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西夏——讲点你不知道的历史》
第2节

作者: wmwm198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太宗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的这么顺利,一时喜出望外。李继捧率家人亲信到京城后,赵光义亲自嘉奖,并赐其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李继捧十分感激,他表示家族中的叔叔弟弟们对自己多有不满,他不想再待在夏州了,愿意献出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留居京师。赵光义便下诏,令其族人全部迁居京城。
  皆大欢喜,真是皆大欢喜。
  可是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欢喜不起来的,这个人就是李继迁。
  李继迁是李继捧的族弟,据说生下来就有牙齿,此人勇猛彪悍,颇有智谋。他曾经率领十几骑出去打猎,突然从山上冲下来一只老虎,奔着李继迁就去了,李继迁不慌不忙,命令随从都躲到树林里去,他自己爬到树上,引弓拉弦,一箭射中老虎的眼睛,将其射死。从此李继迁声名大起,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也就是后来的李克睿,当时还没改名字)挺喜欢他,授他做管内都知蕃落使。

  正所谓英雄出少年,要知道,当时的李继迁只有十一二岁而已。
  不知我们的打虎英雄武松、李逵如果听说这件事情会作何感想,大概他们再也不会出去跟人家大肆吹嘘自己当年的英雄事迹了吧。
  日期:2010-10-13 20:05:55
  李继捧入京献地的那一年,李继迁已经20岁了。他不想迁居京城,于是就召开一个秘密会议,到会者有弟弟继冲,亲信张浦等。
  李继迁先发话,他说:“我家族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超过三百年了,父兄子弟各居州郡,雄视一方。现在皇上下诏令我宗族全部都到京城居住,去了的话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我李氏家族存亡也就未可知了,怎么办?”
  李继冲说:“虎不可离于山,鱼不可脱于渊。我们现在可以乘夏州没有防备,杀了宣诏的使者,占据绥州、银州,大事可成。”

  但是张浦却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夏州一旦发生事变,各家族和蕃部的态度肯定狐疑不决,未必肯支持我们,而李克文现在兼任着知州,尹宪也在边境上屯有重兵,他们如果听闻夏州事起,可以很快带领兵马过来。银州羌人一向不是打仗的料,到时候拿什么来抵御敌人?大丈夫能伸则伸,能屈则屈,不如我们暂时逃避于漠北,在那里安家立室,联络豪族大姓,到时候卷土重来,为时不晚。”

  应该说张浦的这段分析和建议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李继冲的那种二杆子想法和它相比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李继迁当然同意照张浦说的去做了。他假称自己的奶妈死了(喊亲妈不仅有大不孝的嫌疑,而且目标太大,不好糊弄过去),要到郊外去出葬,暗中却把兵器盔甲装在棺材里,与他的家人亲信等几十人逃到距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南部)。

  真是胜利大逃亡啊!
  李继迁等人此次能够胜利出逃,张浦的功劳是相当大的,这也是他作为李氏集团智囊的初次亮相。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张浦这个名字,他对李氏家族日后成功建国还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还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地斤泽这个地方川原辽阔,水草丰美,很适合放牧。李继迁逃到地斤泽后,拿出其祖先拓跋思忠的画像进行鼓动,于是跟随的部众渐渐多了起来。
  李克文赶走了李继捧,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知夏州的位置,可他还没高兴多久,赵光义就下了一封诏书,命令权知夏州李克文、绥州刺史李克宪入朝。这下该李克文、李克宪郁闷了,原以为把李继捧赶出去当挡箭牌,他们自己就安全了,没想到还是难逃一劫。无奈之下,李克文只好极不情愿地奉诏进京了。李克宪本来还想耍个无赖,拒不奉诏呢,结果宋使袁继忠给他来了一顿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说服教育,他考虑良久,也妥协了。

  这两人也不仔细想想,赵光义既然容不下李继捧,又怎么会放过他们呢?
  是年十一月,宋太宗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把他的族叔族弟等十二人也一并封了官,以笼络人心。
  到现在为止,赵光义解决夏州藩镇的一系列措施从表面上看很顺利,没遇到什么麻烦,虽说让李继迁给跑了,不过他就那么点人,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从总体上看,这一次削藩行动似乎很成功。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相信,绝对不是。党项民族在夏州地区已经生了几百年,对于这样一个根深蒂固、错综复杂的地方性少数民族政权,是不能用对付其他藩镇的经验和方法的,只把夏州政权的统治集团连锅端掉,只能自讨苦吃。后来的事实也向我们证明,赵光义对付夏州政权的方法,不能算大智慧,只能算小聪明。

  李克文和李克宪入京后,党项部落就彻底群龙无首了,党项人本来就十分彪悍,没有有威望的人去管,这些人就容易闹点事情出来,比如治安纠纷、民族纠纷呀什么的。夏州知州尹宪又是一个粗人,武略有余,文谋不足,他一看党项人闹事,就亲率部队去镇压,杀了几百个党项人,掳获几万牛羊。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党项人被彻底激怒了,夏州一时大乱。赵光义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只好又派李克文回去继续担任夏州知州,对党项人进行安抚。
  这个时候再来补救显然已经有点迟了,因为李继迁已经利用夏州大乱这个机会,大肆招兵买马,扩张势力,磨刀霍霍,准备对宋朝开始武装进攻了。
  日期:2010-10-14 20:34:45
  十二月,李继迁率众对夏州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没有成功,这让他觉得,跟宋朝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作对,实在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只能打持久战。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三月,李继迁听说李继捧等人都中了赵光义的糖衣炮弹,而且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便派人到麟州向朝廷贡奉马和骆驼等,还带去了一份表书,大致意思是说李氏家族统治夏州地区几百年了,当地人民对我们都很有感情,我不指望朝廷能够给我大富大贵,只希望能不丢下祖宗基业,假如朝廷能够让我继续统治夏州,我便争取当好一个不侵不叛之臣。

  李继迁这次上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试探宋廷的态度,顺便也尽量争取时间,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宋太宗收到表章,觉得李继迁真是天真啊,居然连这么无理的要求都提得出来。他写了道圣谕,派秦翰去李继迁那儿宣读,圣谕的大致意思是说,我知道你李家世代忠诚,也对我大宋王朝有许多功绩,我本来不想并你家的地盘的(也亏他说得出来),是你们自己不争气,处理不好家族内部矛盾,主动献地于我的。现在你李氏宗族的人大都在朝廷做官,你一个人在荒凉之地像什么话?你还想以武拒统,到时候身败名裂,就怪不得我了。你还是老老实实回到朝廷,我给你封个官做,重重赏赐你,到时候你大富大贵地过几十年好日子,多好!是福是祸,全在你一念之间了。

  史书上没写李继迁听了圣谕是啥态度,估计是模棱两可、哼哼哈哈地糊弄过去了。到了晚上,李继迁留秦翰睡在自己帐中,出入也不设防,他倒是真放心。
  李继迁对秦翰放心,秦翰对李继迁可是不太放心。他看到李继迁对自己一点戒备之心也没有,便动了心思,想趁这个机会杀了李继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当然了,他最终没有成功,不然估计就没有后来的西夏王国了,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
  这一次和宋廷接触后,李继迁算是对和平取得地盘不抱啥希望了,人家赵光义态度很明确:想要地,没门!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李继迁当时可能说不出这么有深度的话来,但是有一点他还是很肯定的,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五月,李继迁与宋军战于葭芦川(今陕西佳县西北);九月,李继迁又进犯三岔口。
  可惜,这两次出兵,一次是“不克”(此一战李继迁为逃命,连铠甲都扔了),一次是“又败”,李继迁的军士损失共一千七百多人。
  这下算是赔了老本了!
  这还不算完,在和李继迁兵戈相向的时候,宋太宗还对原李氏家族所设绥、银、夏等州的官吏进行招抚,顺便还招引边界之外的蕃汉人民到境内去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