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权力场——大明王朝的最后弈局》
第30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崇祯继续:当皇帝的苦,本来不应该和你们说,这是朕的命,与你们没什么关系。但有一条要记住,做大臣的,到任何时候都有退路,老了可以退休,哪怕改朝换代了,还可以弃暗投明,投靠新主。但是皇帝不行。皇帝是注定没有退路的。他碰到难事了,不可以置之不理。有天大的困难也得扛着。他无处叫苦,也不能叫苦。因为他是皇帝。他不可以退休,生命不息,操劳不止。他的一生,注定是和江山绑在一块的,改朝换代了,他得为这个江山去殉葬。这——就是皇帝。天下人人敬畏人人向往却又乏味无比的皇帝。

  皇上……
  朕跟你们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也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你们怕朕,却也不得不帮朕。你们可以真心帮朕,也可以敷衍朕。有时候朕看明白了,却只能无可奈何。为什么呢?因为朕怕你们。真怕你们。你们人多势众啊,你们抱成一团,可以再造乾坤,可以令江山变色。朕只有一个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智商再高,心机再深,朕也斗不过你们啊。猫再大,它只是一只猫,老鼠再小,它成千上万啊,所以朕不该和你们斗,你们也不要时时处处打自己的小算盘。帮帮朕吧,啊?帮帮朕吧,求求你们了……

  皇上……
  日期:2012-05-03 21:33:07
  崇祯盯着韩爌:你说说看,是想拍屁股走人?还是留下来和朕一起反腐败?
  韩爌轻叹一口气:老臣……愿为皇上分忧。只是……
  李标见韩爌如此的不上路,马上声若洪钟地制止道:臣等皆愿为皇上分忧。

  崇祯感动了:好好,朕现在感觉我们的关系又是鱼和水的关系了。
  日期:2012-05-05 20:46:10
  一年以后,刘懋终于发现,他的人生快走到头了。
  他的裁驿之举简直就是在挥刀自宫。
  刘懋铁面无私,杀伐决断,除了飞报军情、朝廷钦差以及官僚退休回乡以外,他严禁驿递用于其他事宜。他把祖制的五十一条驿递制度裁减为十二条,同时对每一条的人夫马船也作了严格的限制。如此一来,百官们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他们前赴后继地上疏,以参倒刘懋为快事。

  但好在崇祯这一会坚定无比,顶着压力等待裁驿的最后结果。
  结果是喜人的:裁驿一年,各省累计裁节银已达六十八万五千余两。一方面反了腐败,另一方面又有了节余,崇祯打心眼里认为:大明反腐,初战告捷。
  但是他并没有收到裁节银。
  他是注定收不到了。
  因为各地方政府将它借支一空,基本上重新用于吃吃喝喝了。

  至于当初刘懋建议的用裁节银转移安置就业的建议,如今再也没人提起。
  刘懋已然是众叛亲离。而且无意中为大明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祸根:数以万计的驿站民夫失业后,组成了反叛大明的生力军。
  一个叫李自成的失业驿夫日后成了这支部队的领导人。
  韩爌仰天长叹壮怀激烈无可奈何:当初他反对裁驿时就明白,裁驿是简单的,安置是困难的。用裁节银转移安置就业的建议,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
  因为它不符合大明的官场现实,是注定要见光死的。

  裁节银说到底是银子。只要是银子,大明官员哪有不贪的?
  转移安置?先转移到自己口袋里安置好吧。
  但是这一层意思,韩爌当场又不能和崇祯说得很明白。
  因为这个事实太残酷了。而皇上又脆弱无比。
  如果说大明官场乌黑一片没有光亮的话,皇上又靠什么支撑着活到明天?

  唉,刘懋不懂事,不懂事啊!
  他把大明的天捅了个窟窿,现在却没有一个补天的人。
  崇祯不是,他韩爌更不是。
  如果袁崇焕在?
  还提袁崇焕干什么,往事不要再提。
  刘懋是在崇祯对他大力表彰之后提出辞官回家的。

  这个官场的黑暗他是一一领教了。
  那些利益受损害的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哪还有他立足之地呢?而数以万计失业的驿站民夫一旦起事则成了他官场生涯的定时丨炸丨弹,随时都会引爆。
  现在皇上还不知道这事,要是知道了,这功过是非该如何评说呢?
  虽然截流裁节银的是各地方政府,但是提出用裁节银转移安置就业建议的人,是他刘懋啊!最早提出要裁驿的人,也是他刘懋啊!
  当形势有朝一日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百官们会用雪片般的奏疏将他淹没,会用江河般的口水将他淹没。到那时,局势危急,群情汹涌,生性多疑的皇上是选择百官呢还是选择他这个引来无数麻烦的人?

  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刘懋不敢想像。
  难怪在大明官场,做事的不如说事的。人人是政论家,个个是板砖手。在这紫禁城的海选现场,被PK掉的永远是那些最优秀的歌手。
  看看别人的眼色,想想自己是什么货色,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大明为官,三色原理一刻不能丢。
  但这一刻,对刘懋来说,不丢是不行了。
  因为在官场,他是个没有未来的人。

  迟走不如早走。
  刘懋归去来兮。
  但他没有活着走回临潼老家。
  因为在半路上他就被活活气死了。
  很多人在他行走的路途中切齿痛骂,还焚烧他的画像为他送行。
  这里面不仅有官员,也有失业的驿站民夫。
  改革触及了各方面的利益,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却没有及时跟上,刘懋成了利益失衡年代的牺牲品。

  他终于痛苦地发现,以大明之大,却没有他的栖身之地。官场不可呆,民间不可呆,而故乡——他还能拥有故乡,还能活着走回故乡吗?
  刘懋终于倒下了。
  倒在一地诅咒的回归之旅中。
  他永别人间。
  但却没有升入天堂,也没有坠入地狱。而是不上不下,不知所之。

  因为他的棺木永远停留在山东,没有人愿意为他搬运。
  他最终没有被安葬,尸体就此在山东的一家小旅馆里腐烂,无人知晓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刘懋之死崇祯后来还是知道了,但是死之惨状崇祯却一无所知。
  在崇祯眼里,刘懋是个怪人。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几个这样的怪人。他们半缘修道半缘君,半是入世半出世。
  可为什么就不能像孔明一样为国尽忠,搞半拉子工程有什么意思嘛?我大明需要官员们去做的事太多了,没必要刚做完一件事就闹着要退休啊。唉,还是我先前所说,做大臣的,到任何时候都有退路,但是皇帝不行。皇帝是注定没有退路的。他碰到难事了,不可以置之不理。
  崇祯一方面作如是想,一方面心里生出些悲壮感:反腐败,刘懋在要反;刘懋不在也要反。腐败们,你们尽管来吧,我崇祯不怕你们!我已经准备好了,哪怕得罪满朝文武,哪怕最后反得我众叛亲离,我也要一反到底!为了大明江山,我崇祯愿意做反腐败的殉葬品!

  日期:2012-05-07 17:45:07
  第四章 党争!党争!
  第一节可疑的名单
  腐败是严重的。
  但比腐败更严重的是党争。
  大明官场的党争就像海底的暗涌,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量惊人。
  崇祯被静悄悄地卷了进去。他感受到了暗涌无所不摧的势力。他想有所作为,想力挽狂澜,但是崇祯骇然发觉,自己无处着力。

  这是一个高速旋转的离心器,剥离一切,又聚合一切——崇祯,最终能拆解这个离心器吗?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崇祯朝的礼部尚书。
  一个看上去貌不惊人的老头。一个谨小慎微的老头。恪守中庸之道,朝堂应对不偏不倚,为人处事滴水不漏。
  但这只是他的外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