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远征---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记述》
第51节

作者: andyty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13 21:15:42

  果真并非如此。
  埃及人所允诺的这些条件,是根本不可靠的,也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
  1168年,由纳韦尔的威廉姆伯爵率领的一支十字军抵达巴勒斯坦,急切地想要投入到对穆斯林的战斗之中,问题是,这个时候竟然一下子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敌人。医院骑士团这个时候积极鼓动大家对埃及人开战,开战的理由有两个:首先沙卧尔允诺的所谓大笔贡金,迟迟看不到踪影,更糟糕的是,有传言说,沙卧尔的儿子卡米尔正在同谢尔库赫进行秘密谈判,要同叙利亚人组成联军。
  针对这个问题,国王在夏季举行了一个审议会,尽管国王并不情愿,但这次审议会最终还是决定:对埃及开战。
  王国的军队于1168年10月10日出征,他们首先遭遇到了埃及边境的比尔贝斯要塞的顽强抵抗,这处要塞抵抗了3天才被攻克,军队将士们对于这三天的严重迟延怒火中烧,于是他们屠杀了当地的居民。不久之后,一个法兰克人的舰队进入尼罗河,攻占坦尼斯,接着又进行了一次血洗。这两次屠杀事件极大地激怒了埃及领土内的各个种族派别,特别是科普特族的基督徒们,他们在周围的城镇里为数众多,而他们本来有可能对于这支入侵的基督徒军队抱有同情的态度。

  如此一来,绝大多数埃及人开始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入侵。
  由于比尔贝斯要塞的三天迟延,王国的军队不再能够给开罗一个措手不及的进攻,奇袭战术宣告破产。而王国军队的人数也远远不足以围攻开罗,展开常规意义上的攻城战。于是国王只好撤退了几英里,扎下营盘,以观时变,就在仅仅几天之后,有消息传来:叙利亚人,又来了。
  沙卧尔这次决定请求谢尔库赫领兵前来相助,攻打法兰克人......如果说上次是引虎驱狼的话,这次倒过来,引狼驱虎。
  说实话对于沙卧尔的这一个决定,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愚蠢的,而我说这句话是完全站在埃及自身在当时的利益角度上,而言的。但在另一个角度上我也能理解,沙卧尔最终还是要倒向穆斯林世界自己身上的,虽然这种选择所直接导致的后果,我相信沙卧尔是极不愿意见到的,不然他上次也不会向法兰克人求援。

  也许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是:在三方利益纠缠的时候,弱势方唯一的希望,是同另一弱势方全力联合,尚有机会......继续周旋,如今的三方,摆明了最强势的是奴拉丁,把奴拉丁的队伍招来,岂非拿自己当肉包子。而联手法拉克人,后续的机会,是会出现的,因为法拉克人同奴拉丁之间也正不可开交。
  贡金是应该送的,同法兰克人之间的盟约,是要遵守的。耶路撒冷王国即使持续接收到埃及的定期纳贡,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形成足以征服并占领埃及的强大军事实力,人力首先就是一个根本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因此,如果沙卧尔遵守盟约的话,他所统治下的埃及王朝,不大可能会在短时间里沦丧,而他也将因此获得一个更加灵活和有利的地位进行更长远的战略部署。
  但是反过来说,这也将让沙卧尔从此继续背负穆斯林叛徒的名声,而其自身的信仰也决定了,他对于同基督徒之间的盟友甚至表面的附庸关系,会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但我相信即使如此,相比于随后马上就发生的王朝灭亡,以及自己莫名其妙的迅速驾崩,他还是会更愿意选择前者。沙卧尔这个时候缺少的,显然是一位诸葛亮,以及自己的,稍微长远一点的识见。
  但历史不存在假设,为历史做出的假设从来都不可能有任何确证,也没有人知道如果某一个历史事件在当初按照后世评论者的意愿发展的话,其结果是不是也会和这位评论者预想的一样。无论如何,事已至此,就算沙卧尔忽然聪明起来,打算后悔,也已经全无机会,况且我相信他这个时候还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后悔。历史总是有自己的答案。
  奴拉丁这一次给他的酋长配备了一个庞大的军队,外加一大笔庞大的军费,以及一个简单的指令:征服埃及。
  沙卧尔此时还正打算玩个渔翁得利的把戏,打算挑逗法兰克人和叙利亚人来一场热战,他再出来收拾残局,问题是,渔翁谁都想当,所以显然很不好当,这个把戏玩出的结果,渔翁肯定不是他自己。

  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渔翁将会是奴拉丁。
  阿玛里克国王看来看去,怎么看,这个渔翁自己是当不了的,于是他决定撤军。1169年1月2日,阿玛里克率军撤离了埃及。如此一来,我们大概又一次能估计到,鹬蚌相争的游戏,将会变成恶狼吞羊的游戏。
  几日后,谢尔库赫率军进入开罗,当月末,沙卧尔离世,三月末,谢尔库赫离世。谢尔库赫的副手,同时也是他的侄子,萨拉丁,接掌了领导权。
  至此,阿玛里克国王对于埃及的战略宣告彻底失败,更糟糕的是,他对埃及的军事行动实际上从侧面推进了埃及的一系列变故,以至于最终,埃及落入了萨拉丁的掌控之中,而萨拉丁,正是基督徒们所要面对的,最危险的一位敌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