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硅谷》
第37节

作者: 海明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日本人告辞后我们出来了,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娜克苏米,她笑了笑,说学校和公司差很远,学校只管做研究,有结果就可以写文章发表,至于是否规范能否重复他们是不管的,那些发表的文章很多都是无法重复的。公司因为产品要商品化,因此规定很严。
  我倒是知道这些,但斯坦福大学在我的心目中是很有权威的地方,居然也是如此,看样子是绝对不能搞崇拜。

  公司的人事部除了做员工进出的工作外,还搞了很多福利方面的活动,经常可以看到人事部的email,告诉大家有什么样的活动,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对人事部的活动不是很感兴趣,响应的人并不多。有一次有不少人同意人事部的一个活动,于是人事部就把外面的人请来了,到了时间会议室里稀稀拉拉只去了几个人,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把简妮给气坏了。我知道后很同情她,这种工作的确是不好做。他们很尽力,但我们的工作时间很紧张,一旦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会议或是活动都无法参加的。

  有一次人事部请了一个保健专家来公司给大家讲解工作保健知识,大家对这种讲座倒还有些兴趣,有二十几个人去听,我也去了。那个专家是个三十多不到四十的美国妇女,看上去极为专业,体型高大,风度翩翩,举手投足之间一股利落清爽劲,看得我们目瞪口呆,都极为喜欢她。她长得一般,不是很漂亮,可那股职业气质和利落劲让人不由自主地倾心。我第一次知道世上除了漂亮之外还有这么一种吸引人的女人,说是保健专家那可是一点不含糊。

  她先给我们讲解工作保健的重要性,指出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用电脑或是用实验室的吸液器,没有注意姿势而造成伤害后而无法继续工作。“我们只有一套人体器官,弄坏了就再也无法重生,对不对?”她问大家,大家齐声说:“不对,我们可以让它们重生。”说完大家为不约而同的回答哈哈大笑起来。那专家显然没有弄清楚这公司是干什么的,愣住了,张开嘴看着大家。玛丽莎也在那儿,见那专家弄不明白,就告诉她公司的工作性质。她这才明白过来,于是就不再问大家这个问题了。

  她让大家站成两排,让大家做走路甩手的动作,她示范应该如何做,然后让我们跟着做,她就站在前面看着。看了半分钟便把我从后排拉了出来,让我站在大家前面做,然后她向大家指出我的动作问题在哪里。我长这么大,从小喜欢运动,还从未有人说过我走路的动作不对,却给她抓了出来做坏榜样。心里很气愤,但也不好说什么。我是到了很后来才知道我的自然动作的确是有问题。

  那一堂课大家都很受益,结束后大家一反常态,很热情地邀请她参观公司。她也很好奇公司的工作性质,大概从没有人告诉过她人体器官还可以重生。在实验室参观时她那好奇的神色象个孩子,让我忍俊不禁。
  卫现在几乎每周都要来找我去打球,天气慢慢开始热了起来,下午天黑的时间也晚了很多,是运动的好时候。我和他约好每周去打一次,如果有变化则通知对方一声。我在打球的日子把实验尽可能早结束或是往后推,我也需要锻炼,周末在家里根本无法做别的,两个孩子能把人忙死。
  和卫打球无法体会网球的乐趣,只是在场上乱跑一气,出一身透汗。卫依然努力地练习,但网球是种技巧性很强的运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提高,他只能不停地努力。
  我们还是去苏姗家旁边的那个公园球场,那个场子维护得比较好,打的人也不多,每次去至少有一个球场空着。我们打完球后一般会在一块聊聊再回家,有一天很意外地碰到苏姗,带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在球场外面的草坪上散步。她先看到我,叫了我一声,我转头看到是她便走了过去。卫不知道我们上次来打过球,见我走过去便也跟了过来。

  苏姗见了我就说:“你是否又骗人了,没得比赛打了?”我笑,说是,没比赛打了。我看了看她身边的小女孩,问:“这是你的孩子吗?”她点点头。我见有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正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和小女孩说话,估计是她的丈夫了。就朝他点点头,他也朝我点点头。我和苏姗聊了几句后就拜拜了,倒是卫很奇怪我和苏姗的关系会这么熟,他知道工作上我和她毫无关系。

  过了一周公司开员工大会,我去得晚,只有后排的座位有空,正好看到苏姗坐在那儿,我便过去坐在她身边聊了起来,聊了一会球经后我问她那天看到的男人是否她丈夫,她摇摇头,说她还没结婚呢。我有些窘,说是你男朋友啊,她又摇摇头,我简直无地自容,我这是用中国人的习惯来揣度别人了。我说了句Sorry就说不出别的话了,毕竟我和苏姗只是球友而已。好在会议已经开始,我们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事后我想了好久,当时那个男人举止行为完全象是她的家人,她也没有任何不愉快的表现,她这么个年青女孩子有男人在旁边围着转是件很正常的事,我只是习惯了按我的思维去判断,这里的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显然是在我的经验之外。
  日期:2006-11-14 06:08:03
  (二十一)
  CEO和人事部经理的关系不错,简妮上班一年多后就是副总裁的级别了。CEO有时候会出面帮助简妮主持一些活动。一次他们召集了一些员工开会,请大家提意见,以便公司能进一步改进。看到email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反右运动,老毛引蛇出洞的阳谋,对这些东西大陆来的老中是天生的敏感。中国的反右时我虽然没出生,可后来听父母说得耳朵都快起茧了,特别是母亲。直性子的她当年险些遭殃,幸亏好父亲当时是单位的年青领导,根正苗红,那些人投鼠忌器,没有对母亲下手,听说后来那些人反过来被父亲整了一顿。我决定参加会议,当然不是去提意见,而是去歌功颂德,这是所有人都爱听的,再顺便提点建议。

  去开会的大都是些助理,大概公司是想听听底层人员的意见,那些经理和研究员们经常和公司高层有会议,助理们则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会议开始后CEO大致地谈了谈会议的主题,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这和当年反右之前的调子完全一样。我心里好笑,除非公司运转上真的是有什么明显的缺陷,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出来提意见的话并不明智。从良心上来说,公司对员工的确不错,除了工资不是湾区最高水平外。

  大家静默了一会儿,没人说话。我见大家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我便开口打破了沉默,说:“我在几个公司和研究所都工作过,我觉得我们公司是我经历过的工作场所里最完善的一个。”
  见有人开口说话,大家都很注意地看着我。我继续说了下去:“就拿工作时间来说吧,生产性的公司是很严格要按时上下班的,不管家里的情况如何,但我们是研究性的公司,上班时间很弹性,大家都觉得这种弹性时间很能适应自己的家庭情况,心情很舒畅。即便是工作需要来加班大家也都很愉快地来,不象那些必须按时上下班的公司,大家都不愿加班。从工作效率来说,我们公司的效率要高得多。”

  简妮和CEO都很注意地听,听到这里点点头。我继续下去:“公司对员工的生活也很关心,比方说最近把午餐柜员机设立起来了,大家如果时间紧张不方便出去吃午餐的话可以就地解决,这个措施解决了大家的一大难题。”我说的这些都是事实,这午餐柜员机的设立是简妮的主意,她很注意地看着我,又看看大家,我知道她一定会在意大家的反应。不过她并没有任何表情,人事工作最磨炼人的控制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