳,见识过赵盾父亲赵衰的本领,这是其一;晋文公逝世之后,曾经设计促成了晋秦的崤之战。眼下嘛 ,郑穆公正想睡觉,晋灵公就送来了枕头,如此关怀备至,若不重重的回敬一下,实在对不住别人的深情厚意。

  在郑穆公的授意下,郑国执政子家给晋国的执政赵盾写了一封信。子家在信中详细回顾了郑国二十多年来对晋国如何忠心耿耿,因为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不惜与晋国决裂。
  赵盾闻讯后非常惊慌,生怕晋国的朋友又少了一个,楚国的朋友又多了一个,连忙与郑国互派人质,以修补二国新近产生的裂痕。
  没想到赵盾被郑穆公耍了。
日期:2012-05-16 16:13:40

  不到两年,郑、楚二国就合师讨伐晋国的盟友陈、宋二国。这无异给了赵盾狠狠一记耳光,大长了晋灵公的志气。
  事情还没完。赵盾气急败坏率师伐郑,又大败而归。
  为了扭转执政十几年以来的颓势,赵盾走投无路之下,采纳了赵穿的建议,谋求晋秦二国的和解。无奈赵盾一方如何使劲,秦国就是没有半点和谈的意愿,秦楚盟友也没有半点松动的迹象。
  前607年春夏,赵盾的处境更加艰难。先是郑穆公大败晋国的盟友宋国,随后秦国入侵晋国的河外之地。可怜赵盾一会儿率领诸侯之师跑到西边,去救河外之地;一会儿又要长途跋涉奔赴东边的中原,准备讨伐郑国。到了中原,赵盾又不敢与楚军正面交锋,只得狼狈退师。
  晋灵公乐于见到赵盾处处碰壁,更厌恶赵盾专权,从此不将赵盾放在眼中。
  赵盾不甘示弱,批评晋灵公不守君道,横征暴敛、挟弹伤人、滥杀无辜。
  前607年九月的一天,晋灵公与赵盾的终极对决终于开始了。
  晋灵公预先在帘后潜伏死士,然后假意向赵盾赐酒。赵盾知道不妙,酒过三巡借故走人。

  说时迟,那时快,晋灵公放出一条凶猛无比的恶狗,突然袭击赵盾。
  赵盾贴身勇士提弥明刚将恶狗击毙,帘后一批死士又一哄而上。
  提弥明护着赵盾且战且走,终究寡不敌众、伤重而亡。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死士突然掉转戟锋,朝同伴猛烈攻击。这名死士名叫灵辄,曾经受过赵盾的恩惠。
  趁着现场一片混乱,灵辄帮助赵盾脱身解围。
  九月二十七日,赵穿率师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再一次胜利归来。
  晋国的旧贵族们无力见讨,只能诉诸于口诛笔伐。世为晋国史官的太史董狐事发当天,在史册上刻下这样一行字“赵盾弑其君”,放在朝堂之上,向卿大夫们公示,也以为赵盾归来的“见面礼”。
  赵盾很无辜的看着卿大夫们,辩称自己事发之时不在第一现场,不应该对弑君事件负责。

  董狐说,“你身为晋国正卿,逃亡时不曾出境,返国后不曾讨贼,不是你弑君又是谁?”
  赵盾无言以对。
  事到如今,赵盾弑君的恶名是落下了,天大的隐患也就此埋下了,毫无疑问,赵盾弑君事件,是一步走投无路的臭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