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分析时说,未来房价可能会由于普遍的恶性通货膨胀而上升。我现在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如果往深分析,其实可能性比较小。因为要发生普遍的恶性通货膨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政府疯狂发行货币,另外一个条件是人们的工资普遍上涨,也就是政府发的货币比较平均的发到每个人手中,可是目前中国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所以政府即使想通过不断地货币贬值,从而使住房不断回到正常的位置也很难。因为政府只要多发钞票,就会集中到少部分机构和人群手中,在房价疯狂上涨阶段,这些人只能是大幅度推动房价上涨,而无法将房价稳住,反之,其它产品的价格上涨却是有限的。
有人说了,如果按照我这种说法,那么接下来政府还继续大规模发钞票,房价不是还像前几年一样,继续向上涨。其实不然,2009年之前,中国发钞票多,还主要是因为外汇进来的太多了,被动发了很多钞票,可是在2009年、2010年却是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主动增加了巨额的信贷。
但是,这样的局势很难再持续,一是政府也明白贷款发的太多了,开始有所收敛了,现在也开始加息,控制信贷了,类似过去两年的海量信贷不会继续加码了。其次,即便是政府继续增加信贷,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也不会太大了。这是因为,要想推动泡沫的继续上涨,除了货币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因素支撑人们的信心,而随着价格的不断攀升,人们的信心也就会不断动摇,尤其是当真实的居住需求已经无法支撑房价时,当只剩下投资需求时,房价继续上涨的支撑也就非常弱了,要知道投资房子的人,虽然自己买了不住的,但是都是觉得还有居住需求要买房子,将来能够高价卖出去,否则的话,现在房租那么低,房子放在那里还要折旧,投资房子的人何苦呢。因为这样,其实这些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一旦逐渐对房价失去信心的时候,房价的上涨也就到头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正好又出台了政策,并且收紧了贷款的话,无疑房价很快会下来。如果信贷依然比较宽松,人们手里的钱比较多呢,是不是一定涨呢,也未必。货币主义者们说,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多发钞票导致的,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货币等式:
货币总量×流通速度=产品总量×产品价格
货币主义在分析货币和价格时,一般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化不大,产品总量变化当然也不大,所以实际上产品价格和货币总量就是正比例的关系。
大部分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确实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在特殊时期,一个泡沫经济特别厉害的时候,通常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加快,表现就是人们的交易比平时频繁,比如股市在极度疯狂的时候。
这时一般政府就会出面控制了,开始收紧货币,泡沫就会破裂,泡沫破裂之后呢,一般的情况是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都下降,表现就是各种物价都降,经济开始步入萧条。
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通常又会增发货币来拉动经济,可是往往是发了很多货币,但是就是不见转机,经济学上讲这种现象叫做“流动性陷阱”,就是多发了货币,都被人们藏起来了,持币观望,不愿意买东西,实际上这就是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整整刺激了二十年的经济,可就是不见起色,好容易在2006年左右有些好转了,还赶上美国的次贷危机了。
不过,并非每一个泡沫都是政府主动刺破的,也有很多泡沫,由于泡泡吹的太大了,最后人们开始逐渐丧失信心,泡沫也就因此而破了。这时虽然政府没有紧缩货币和信贷,可是由于人们的信心崩溃,持币观望,也会降低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使资产价格走上下行的趋势。
前面已经说过,这一次中国的房价,最初是由于人口出生率、城市化等原因,正好又遇上了房地产政策改革,所以开始上涨了,之后转入了投资和投机为主,而从货币角度来说,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巨额的对外贸易换回了巨额的外汇,从而又导致了人民币的泛滥,由于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并没有太多增长,所以意味着这些人民币到了少部分人的手里,这样就不会推动整体物价上升,而是推动了房屋等投资品的价格,由于房价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所以大家比较注意,其实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其它一些市场,典型的如古董市场,其价格上涨的程度可能远远超过房市,大家就会明白我这里所解释的逻辑了。
不过到了目前的阶段,投资品的市场中可以说是泡沫遍地,完全是靠信心来撑着了,这个不用多说,大家比一比房租和房价之间的差距,就能理解真实需求和投机价格之间的差距了。那么下面一步会是什么呢,一种可能性是政府主动给把泡沫刺破了,这样可能结果还好点,还有一种可能是,泡沫涨的太高了,人们逐渐开始失去信心,最终崩溃。总之,最终的结果是差不多的,但中间的过程会有所差别,也许会上涨一些,然后转入下行趋势,这涉及到政府政策和人们的心理,很难预测了,要随时观察。
我曾经说过,也许有一种可能,由于普遍物价的上涨,从而使房价比较起来也不那么高了,从而维持住现在的房价。不过,这种情况要基于一个条件,那就是人们的工资水平普遍上涨,但就目前中国的分配体制来说,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前一段时间有留言说,政府计划在几年内将普遍人群的工资翻一番,如果政府真的开始这么做了,那大家就要留心了,因为当人们的普遍收入翻了一倍的话,现在的房价看起来就如同2009年初的价格了。
(第九章完)
日期:2011-01-28 21:52:22
另外,我接着说一点,就是关于人的一生的经营的问题。其实人的一生遇到的情况,瞬息万变,情况变的很多,今天这样的情况,到了明天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人的经营与投资一定要看的长远一点,想在前面,而不能抱着今天的看法一成不变,甚至是跟在别人后面,那就更错了。
比如说我们公司那个阿姨,扫地的,因为拆迁,现在他的资产过千万,肯定觉得很幸福,可是往前推十年,甚至说五年,他可能每天都吃了上顿愁下顿呢,别人肯定很羡慕他,可是,再过十年,可能她又会过的很清贫。
再如,刚改革那会,有些人没工作,只好去做个体之类的,别人都瞧不起他们,可是后来那些人都发财了,别人又羡慕他们,反而机关上班的人很清贫。不过现在,机关国企上班的人都过的很舒服,收入也高,反而又是做生意的人困难了。
人们看问题可能只是看三年两年,可是人的一生几十年,就算从大学毕业,真正自己打拼开始,到退休也是三十多年呢。所以一定要看的长远一些。
现在人们很羡慕那些前些年买房子发了财的人,而且可能认为将来也是一条致富的道路。
其实现在因为特殊的情况,所以投资房产确实有利可图,那是因为房产涨的太猛了,等到这一段过去以后,大家记住,房产一定不是一个最理想的投资方式,因为他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很高,加上将来要征收物业税了,成本就更高了,而中国的人口问题,又决定了这是政府非常可能走的一步。
长期来看,我觉得第一理想的投资手段是股票,我说的长期持有,在低价的时候,买一些比较好的股票,当然这要一定的功力。
第二个,比较好的手段可能是投资古董,因为这个真的是越来越少的东西,往前十来年把,谁会说清朝的瓷器值钱啊,你看现在,再过十来年,说不准民国的瓷器也会值钱呢,还有现在一个比较好的洼地,可能是古书,现在宋版的古书是很贵了,明版的也开始贵起来了,可是还有很多一般的清朝的古书,不是那么贵。投资古董,不能想着几百万买一个,等着涨价,关键是要找到一些价值洼地的东西。
你看马未都现在牛了,可是人家是从八几年就开始倒腾这个东西,人家那时候买一件东西可能几十几百,那是沉了几十年,甚至我想他在古董不值钱的时候,一定是清贫了很多年的,也寂寞了很多年。
这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