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7-13 23:19:33
安排完情报组工作任务,我又对小黄说:“企划组任务很重,首先把乳制品行业设计好的产品分门类打成画册,再选三个人带画册去做市场调查。20天内,必须拿到3000+1000份有效问卷。记住,没有奖品也要把问卷拿到手,办法自己想。还有,上次有个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牛奶时,60%的人是因为口感而购买,20%看价格,20%看包装。好,这次调查表要摸清消费者喜欢包装的什么设计因素,为比稿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3000+1000份?什么意思?”
“购买牛奶的消费群有75%是女性,所以3000份问卷是专门针对女性的调查。还有问题吗?”
“老大,没奖品怎么做调查,现在的人都不傻啊!”
“嘿,我看是你傻。张总不可能给我批调查问卷的礼品,这位老总以抠门著称。你该换个思路。咱们部门每个月能领5箱福利奶,你不会一次性先申请领半年的?老子不过了,把福利当奖品发下去。还有,不是有那么多广告公司找我们要广告吗?带上人去公司找他们啊,他们能不配合调查?还有,三鹿正在商超做买整箱奶送奶杯的堆头促销活动,你看哪家商场没他们促销员,马上冒充三鹿员工,调查不就能搞了吗?当然还可以冒充其他公司的。还有,到士多店去问老板娘啊,凡是销售我们产品不错的士多店都可以调查;还有,你在厂门口外面,举办一个免费牛奶知识讲座,大家被你高音喇叭吸引过来,再配合搞点免费品尝活动,底下人不就能趁机做点调查吗?还有,……”
“行了,老大,明白了。这个说起来还真不难,好,还有啥事要做。”
日期:2011-07-13 23:42:31
这时候,秘书小杨忽然递给我一张传真。原来是广告总部制定的下个月在央视发布广告的栏目和单价表,老板叫我们部门暗地审核一下他们的广告单价。这个可以理解,双轨制的优势之一就是互相监督。
行业内风传,史玉柱的脑白金广告投放量非常巨大,他们的广告部前脚刚和媒介签订合同,后脚就有审计部门出马,审核其广告价格,在行业里俗称“小脚侦缉队”。据说有一次,广告部在河北某报社投放广告,结果被“小脚侦缉队”查出问题,广告部有人为此还犯了事。
“哦,叫我们做‘小脚侦缉队’?好呀,那咱们就先侦缉侦缉吧,看看老逸屁股干净不?”想到这里,我扑哧乐出声来。
对于审计广告单价,我决定自己干。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打赢包装设计擂台赛!我做事情有个特点,抓住一个主要方向就玩命干,而不管其他,绝对不让其他杂事打扰主要事情。
老板如何能记住下属业绩? 对不起,他日理万机,只能记得主要事件,其他细枝末节还关注吗?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老板提起谁谁的,大都说他一件事儿,所以只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得出色出位,彻底做透,自然就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这个思路对于打工者很关键,也是我的一大心得。
日期:2011-07-14 00:19:25
还有一点不可不察,即使我审查出老逸广告单价有问题,公司就会严厉处罚他?别逗了!在甲方广告圈有句名言,甲方的广告总监,不是老板的亲戚就是老板的红人,这跟岗位特殊性太有关联了。
打个比方,假设A集团这次要在央视投放5个栏目,谁是主打栏目,谁是配合栏目?里面学问很深。不说具体业务细节,只说这5个栏目的广告代理公司,假设他们分别派1个客户部经理来游说,5个人都把自己栏目夸奖得好似央视头牌似的,如果双方存在利益交换,甲方广告总监只要笔头子一晃,有的栏目就能多分到几万,甚至多分上百万的广告,外人并不得而知。看到这表,忽然想起我在报社工作的岁月。对呀,猫腻也许就在其中!
记得我做广告业务时,也是经常和其他报社的广告人在4A圈子里PK,尤其是几家媒体都入围投放计划后,谁分多谁分少,这要看4A广告公司计划部如何做计划。
我对计划部公关,有详细计划,分成两个策略,分别实施。首先对人方面,我不送回扣,只送精心挑选的小礼物。前文讲过,我与客户关系处得不错,对他们脾气秉性和爱好了如指掌,好,就来个对症下药。我家在台湾和香港都有亲戚,那就说动我母亲出面,请香港亲戚代购一些国外的化妆品、香水、丝巾、限量版 ZIPPO火机什么的。那时北京人的打扮还比较土,我的礼物不仅暗合人心对口味,而且显得我很用心表诚心。
日期:2011-07-14 01:20:09
道理简单,送钱给人家,存到银行后就没啥感觉了,但咱的限量版 ZIPPO火机那得天天使吧,点火就能经常想起咱吧,这叫火烧友谊,越烧越红。这是对人性了解后的对策,没啥奥秘。记得那年是哈雷彗星76年以后再次回归地球,我托人搞到几个纪念哈雷回归的限量版 ZIPPO火机,每个1000多块钱,分别送给几个重要的装修客户,以表示感谢,其中一人后来给我介绍了一个小工程,嗯,是一个甜活。如果送1000多块钱过去,人家能介绍工程给咱做?别做梦了,但送礼送到心坎里去,那就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啦,嘿,事半功倍。
其次,在对事方面,我能提供独家广告发布策略,比如把通栏广告置顶,由于阅读习惯,读者是从上到下阅读,会先看广告,而后才看到广告下面的文章,能大幅提高广告阅读率,客户自然满意。后来《北京青年报》连创意版权费都没给,直接把咱这招学了过去。有印象的读者,请回忆回忆,那时北青报是不是这么干过半年?后来被读者反复投诉,才不得取消。嘿嘿,咱这创意可以说,开了全国报纸异形广告发布的先河。但不光如此,针对不同客户,我的发布创意层出不穷。
未完待续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